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分析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猛烈,财务失败将直截了当阻碍企业的生存和进展,因此,完善财务预警系统,需要加大宣传贯彻《会计法》和制订会计准则的力度,建立新的评判指标衡量上市公司业绩,改进财务预警方法,在财务危机到来之前向企业治理当局发出信号,可使其及时改善生产经营,以延长企业生命。
关键词:财务失败;财务预警;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1)06-0083-05199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司法》规定: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由国务院证券治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亏损情形在限期内未能清除,由国务院证券治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中国证券监督治理委员会于1998年3月16日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状况专门期间的股票专门处理方式的通知》,要求证券交易所应对“状况专门”的上市公司实行股票的专门处理(special treatment,简称ST)。
目前,沪深两市共显现近50家专门处理公司。
签此,上市公司的治理当局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预先发出危机警报的财务分析系统,以关心躲开或化解可能显现的财务危机。
一、要紧财务预警模型简述财务失败是指企业因财务运作不善而导致财务危机潜发的一系列动态结果。
财务预警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打算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治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纳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统计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推测,以发觉企业在经营治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治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幸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缺失,起到未雨绸缎的作用。
企业存在的目的和价值确实是以其所把握的经济资源去制造最大的财宝,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要求企业千方百计改善经营策略,提高治理质量,减少或幸免财务失败的显现。
银行通过如此的推测,能够考察贷款风险,防止坏账发生;投资者也能够在证券价格大跌之前就获得财务风险的警报,及时撤走资金或审慎投资;审计师能够准确判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幸免因未能正确披露其经营失败而招致的法律诉讼;公司经理人员越早获得失败信号越能够减少其在会计、审计、律师等方面所支付的费用;面关于那些预备借“壳”或买“壳”上市的公司,在查找重组公司时,财务推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要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考察来研究财务预警。
由于国内证券市场的进展历史专门短,有关财务危机推测的研究较少,而国外的证券市场由来已久,关于经营失败(或者说是破产)推测的研究相对成熟,那个地点介绍几种要紧的推测方法:(一)单变量分析法最早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公司失败问题的是美国的比佛(Beaver,1966),关于财务失败,他不仅仅狭义地界定为破产,还包括“债券拖欠不履行、银行超支、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
他第一以单变量分析法进展出财务危机推测模型,使用5个财务比率分别作为变量对79家经营未失败公司和79家经营失败公司进行一元判定推测,发觉(现金流量/总负债)财务推测的成效最好,(净利润/总资产)次之,在失败前5年可达70%以上的推测能力,失败前1年更可达87%的正确区别率。
其中,“现金流量”来自“现金流量表”的三种现金流量之和,除现金外还充分考虑了资产变现力,同时结合了企业销售和利润的实现及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分析,那个比率用总负债作为基数,是考虑到长期负债与流淌负债的转化关系,然而总负债只考虑了负债规模,而没有考虑负债的流淌性,即企业的债务结构,因此对一些因短期偿债能力不足而显现危机的企业存在专门大的误判性。
“总资产”这一指标没有结合资产的构成要素,因为不同的资产项目在企业盈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这不利于推测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增长态势。
单变量分析法尽管简单,但却因不同财务比率的推测方向与能力经常有相当大的差距,有时会产生关于同一公司使用不同比率推测出不同结果的现象,因此招致了许多批判,而逐步被多变量方法所替代。
(二)Z分数模型最早运用多变量区别分析法探讨公司财务危机推测问题的是另一类美国学者奥曼(Altlan,1968)。
他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Z=0.012X1+0.014X2+0.033X3+0 006X4+0.999X5X1=(期末流淌资产-期末流淌负债)/期末总资产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其中:X1为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点。
营运资本是企业的劳动对象,具有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项目繁多,性质复杂,获利能力高,投资风险小等特点。
一个企业营运资本的连续减少,往往预示着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显现短期偿债危机。
X2反映了企业的累积获利能力。
期末留存收益是由企业累积税后利润而成,关于上市公司,留存收益是指净利润减去全部股利的余额。
一样说来,新企业资产与收益较少,因此相关于老企业X2较小,而财务失败的风险较大。
X3即EBIT/资产总额,可称为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而我们通常所用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EBIT/平均资产总额,分母间的区别在于平均资产总额幸免了期末大量购进资产时使X3降低,不能客观反映一年中资产的获利能力。
EBIT是指扣除债务利息与所得税之前的正常业务利润(包括对外投资收益),不包括非正常项目、中断营业和专门项目及会计原则变更的累积前期阻碍而产生的收支净额。
缘故在于:由负债与资本支持的项目一样属于正常业务范畴,因此,运算总资产利润率时以正常业务经营的息税前利润为基础,有利于考核债权人及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益。
该指标要紧是从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判的,通常是反映企业财务失败的最有力依据之一。
X4测定的是财务结构,分母为流淌负债、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和;分子以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取代了贴面价值,因而对公认的、阻碍企业财务状况的产权比率进行了修正,使分子能客观地反映公司价值的大小。
关于上市公司,分子应该是:“末流通的股票账面价值+流通股票期末市价。
股份数”。
X4的分子是一个较难确定的参数,专门关于股权结构较复杂的企业。
而目前及在今后相当长的时刻内,非上市公司仍占我国公司总数的大部分,要确定非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市价,我们能够采纳资产评估方法中的预期收益法,具体表示为:企业资产市价=企业预期实现的年利润额/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X4=(企业资产的市价/负债总额)-1但此法仍有缺陷,因为我国宏观价格体系尚未完全理顺,行业资金利润率受客观因素阻碍而有波动,难以完全符合实际。
X5为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经营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能够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假如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好,效率高;反之,假如总资产周转率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成果差,效率低,最终将阻碍企业的获利能力。
假如总资产周转率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就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余外、闲置资产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加速资产周转速度。
X5的分子“本期销售收入”应该为销售收入净额,指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等后的金额。
Z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进展。
奥曼教授通过对Z分数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值越小,该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美国企业的Z值的临界值为1.8,具体判定标准如下表所示:表1Z分数模型具体判定标准Z≥3.0财务失败的可能性专门小财务不失败组2.8≤Z≤2.9有财务失败可能1.81≤Z≤2.7财务失败可能性专门大Z≤1.8财务失败可能性专门大财务失败组奥曼教授选择了1968年尚在连续经营的33家美国企业进行推测,其准确率令人中意,而且分析依照的资料越新,准确率越高。
如依据临近财务失败的报表资料推测其准确率为96%,依据财务失败前一年的报表预翻难确率为72%。
但不管如何样,都必须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为前提。
近年来,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爱尔兰、日本和荷兰都进行了类似的分析。
尽管Z值的判定标准在各国间有相当的差异,但各国“财务失败组”的Z值的平均值都低于临界值1.8。
(三)F分数模型。
由于Z分数模式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形,因而具有一定的的局限性。
为此,有学者拟对Z分数模式加以改造,并建立其财务危机推测的新模式-F分数模式(Failure Score Model)。
F分数模式的要紧特点是:(1)F分数模式加入现金流量这一推测自变量。
许多专家证实现金流量比率是推测公司破产的有效变量,因而它补偿了Z分数模式的不足。
(2)本模式考虑到了现代化司财务状况的进展及其有关标准的更新。
比如公司所应有财务比率标准已发生了许多变化,专门是现金治理技术的应用,已使公司所应坚持的必要的流淌比率大为降低。
(3)本模式使用的样本更加扩大。
其使用了Compustat PC Plus会计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的416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检查;而Z分数模型的样本仅为66家(3家破产公司及33家非破产公司)。
F分数模式对4160家公司进行验证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F分数模式检验结果现实结果检验结果破产公司22家破产公司15家非破产公司7家(100%)(68.18%)(31.82%)非破产公司4138家破产公司1056家非破产公司3082家(100%)(25.52%)(74.48%)合计4160家1071家3089家F分数模式如下: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其中:X1、X2及X4与Z分数模型中的X1、X2及X4相同,那个地点不再进行分析。
X1=(期末流淌资产-期末流淌负债)/期末总资产X2=期未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X3=(税后纯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X5=(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F分数模型与Z分数模式中各比率的区别就在于其X3、X5与Z分数模式中X3、X5不同。
X3是一个现金流量变量,它是衡量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可用于偿还企业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样来讲,企业提取的折旧费用,也是企业制造的现金流入,必要时可将这部分资金用来偿还债务。
X5则测定的是企业总资产在制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
相关于Z分数模式,它能够更准确地推测出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
(其中的利息是指企业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后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