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况 11.2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1.3项目单位概况 21.4研究结论 41.5综合评价 4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6 2.1项目建设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第三章厂址选择和建设条件163.1厂址选择163.2建设条件16第四章建设规模234.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23 4.2建设规模234.3土地利用状况23第五章环境保护255.1设计标准及依据255.2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25 5.3生态环境影响治理措施26 5.4环境影响评价29第六章节能分析316.1设计依据316.2能耗情况326.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32第七章项目管理、进度与招标36 7.1项目管理367.2项目进度377.3项目招标37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98.1 投资估算依据398.2 投资估算398.3 资金来源40第九章社会效益及风险分析42 9.1社会效益评价429.2风险分析449.3社会评价结论44第十章结论和建议4510.1结论4510.2建议45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圣毅园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单位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1.4项目建设地点湖南省长沙县北山镇1.2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1.2.1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中办发〔2007〕24号);2、《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农科教发[2007]6号;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8]28号);4、《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07]28号);5、《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6、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7、《长沙县“十一五”人才规划》;8、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0、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11、其他相关资料。
1.2.2报告研究范围和目的1、在对湖南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施方案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县所处的区位环境,对圣毅园全国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进行合理的评估。
2、对湖南省农业人才现状进行分析,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提出初步意见,并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建筑方案设计、环境保护、消防节能等提出相应的建议。
3、结合公司的状况和项目的特点,探索项目开发经营的可行方式。
4、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和风险分析。
1.3项目单位概况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工商局核准,湖南省工商管理局颁发工商营业执照,集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农庄,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
公司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列为“长沙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综合示范点。
”圣毅园现代农庄项目已报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公司正在申报湖南省重点工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
公司投资的圣毅园现代农庄被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列为“长沙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综合示范点”。
公司以“创新、树牌、强企、富民”为经营理念,按照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发展、保护和实现农民利益为前提,以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资源有效组合和集约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打造集现代农业种植、加工、休闲和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创新、树牌、强企、富民”企业理念,大胆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长期研究中央各项有关农村发展的政策,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把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作为最终目标,抓住机遇,破解难题,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
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湖南省委省政府新农村政策研究示范点、长沙市农村土地流转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基地、长沙市文明单位。
1.4研究结论1、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在长沙县北山镇建设圣毅园全国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该项目主要包括人才培训研发楼及其配套工程。
项目用地面积54241.86平方米(81.36亩),研发楼建筑面积76540.67平方米,共设置168个停车位。
主要包括办公培训、SOD加工研发中心、淡水鱼研发中心、果品加工研发中心、蔬菜加工研发中心、粮油加工研发中心、餐饮宴会住宿等功能。
2、培训目标项目建设完成后,主要培训农业、农村实用人才15万人次。
3、劳动定员项目完成后正常年劳动定员350人。
4、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计划为2年。
项目计划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期间完成项目土建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调试等项工程,预计2012年7月工程全部竣工。
5、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为47931.9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6511.6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420.25万元。
1.5综合评价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活跃农村,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通过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实现了农村实用人才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了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在农业适用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通过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不仅丰富了当地的经济类型,提升了产业高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为农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国家发展“三农”事业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三农”工作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也必须始终放在人才工作的重要位置。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摆在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多种方式,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就是要统筹城乡资源,通过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努力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活跃农村,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长沙县始终坚持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建设工作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位置,在“严格选拔、注重培育、激励增效”的思想指导下,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逐步培养了一支有一技之长、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
2.1.1国家产业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指出:其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任务是: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服务、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健全,配套措施更加完善,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实用人才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显著提高;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投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拓宽教育培训途径,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基本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农村人才工作格局不断完善,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持、参与农村人才工作的氛围逐步形成。
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
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各方面实用人才。
继续深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创业者和企业家培训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项目,加强各类培训项目的整合与衔接,做到统筹规划、重点突出。
坚持各类农村教育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校、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教育培训资源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办农民夜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和文化知识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组织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项目,大力培养本地区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
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业部决定2008年在全国11个省试点培训1万名农村实用创业人才。
为使试点省顺利开展工作,近日又制定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培训、地方扶持、农民创业”的思路开展创业培训,以公平公正原则,突出实效原则,根据农民意愿培训,着重在五大产业开班培训,对学员进行三年跟踪服务,通过培训和政策扶持,使学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学员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1.2区域发展规划《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07〕28号)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到2010年,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80万人左右,其中,农业科技人员10万人,生产能手20万人,经营能人20万人,能工巧匠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