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高二上学期政治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7高二上·重庆月考) 芸芸众生整天为生计而忙碌,无外乎在做两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
哲学家却告诉人们,人还要做第三件事,这关乎人生的成败,这就是:认识你自己。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哲学的魅力是()
A .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 .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 .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 .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 (2分)历史学讲的是“历史如此然”,也就是说历史是如此的;历史哲学则探究的是“历史之所以然”,也就是说历史为什么是如此的。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①历史学的进步推动历史哲学的发展②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指导③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2分) (2017高三上·南京月考)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 .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C .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D . 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4. (2分) (2018高二下·宁波期末)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以下选项与这一哲学观点相对立的是()
①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②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5. (2分) (2016高二下·舒城期末) 下列哲学观点中,与漫画中的观点不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③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④存在就是被感知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6. (2分) (2018高二上·惠州期末)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
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A . 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 . 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 . 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 . 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7. (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宪法应坚持与时俱进。
下列古语与宪法修改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②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④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8. (2分) (2017高二上·广东期中)
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
下边两个等式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 . 联系构成事物发展
C . 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D . 联系是发展的内容
9. (2分) (2017高二上·阜宁月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根本原因在于()
A . 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 .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
C . 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 它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0. (2分) (2017高三下·新华模拟) 微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何使用微信则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图是微信开屏动画折射的隐喻,面对这种孤独,应有正确的微信观。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 . 不以物使,不为物役
B . 醉在其中,裹在其里
C . 微信控,应增加“有度”的调和剂
D . 技术服务现实,使现实生活更美好
11. (2分) (2018高二下·邻水月考)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系统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里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
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
对改革的深入剖析有利于消除无谓的争论,从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
面对改革,人们会有争论是因为()
①认识客体具有复杂性,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②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价值选择会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
③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没有可衡量的客观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不同而不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2.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一观点()
A . 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 . 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 . 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 . 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13. (2分) (2016高一下·河北期末)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
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这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意识可以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4. (2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看到月亮,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来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
这体现了()
①客观事物受意识的影响带有主观色彩
②同一事物因为人的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④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5. (2分)开化的根雕艺术是天然美与创造美结合的产物,强调寻奇觅美、巧借天然、突出意趣、独特创意,尊重树根的自然形态,挖掘其自然天成的美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根雕艺术来源于人脑,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根雕艺术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艺术是意识构建的联系,体现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物质性的统一
④根雕艺术扩展人类的想象力,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15分)
16. (10分) (2017高二上·大庆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任何一次真正的改革,都是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的。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处在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开展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凝聚社会共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1)当前开展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人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解放思想有利于推动认识的发展”。
(2)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就如何更好地解放思想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17. (5分) (2017高二上·浙江期中)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长期来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
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治贫方式:精确识别,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精确帮扶,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精确管理,农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做到公开、公正,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和责。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阐述为什么要从粗放扶贫转变为精准扶贫?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15分)
16-1、
16-2、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