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09.04 服务业调研报告(定稿)

17.09.04 服务业调研报告(定稿)

关于我区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区发改委2017年9月4日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服务业围绕“快增快转”的工作主线,坚持以建设“强富美高”新亭湖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以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作为实现区域争先的强力助推器,突出重点产业、强化要素集聚、加强政策扶持、提升服务效能,确保服务业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一、2016年全区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一)主要指标稳步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攀升,2016年,我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10.8%,增速高于GDP增速1.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5.5%。

批零住餐、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等行业支撑服务业快速增长。

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52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仅次于东台市,增长11%;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16年实现服务业投资235亿元,增长18%,增长速度快于固定资产投资2.6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9.9%,成为优化投资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2016年实现服务业入库税收16亿元,增长11%。

(二)取得主要成效1、产业更趋优化。

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上升,产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

现代商务商贸持续增长。

2016年我区开工建设总部经济楼宇、城市综合体24个,其中澄达商务中心、东亭财富广场、豪德广场精品城等多个主体相继封顶;先锋国际大厦、东方商贸城、航空大厦等多个项目赶超工期,新纪元商业广场、城中雅苑商业街、五洲国际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

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华建、闵航、中运、国药等一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2016实现物流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20%,税收突破1亿元、增长22%。

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阳春动漫公司制作的《美丽的森林》成为首部冲击奥斯卡的动画短片,实现入库税收1555万元。

2、集聚区提档升级。

深入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坚持把强攻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和公共平台建设作为主抓手,加快推进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将不断增强。

我区现有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3家,分别为盐城现代物流园、盐城环保科技城智慧谷、盐城农副产品物流园区。

其中盐城现代物流园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6年积极申报并获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和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称号。

2016年,3个服务业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134.7亿元,实现税收5.19亿元。

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区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速达27.4%,2016年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40个,其中亿元以上36个,成功招引了苏州金联集团、盐城大世界全球家居生活广场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服务业企业,培育了南大研究院、中建材环保研究院、国药控股等一批区30强企业,其中5家企业挤入市服务业30强。

2016年,我区服务业企业总数、税收同比分别增长4.5%、11%,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7个,新增纳税超百万元服务业企业16个。

4、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初步形成了服务业投入多元化,经济成份多样化的发展新格局,服务业整体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

我区每年都在上海、浙江、广州、福建以及港澳台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项目宣传推介活动,引导民资、外资参与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间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业等合作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鹰国际、新世界、苏宁电器、中建材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亭湖,进一步提升了亭湖服务业的层次水平。

二、2017年服务业工作推进情况(一)重点指标完成情况1-6月份,我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3.72亿元,增长10.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服务业投资113.9亿元,增长18%,分别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7个和15.7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税收12.1亿元,增长11.2%。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1、项目推进力度加大。

1-6月,我区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2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新竣工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

通过每月督查推进,列省、市、区重点工程进展总体水平均较快,列市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4亿元,项目推进迅速,完成投资和形象进度均快于其他县市区。

列区34个服务业“两重”项目完成投资20.26亿元,其中现代物流仓储、文化健康旅游、节能环保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投资占比达30.7%。

2、集聚区发展步伐加快。

1-6月份,盐城市现代物流园、盐城环保科技城智慧谷、盐城农副产品物流园区等3个集聚区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税收2.04亿元、投资31.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1.2%、10.8%、12.5%。

3、招商引资卓有成效。

1-6月份,我区已签约爱琴海商业综合体、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新洋店、佳运商用车物流、同德药品仓储物流、双元商务中心、凤凰城商务中心、维也纳国际酒店等亿元项目47个,苏宁生活广场、东达财富广场、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等项目正在积极跟踪洽谈之中。

4、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成功帮助环保产业研发及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争取国家级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900万元。

科行环保有限公司、盐城现代物流园分别获省级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100万元。

积极帮助德肯4S店、中运物流等4家企业(项目)争取市级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

鼓励千鹤湾老年公寓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并且作为入围考察企业中苏北唯一一家养老企业。

三、我区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1、服务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我区各大块均存在服务业发展意识淡薄现象,“重工业、轻服务”,特别是河东新城,起步早,但发展较慢,到目前没有一个规模大的城市综合体,缺少餐饮、酒店、影城、大型超市等生活必需的城市配套设施,没有把握住河东大学城的人群优势。

街道服务业层次还偏低。

我区服务业的优势领域仍集中在批零贸易、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还较弱,信息、会计、法律、设计等新兴服务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

服务业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完善。

目前我区服务业指标考核仅体现在整个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服务业考核指标和内容不够全面,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块服务业工作的主要指标没有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服务业考核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相关大块和单位对发展服务业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不高。

2、集聚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部分服务业集聚区尚未制定清晰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甚至为了尽快回收投资成本或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有盲目吸引企业入驻现象,偏离原来的规划定位。

由此导致服务业集聚区产业类型过多,主导产业不突出,集聚区功能优势难以形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付出、没产出”。

有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缺乏区域合作和更大区域的统筹协调,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培育不够,导致服务业集聚区之间主导产业有雷同现象、错位发展不足、恶性竞争加剧。

如现代物流园与盐都城西南物流园相比,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等都不明显;农副产品物流园对市区老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功能的调整整合进度不快,还没有发挥作为盐城市域“菜篮子”供应基地的作用。

3、传统发展优势逐步削弱。

区划调整后,我区发展空间逐步缩小,经济总量受到影响和削弱。

我区与盐都区、城南新区位置相近、资源要素相仿、产业结构相似,区域服务业定位存在着较多的重叠,在房地产业、商务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等领域已经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从商贸领域看,城南新区有“中南城+南金鹰+宝龙”三大巨头商业综合体,盐都有万达,功能全面,人气旺盛。

我区虽有金鹰、中茵海华、五洲国际、新世纪百货等商业圈,但由于交通拥挤,经营环境较差等因素,导致人气持续下降,主城区服务业发展优势正逐步丧失。

从商务服务领域看,城南新区拥有华邦国际、创投中心、金融城等规模较大、工作环境较好的总部经济楼宇,政策优势明显,我区商务服务业发展面临着“难招商、难挽留”的严重问题。

从更广的区域范围来看,在现代金融、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方面,“长三角”名牌园区众多,仅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近60个之多。

在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4、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键,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我区在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方面的人才相对匮乏,领军人才更为短缺。

在服务业人才抢夺战中,我区这样的中小城市区处于劣势,难以与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竞争。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扩张发展,服务业人才竞争将不断加剧,而当前我区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四、下一步发展思路我区是中心城市区,是合力建成200万人口大都市的主战场之一,服务业对公共预算财政贡献超过60%,因此,必须把服务业作为战略产业,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把“制造业优先”转变到“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上来,进一步认识并切实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先导作用。

(一)发挥基础优势,注重辐射带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重点关注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重点领域。

加强对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培育壮大中运物流、国药控股等15家对全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物流企业。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推进中建材环保研究院、紫光吉地达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集融资、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和运行服务为一体的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进一步打响环保产业博览会品牌,提升亭湖环保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区内商务楼宇为载体,大力引进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带有总部性质的分公司、办事处等,重点发展金融、咨询、设计、服务外包等总部经济项目,打造一批亿元级以上的微型 CBD。

另一方面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精细化发展。

优化升级传统服务业,积极适应市民消费需求结构的转变和“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实施产业园区配套和集批发、配送、电商模式于一体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在全区范围内建成“一主两副多极点”的商业网点格局,立足建军路、先锋岛等现有核心商业圈,加快推进绿地商务城、奥特莱斯商业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商业片区网点布局和商业综合配套,鼓励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和餐饮酒店等入驻乡镇和工业园区,完善多层次流通网络,在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的同时,为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大力实施“旅游+”工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健康旅游等业态,全力推动丹顶鹤小镇、千鹤湾国际老年养生中心等集旅游功能的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我区旅游发展水平。

(二)完善功能配套,提升集聚能力,积极培育新亮点按照产业集中、企业集聚、发展集约、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要求,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