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砌砖施工工艺

砌砖施工工艺

砌砖施工工艺
(1):放线:在砌筑前应在基础顶面或楼层上放出墙的轴线、门窗洞口位置线。

(2):排砖撂底:第一层砖砌筑时,前后檐排条砖,两山排丁砖。

丁砖排到头,条砖顶七分。

条砖中出现丁砖时应放在中间。

墙上可以利用半砖和1/2砖。

(3):砌筑:砌筑前,应把基层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浇砖湿润:在砌筑的前一天,应把砖浇水湿润。

浇水以砖的每面浸湿1.5cm为宜。

砖应浇透但不能过湿。

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

每工作日砌筑高度≤1.8m,三层一吊,五层一靠,240以上墙体双面挂线,主墙上不允许留洞。

立皮数杆:根据层高的尺寸,事先做好皮数杆。

在皮数杆上画好砖的层数,窗洞口的位置、圈梁、过梁等到位置。

然后在要放皮数杆的位置处,在基础墙上钉好一根木方子,木方上画出±0.000的位置线。

每使皮数杆上的±0.000的位置线对准木方上的位置线,然后钉牢。

皮数杆的距离不能太长,一般不能超过15m。

搅拌砂浆:砌筑砂浆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强度等级,严格按照配合比,把砂浆搅拌均匀、稠度适合,随搅随用。

搅拌的砂浆不能放置时间过长,尤其是水泥砂浆,不能隔夜再用。

砂浆的稠度,常温下一般为8—12cm,冬季时一般为6—8cm为宜。

预留构造柱位置:在砌筑砖墙时应预先留出构造柱的位置。

构造柱位置应留马牙槎,采用五进五退,先退后进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24墙的构造柱应从轴线往两侧量出18cm,37墙的构造柱应从轴线往两侧量出24cm,开始砌马牙槎先砌5层后,再伸进6cm再砌5层砖,这样间隔砌筑。

马牙槎上下应顺直成一条直线。

构造柱位置按设计要求下好预埋拉接筋。

墙加筋:在砌墙时,外墙转角处、内外墙交接处、内墙丁字接槎处、十字接
槎处、内墙转角处应按设计要求放好墙加筋。

设计无要求时,一般8—10皮砖放一道墙加筋。

墙加筋的尺寸一般拐角处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m,两端做成180°弯钩。

距门窗洞口处不足1m时应按实际下料。

在墙的转角处37墙放3根,两侧的应放在离墙外面6cm处,中间的一根放在墙中。

丁字接头处应放3根,一根顺外墙方向的直筋,两根直角筋往两个方向各放一根。

十字接头处放4根钢筋,成井字形。

墙加筋一般用φ6的钢筋。

留槎:砌筑砖墙最好内外墙同时砌筑。

没有条件同时砌筑时,临时间断处留槎应符合要求和规定。

外墙大角处严禁留直槎,内外墙交接处应留踏步槎,踏步槎的长度应是墙高度的2/3。

内外墙相交的丁字接槎也可以留出18cm的直槎,但每隔50cm高必须放一组墙加筋。

12cm墙的隔断与墙体交接处也可以留半砖直槎,每隔50cm放二根墙加筋。

过梁:墙身砌到过梁的位置时,应按要求放过梁。

预制过梁安放前在墙上应座好砂浆,砂浆厚度超过2cm时,应掺入一定比例的豆石。

过梁两端压墙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规范的规定。

预留木砖:砖墙遇到门窗洞口处或安装其它配件时,需要在砌墙时预留木砖。

门口木砖的位置一般为上三下四中间均分。

洞口高度在3m以内时每边放3块木砖,洞口高度超过2m时,每边放4块木砖。

木砖长为6—10cm,厚度为5—6cm。

外边大里边小,并且应横着木纹方向放置。

木砖安放前应做防腐处理。

木砖放好后,缝隙用水泥砂浆灌满。

预留洞口:门窗洞口预留时,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要准确,上边按要求放好过梁。

墙体中的管道预留洞口,洞口高度应适当放大一点,预防墙体沉降时压坏管子。

消防箱、配电箱等预留洞口位置和尺寸要准确。

洞口超过60cm 时应放预制过梁。

女儿墙:女儿墙的砌筑应按设计要求增设构件柱,并按50cm高度应留拉
接筋与墙体连接。

女儿墙砌到高度为60cm左右时应留凹槽,槽内每隔1m长放一块木砖,使卷材防水层嵌入槽内并与墙体钉牢。

变形缝:砌筑变形缝时,缝内的杂物应随时清理干净。

变形缝在屋面处应高出屋面60cm。

(4)、质量要求:
a、保证项目的要求:砖的品种、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必须饱满水平灰缝≥80%,立缝≥50%。

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余部分留槎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b、一般项目的要求:
混水墙砌体的通缝不能超过4层砖,且不能超过5处。

砌砖的接槎处应顺直,砂浆应饱满,拉接筋按要求放置。

构造柱的预留洞的截面尺寸应符合要求,并且马牙槎上下顺直。

洞内清理干净。

c、允许偏差:
轴线位移≤10 mm
墙体顶面标高±15 mm
墙体每层垂直≤5 mm
全高垂直≤10m ≤20 mm
> 10m ≤20 mm
墙面平整(清水)≤5 mm
(混水)≤8 mm
水平灰缝平直度10±2 mm
门窗洞口宽度±5 mm
高度±15 mm
- 5 mm
预留构造柱截面±10 mm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 mm
(5):质量保证措施:
a:基础顶面必须抄平,凡大于2cm的偏差,必须用C20混凝土找平。

b:墙体砌筑前应先立皮数杆控制好标高。

内外墙接槎处,一律留阳槎。

接规定设置拉接筋。

外墙转角处必须留斜槎。

墙体的高度不允许超过一步架。

c:砌砖工程必须按规定,>1B墙双面挂线,按清水墙标准操作。

砌体砌筑砂浆必须密实饱满不低于85%。

砂浆稠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d:主体砌筑平口后,必须对门窗垂直和对角线进行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预留门窗口、洞口砌筑前,必须检查尺寸是否正确。

e: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模板的轴线位置、断面尺寸、垂直度、支撑牢固等必须由质检员复查,否则不准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