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pptx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pptx

法规及监测标准,与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相 关的法律法规如下:《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 技术导则》(HJ/T55-200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 告书中结论也是监测时的参照要求;因为环境保护 管理办法中,“三同时”制度是一种重要手段,特 别是在验收监测时,验收实际上是环境保护影响评 价的后续过程,特别是对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空气 质量要求,在环评结论中都有体现。
第四类必须加以限制的是来自移动污染 源的排放物。如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 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
第五类污染物包括许多元素和化合物, 对它们的影响和控制正在进行很多研究,以 确定这些污染物应该控制的程度和最好的控 制方法。这类物质包括砷、汞、镍、铬、钒、 锰、铜、锌、钡和锡等金属以及氯、氯化氢、 硫化氢、硒、硼、磷、多环芳香烃、多氯联 苯、有恶臭的化合物、细颗粒物质、农药、 气源性致病原、活性有机化合物及放射性核 素等。
第二类必须分析的大气污染物是那 些已知对人类健康特别有害,但目 前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尚未限制 的那些污染物,例如,石棉、汞等 属于此类,其他大气污染物凡经证 实确会引起严重疾病并增加死亡率 的均属此列,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第三类必须加雾(H2S04)、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等气态污染物。为保证这类物质的 排放量符合排放标准,必须经常监 测这类物质在烟道气中的浓度。
第二章 大气污染物
从环境质量角度,大气污染物从化学性 质分还原型(煤烟型)、氧化型(石油 型)和混合型;按物理性质分气态、蒸 气和气溶胶状;按其形成过程分一次污 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可以按监测重要度分为五 类。
第一类的大气污染物是指我国环境保
护局已制定出环境标准的那些物质,是评 价环境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如可吸入悬 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飘 尘、一氧化碳、光化学氧化剂等,对它们 在大气中的浓度有严格的限制,参见《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规 定。
恶臭物质排放执行GB14554-93《恶臭 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执 行GB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 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执行 GB18481-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 制标准》;医疗废弃物焚烧执行 GB/T18773-2002《医疗废弃物焚烧环 保卫生标准》,其余大气污染物均执 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是环境
管理的技术依据,通过对无组织源所排
放的污染物的监测,为大气质量评定、
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验收及仲裁监测提
供数据基础;也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技
术支持。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有
一定的规范和方法,它和污染源类型、
污染物性质、环境标准及地形与气象条
件相关。
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人员,在现场取样、 分析过程仅仅是测试工作的一个中间环节, 全面的监测人员应掌握三个方面知识:(1) 了解监测对象,熟习污染物性质及排放规律; (2)熟习相关的法律法规;(3)掌握污染物采 样布点、取样和分析方法,全面掌握监测分 析作业指导书要求。另外,作为一名现场监 测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现场工作的 质量比较难控制,需要每一位监测人员自觉 地、严格地按操作程序进行。
相关的监测标准,GB6921—86《大气飘 尘浓度测定方法》;GB/T15262-94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3906—92《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 定》; GB/9801-1998《空气质量一氧
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等;以上是
一些与监测相关的部分标准,实际监测
时,应该按实验室认可原则,所有的监
表1-1不同行业排放的废气污染因子
表1-1中所例出的物质,特别是一些 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监测人员 需要掌握,或者能以较快的方法能 够获取,特别是在环境污染事故应 急监测时,监测因子的快速有效识 别,对事故应急监测速度和环境管 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监测方法
3.1、相关标准 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现场监测技术
张先宝
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05年5月
第一章 概述
无组织污染排放源指不经排气筒无规则排放的源, 如设置于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煤堆、 建材场、垃圾场等),或指具有无组织排放的建筑物 (车间和工棚等);需要时,也可以将一些低矮的经 排气筒排放的源当作无组织源处理。确定污染源常用 于环境管理,对于污染物的控制与处理,对新建企业 的环境评价,对污染物的监测,规定原有企业的限期 治理和达标排放,主要控制其排放源能达标和对周边 敏感地区贡献。环境监测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 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 动,它是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的测 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
从环境控制角度:大气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测涉及污染物监测因 子,主要根据国家有关废气的排放 标准、建设项目“环评”、初步设 计、使用的原辅材料以及采用工艺 (即行业特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 确定。
表1-1中例出各行业中都有一些常见 的特征因子,但在建设项目竣工环 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或 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监测因子选择时, 不应只限于表1-1中所列因子,或表 1-1所列所有项目中都进行监测,而 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在我国现有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
列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
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工业炉窑执 行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火电厂执行GB13223-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 炉执行GB1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水泥厂执行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