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金山水郡项目七期18#、19#、21#楼预制构件运输、吊装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二〇一六年9月19日目录1.编制依据 (3)1.1施工图纸 (3)1.2主要规范规程 (3)2.工程概况 (4)2.1项目概况 (4)2.2预制构件概况 (4)3.施工部署 (8)3.1构件统计 (14)3.2进场预制构件数量及频次 (15)4.预制构件运输 (15)4.1预制构件的装车与卸货 (15)4.2预制构件运输 (16)4.3运输的安全管理及成品保护 (16)5.预制构件吊装 (17)5.1吊装前准备要点 (17)5.2预制构件吊装要点 (17)6.预制构件安装 (17)6.1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17)6.2材料准备 (18)6.3叠合板安装施工要点 (18)7. 叠合板安装质量控制 (22)8.叠合板安装质量验收 (23)8.1材料进场质量验收 (23)8.2装配式结构工程应在安装施工及浇筑混凝土前完成下列隐蔽项目的现场验收: (23)8.3现场检查验收 (23)8.4试验检测 (24)8.5其它质量保证措施 (24)9.安全管理 (25)10.成品保护管理措施 (25)11.冬雨季施工措施 (26)11.1雨期施工措施 (26)11.2冬期施工措施 (26)1.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1.2主要规范规程2.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2.2预制构件概况该工程18、19、21#楼2层~14层采用预制楼梯,每个单元2跑(其中休息平台为现浇结构,斜跑采用预制施工),5~15层底板采用装配整体式施工工艺;4~15层外墙板采用装配整体式施工工艺,预制板及楼梯安装采用现场塔吊安装。
18#、21#预制板分布如下图:19#预制板分布如下图:预制板图如下:预制楼梯如下图: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构造大样如下:18#、21#预制墙板平面布置图:19#预制墙板平面布置图:2.3开工前准备工作1、组织各级施工人员,技术工人认真学习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构件术语,构件安装流程,装配式各项施工及验收规范,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技术工人对本工程的技术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
2、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审查图纸,提出存在的问题,在图纸会审中解决,并做好会审记录。
3、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较复杂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4、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施工计划编制材料进场计划,并将先期材料计划提交供货方,保证材料的按时供应。
5、提交监理单位认可的有相应等级资质试验中心及早做出各种所用材料的试验。
6、培训施工人员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做到持证上岗。
7、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制度。
从根本上提高技术资料的作用,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完整、齐全。
各项隐蔽签证及技术资料要及时整理交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字,存档齐全。
8、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建筑物的坐标点,高程水准点,做好定位放线引测工作,并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复核。
9、及时了解新型材料,特殊材料的考察择优工作,对需检验的材料及早取样送检。
10、加强材料出厂合格证、备案登记证收集整理工作。
11、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签定施工协议及施工合同。
12、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列出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工程量,以及劳动力、主要材料的的需用量,为编制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做依据。
13、做好总平面图的布设,包括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临时设施的分设。
道路场地的布置,施工区内吊装设施的布置、设备加工区的布置、现场料场的布设等。
14、安全文明的建设,大门的布置、六板一园的布置、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公司宣传文化的布设等。
2.4核对已施工完成的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41、熟悉图纸及作业指导书的构件安装顺序,核实构件的到厂情况,并检查堆场管理人员的台账构件型号数量位置记录情况2、核实已完成的叠合板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后方可进行上层吊装。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预留钢筋采用专用的定位板进行校核,当定位钢筋中心位置存在细微偏差时,采用钢套管方式作细微调整。
图4.7专用模具校核钢筋3、定位钢筋中心位置存在严重偏差影响预制构件安装时应按设计单位确认的技术方案处理。
4、在吊装作业面上进行放线抄平2.5预制外墙板安装预制剪力墙吊装施工流程:1、吊装前先安装外挂架,吊装时采用扁担式的吊装工具加设缆风绳,按照吊装顺序进行起吊,起吊时应慢起,匀升,缓降,(吊装示意图。
)图4.9墙板的起吊2、顺着吊装前所弹墨线缓缓下至墙板,吊装经过的区域下方设置警示区,施工人员应撤离,由信号工统一指挥,就位时待构件下降至作业面1m左右高度时施工人员方可靠近操作,牵动缆风绳使构件方向正确。
3、在非套筒灌浆区域,用高强度砂浆(强度≥C30)完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平均厚度20mm左右。
4、构件下落至节点处纵向钢筋上方50mm左右时停止下落,将构件箍筋处理后,将构件缓缓下落,构件下落至套筒内钢筋上部10-20cm时停止下落,检查钢筋是否偏移套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到位,用专业长扳手调整,无问题后方可下落。
5、钢筋插入套筒后直接顺着角码缓缓放下墙板,如有偏差外墙向内偏时,用撬棍处理,向外偏时,用角码加螺栓与构件内预埋件相连处理。
6、墙板构件坐落在准确的位置后,使用水准仪符合水平方向是否有偏差(若有偏差用斜可调标高垫块进行微调)无误差后利用预制墙板上的预埋螺栓和地面后置膨胀螺栓安装斜支撑,用检验尺检测墙体垂直度,利用斜支撑调节好墙体的垂直度,误差控制在1mm内,确认支撑安装牢固后,方可松开吊钩。
在调节斜撑杆时必须两边工人同时间同方向操作。
图4.10安装斜支撑图4.11紧固斜支撑7、斜支撑调节完毕后,再一次校核墙体的水平位置标高垂直度,相邻墙板的平整度检测工具:检测尺、盒尺、水准仪、水平尺。
8、用快硬性砂浆对套筒灌浆区域在构件底部进行封堵严密,做成20-30mm 直角三角形状。
(图示)图4.12三角形灌浆料封堵注浆空腔3.施工部署3.1构件统计本项目18#、19#、21#住宅楼施工中采用了预制叠合板和预制楼梯进行施工。
本项目中预制叠合板的尺寸差别大、楼梯板等多种尺寸。
叠合板根据设计图纸尺寸不同有1500x2730mm、1030x2730mm、1340x1830mm、2000x3130mm、1200x3130mm、1340x2400mm、2000x2840mm、1200x2840mm、1320x2840mm、1500x2730mm、1030x2730mm、1200x3750mm、2000x3750mm、2000x3630mm、1500x3630mm、2000x3530mm、1500x3530mm、690x1730mm、1050x3040mm、1800x3040mm、1800x3330mm、1320x3310mm、1340x2730mm、1800x4040mm、1130x4040mm、 1340x2640mm、1500x2840mm、1320x2820mm等27种尺寸。
具体型号如下:DB1、DB2、DB3、DB4、DB5、DB6、DB7、DB8、DB9、DB10、DB11、DB12、DB13、DB14、DB15、DB16、DB17、DB18、DB19、DB20、DB21、DB22、DB23、DB24、DB25、DB26、DB27、DB28、DB29、DB30、DB31、DB32、DB33、DB34。
构件尺寸的不同会给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堆放、吊装、配套等等带来困难。
每栋住宅楼每层构件各参数如下表所示:3.2进场预制构件数量及频次18#、19#楼构件进场时间根据现场进度为准。
每次进场预制构件数量不少于一楼层的数量。
每楼层构件进场时间间隔将根据施工进度通知决定。
4.预制构件运输本工程构件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起点是山东明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运输终点为济南市历下区旅游路南侧,浆水泉路西侧山东黄金山水郡项目七期工程工地现场。
根据工程特点,主要采用公路用汽车进行构件的运输,所有本工程需要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制作验收合格后,于安装前一天运至施工现场进场验收,验收合格后码放整齐。
场外公路运输线路的选择应遵守《济南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要先进行路线勘测,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并对沿途具体运输障碍制定措施。
对承运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车辆、机具进行审验,并报请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必要时要组织模拟运输。
4.1预制构件的装车与卸货1.运输车辆可采用平板拖车。
2.在吊装作业时必须明确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信号。
3.不同构件应按尺寸分类叠放。
4.装车时先在车厢底板上做好支撑与减震措施,以防构件在运输途中因震动而受损,如装车时先在车厢底板上铺两根100mm×100mm的通长木方,木方上垫15mm以上的硬橡胶垫或其它柔性垫。
5.上下构件之间必须有防滑垫块,上部构件必须绑扎牢固,结构构件必须有防滑支垫。
6.构件运进场地后,应按规定或编号顺序有序地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场内堆放地必须坚实,防止构件下沉和变形。
7.堆码构件时要码靠稳妥,垫块摆放位置要上下对齐,受力点要在一条线上。
8.装卸构件时要妥善保护,必要时要采取软质吊具。
9.随运构件(节点板、零部件)应标明构件的名称、编号。
4.2预制构件运输1.构件运输前,根据运输需要选定合适、平整坚实路线。
2.在运输前应按清单仔细核对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及是否配套。
3.本工程所有预制构件采用平运法,不得竖直运输。
4.构件重叠平运时,各层之间必须放100×100木方支垫,且垫块位置应保证构件受力合理,上下对齐。
5.预制构件应分类重叠存放。
6.运输前要求构件厂按照构件的编号,统一在预制构件侧面及顶面醒目处做标识及吊点。
7.楼梯运输时要按照楼梯的型号,主要针对楼梯的栏杆插孔以及楼梯的防滑槽区分楼梯的上下梯段及型号。
8.运输车根据构件类型设专用运输架或合理设置支撑点,且需有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用钢丝带加紧固器绑牢,以防构件在运输时受损。
9.车辆启动应慢、车速行驶均匀,严禁超速、猛拐和急刹车。
4.3运输的安全管理及成品保护1.为确保行车安全,应进行运输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2.在运输中,每行驶一段(50KM左右)路程要停车检查钢构件的稳定和紧固情况,如发现移位、捆扎和防滑垫块松动时,要及时处理。
3.在运输构件时,根据构件规格、重量选用汽车和吊车,大型货运汽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准超过4m。
4.封车加固的铁丝,钢丝绳必须保证完好,严禁用已损坏的铁丝、钢丝绳进行捆扎。
5.构件装车加固时,用铁丝或钢丝绳拉牢禁固,形式应为八字形,倒八字形,交叉捆绑或下压式捆绑。
6.在运输过程中要对预制构件进行保护,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和损坏。
重点做好预制楼梯板的成品面防碰撞保护,可采用钉制废旧多层板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