Q/WY—YC J·AQ01—2003武汉卷烟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强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运行,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1.2本制度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电梯等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
2.引用标准/文件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3《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2.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5《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2.6《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2.7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2.8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9GB/T16178—1996《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
2.10GB50256—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11GB50182—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12《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办法》。
2.1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2.14GB7231—87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2.15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2.16Q/WY G•QS10—200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2.17Q/WY G•QS11—2001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3.术语3.1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本厂具体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等六类设备。
3.1.1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是指承压锅炉(油炉)和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下同)的各类固定式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压力大于等于0.2Mpa,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的液体的气瓶。
本厂压力容器分为低压(1≤P<16Kgf/cm2)和中压(16≤P<100Kgf/cm2)两个等级。
3.1.2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输送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的管道。
本厂具体指蒸汽管道、空压气输送管道、空调管、除尘风管、油炉(焚烧炉、发电机)用油料输送管道等。
3.1.3起重机械:是指以间歇,重复工作方式,通过起重吊钩或其它吊具升降与运移重物的机械设备。
本厂具体指电动葫芦、梁式起重机(行车)等。
3.1.4电梯:是指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提升设备。
本厂所有电梯均为载货电梯。
3.1.5厂内机动车辆系指从事厂内运输作业的各类机动车辆。
本厂具体指铲车、叉车、抱车等。
3.1.6检验:由上级监督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进行的安全监督检查。
检验分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
验收检验是指新增特种设备安装前、特种设备大(中)修和改造后,由上级监督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进行的安全技术检验,并出具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定期检验是指由上级监督检验机构对在用特种设备定期进行的安全技术性能检验,并出具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3.1.7校验:由上级监督检验机构根据使用部门提出的合理数据对安全阀开启压力(整定压力)、回座压力(密封校验压力)进行调定。
3.1.8调校:由设备科或者工辅车间指派专人对安全阀开启压力、回座压力进行现场整定。
3.1.9检定:由上级计量部门或工程技术部对压力表的计量特性进行评定,并确定其是否合格。
3.1.9申报登记:对新购置特种设备,由工程技术部向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如实申报并注册登记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4.职责4.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对本部门的特种设备,包括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逐一进行编号、登记并建立特种设备台账。
4.2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
4.3设备科负责全厂特种设备的日常监督与管理,负责具体组织特种设备大(中)修及定期检验工作(安全阀和外围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除外)。
4.4安保科负责全厂范围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
具体组织外围压力容器和安全阀的定期检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并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等有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4.5工程技术部负责特种设备的购置、更换、报废、申报登记及压力表检定等工作。
4.6工作技术部负责厂内基建施工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
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图5.1特种设备管理流程图。
5.2安全阀管理流程图。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流程图安全阀管理流程图6.注释6.1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及改造6.1.1特种设备安装、特种设备的大(中)修及改造前,必须持特种设备的技术资料及施工方案向上级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申报备案。
经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
6.1.2特种设备安装、特种设备的大(中)修及改造必须由上级特种设备监察机构认可的相关单位进行。
凡无上级特种设备监察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的单位,不得安排承接其安装、修理及改造任务。
6.1.2.1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检修必须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
6.1.2.2特种设备大(中)修时,设备科应编制作业计划(包括安全措施计划)并监督执行。
6.1.2.3特种设备安装、特种设备的大(中)修及改造完毕,由施工单位先行自检合格后,由设备科具体组织向上级监督检验机构申报验收检验,并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6.2特种设备的使用与管理6.2.1新购置的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由设备科或工程技术部持上级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向上级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申报注册登记。
上级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或厂内机动车辆牌照必须固定在相应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6.2.2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逐台建立完整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a.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相关资料;b.定期检验、验收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c.日常使用状况记录;d.特种设备及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e.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2.3设备科和使用部门应针对特种设备种类及相应要求,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维修保养制度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
6.2.4设备科和使用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
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
检查应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6.2.4.1月检至少应检查下列项目:a.各种安全装置或者部件是否有效;b.动力装置、传动和制动系统是否正常;c.润滑油量是否足够,冷却系统、备用电源是否正常;d.绳索、链条及吊辅具等有无超过标准规定的损伤;e.控制电路与电气元件是否正常。
6.2.4.2日检至少应检查下列项目:a.运行、制动等操作指令是否有效;b.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振动或者噪声;c. 绳索、链条及吊辅具等有无超过标准规定的损伤;d.电梯轿厢内设置的应急电话及应急照明灯具是否完好。
6.2.5特种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必须是特种作业人员。
司炉工(含水化工)、电梯司机、电梯维修工、铲叉车工、制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及管理必须严格执行《武汉卷烟厂安全教育制度》的有关规定。
6.2.6特种设备必须设置齐备的安全设施。
缓冲器、限位(速)器、超载限制器、安全开关、超速保护等安全装置,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必须灵敏可靠。
6.2.7特种设备必须设置齐备的安全标识,安全标识应清晰、醒目、耐久、完整、正确。
6.2.7.1电梯机房、滑轮间、检修门等处应有安全警示标志;每一层站应有层站识别标志和限载限重标志(限载吨位及严禁载人标志);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及控制屏中电路的连接端子处应根据线路图作出电气识别标志。
6.2.7.2起重机械危险部位如吊钩滑轮组侧板、取物装置及起重横梁、缓冲器等安全装置等处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其显著位置应设置限重标志。
6.2.8特种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GB50256—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械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50182—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供电线路应有鲜明的色标和信号灯,绝缘电阻在规定范围之内,保护接地良好。
6.2.8.1起重机械上任何一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
主回路与控制回路的电源电压不大于500V时,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0.5MΩ,潮湿环境中不得小于0.25MΩ。
6.2.8.2电气设备导体间及导体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梯动力设备和安全装置电路不应小于0.5MΩ;b.低电压控制回路不应小于0.25MΩ。
6.2.9起重机械(电梯)使用的钢丝绳、链条、吊钩、吊环等应选用适当,并经常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6.2.10钢丝绳尾端在卷筒上的固定装置,应有防松和自紧性能,并对其固定情况,每月检查一次。
钢丝绳磨损等使用情况应每天检查一次,磨损和断丝程度超过下表一(二)的规定时应及时予以报废并更换。
表一、钢丝绳报废断丝数注:12、一个节距,指每股钢丝绳缠绕一周的轴向距离。
3、断股、蕊子外露等严重变形的钢丝绳报废。
钢丝绳有绣蚀或磨损时,应将表一报废断丝数按表二折减,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表二、折减系数表6.2.116.2.11.1电梯载货重量应小于限载重量,严禁超载行驶。
6.2.11.2电梯工应对载货人员进行指导,防止因装载不平衡造成轿厢倾斜或货物翻到。
严禁货物超长和超高。
6.2.11.3电梯工不得擅离岗位。
如确有事,应切断轿厢电源,锁好控制箱,将轿厢和井道门关闭锁好后,方可离开。
6.2.11.4电梯停驶时,必须停放在最底层(基础位),切断控制电源,门关闭锁好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6.2.11.5载货电梯,禁止乘人(装货时可一人一车,人随车走)。
6.2.11.6使用行车、电动葫芦吊运重物时,应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做到九个不吊:物件超负荷不吊;指挥不明不吊;行车吊挂重物直接加工不吊;吊索和物件捆扎不牢不吊;安全装置不灵不吊;拖斜拉不吊;工件上站人不吊;带棱角的物件未垫好不吊;钢丝绳等未经检查不吊。
6.2.12厂内机动车行驶时必须遵守厂内交通限速规定(15Km/h),不得搭载其他人员,不得作为高处作业工具等其它用途。
6.2.13压力管道6.2.13.1压力管道必须清晰标注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并以箭头标注管内流体流向。
设备科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
6.2.13.2基本识别色及其含义a.铝色——蒸汽;b.浅兰色——空气;c.绿色——水;d.棕色——易燃液体(如柴油等);e.黄褐色——气态或液态气体(空气和氧气除外,如液态CO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