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HP339A失真度测量仪来测量

使用HP339A失真度测量仪来测量

三、使用HP339A失真度测量仪来测量:
图3-1
使用HP339A自身的信号源,接到被测前级的输入端,将前级输出端负荷上的电压接到失真度仪的输入端,调节输出端使之频率为1kHz,输出电压为1伏。

图3-2
进行基波电平设置:将FUNCTION的选择开关拨到INPUT LEVEL档,然后调节被测前级的输入音
量旋钮使输出电压为1伏。

图3-3
当电压表的档位设置不合适时,METER栏里的INPUT RANGE钮上面的灯会亮起来,如上图的情况表示应将拨档开关逆时针旋转,直至灯灭掉为止。

图3-4
从上面的画面可以看到调到3伏档位时,灯灭掉了。

表示放在3伏档是合适的。

(这个操作是很必要的,如有亮灯存在时,不论是左面的还是右面的,都会使测出的失真度不准确。


图3-5
然后将FUNCTION选择开关旋至到REL LEVE档,进行基波电平设定。

图3-6
接着调节旁边的RELATIVE ADJUST旋钮,使表针打到满度。

图3-7
将FUNCTION选择钮拨到DISTORTION,这时指针会慢慢回落,显示出失真度的数值。

调节左面的失真度量程钮,使失真度数值显示得更为精确。

上面画面显示出测量的失真度为0.18%。

图3-8
当测量的频率在400Hz以上,而且电路里的交流声成分较多时,为了避免交流声成分影响测量数值的准确性,可按下HI PASS 400Hz的高通按钮,阻止400Hz以下的信号通过。

四、使用ShibaSoku AH87A测量:
图4-1
连接图。

将FUNCTION的LEVEL(输入电压)键按下,则表头显示的是输入电压。

由于AH87A具有自动量程功能(可选择手动或自动),当输入电压提高时,量程自动跟着改变,此画面表示的是输入电压为1伏,红色的3字表示量程是3伏。

图4-2
信号源的设定。

将FUNCTION的OSC键按下。

此画面表示的是输出1kHz信号时的各旋钮位置。

图4-3
基波电平设置:将FUNCTION的“REL LEVEL”键按下。

图4-4
调节“REL ADJ”旋钮,使指针与满度10的位置重合。

图4-5
如无法使指针达到满度时,可放开量程的“自动-手动”按键,改为“手动”,按旁边的“DOWN”
键,减小一个量程。

图4-6
然后再调节“REL ADJ”钮,使指针与“10”重合。

图4-7
按下FUNCTION的“DIST”键,由于AH87A的电桥平衡调节的阻容调节均为自动,所以将量程档为设为“自动”时,很快就会显示出失真度的数值。

图4-9
失真度量程显示为0.3%(满档),这时可以读出失真度为0.18%。

(抱歉,因字数超过了一天可发的数量,还有用音频分析仪MAK-6581测量和用频谱仪观测二次谐波的例子只好明天再接着发了。

)
五、使用音频分析仪MAK-6581测量失真度
图5-1
使用MAK-6581进行测量时,只需将信号输出端(OSC OUTPUT)的信号输入前级,前级的输出信号电压接到音频分析仪的输入端(INPUT)即可。

按下FUNCTION的VOLTMETER键时(上图里亮灯
的键),表头显示的是电压。

图5-2
按下DISTORTION键时,表头显示的是失真度数值,上图显示的失真度数值看法是:左面的红灯亮的0.3%为满档数值,因此上面照片显示的失真度为0.17%。

图5-3
失真度仪的振荡信号输出插口的下方有一个转换开关,拨置在1的位置时,则插口的外皮(接地端)与失真度仪的输入插口的外皮端通过机内连通,拨到2的位置时,则振荡信号输出插口的外皮与输入插口的地线端分离,成为浮动状态。

现将开关拨到1的位置。

图5-4
这时的指针指在失真度为0.17%多一点地方。

图5-5
将开关拨到2的位置(浮动位置)
图5-6
这时的指针位置比上图要向左偏一点点,约少0.001%的样子(一小格为0.01%)。

因此,0.001%以下的超低失真度时要考虑拨到2的接地端浮动的位置进行测量。

其作用是:由于被测量的功放或前级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接地端通过机内的地线连接,因此当失真度仪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也连通时,则形成了回路,有可能感染微小的电压,对测量0.001%以下的超低失真度时产生影响。

而拨到2端断开地线回路使其浮空,则可避免
感染噪音电压。

这种情况与我们在焊接隔离线时只将其一端接地的道理一样,若将隔离线两端的外皮都接地的话由于构成了回路,机内不同接地点之间的微小电位差则会通过屏蔽层形成电流,会感染
到里面的信号线。

图6-1
测量前级在输出2伏时的信噪比。

将前级的输出电压调到2伏。

这时可以看到表示档位RANGE 的“3”的位置的绿灯亮了,表示要看满档为3伏(实际上是3.5伏)的数字。

图6-2
然后将FUNCTION的S/N键按下,这时右面的大表头显示的是输出电压2伏时的信噪比。

数值的读法是,RANGE的-70dB(蓝字)的红灯亮了,表示要在-70dB上加上指针所指的分贝值(蓝字)-7.8dB后等于-77.8dB,即信噪比不大于77.8dB。

图6-3
接着按下A加权(也有称A补正网络或A滤波)的按键,这时可以看到S/N的测值大大降低,从上面的77.8dB降到91.2dB(数值的读法是:RANGE栏的红灯点亮的-90dB加上度盘上的-1.2dB等于-91.2dB),减少了十几个分贝。

也就是说信噪比提高了十几个分贝。

其测定原理可以这样认为:根据S/N比(dB)= 20log[输出信号电压(V)/噪音电压(V)]的计算公式,按下FUNCTION的VOLTMETER键时,两个表头都显示输出信号的电压,接着再按下S/N键后,音频分析仪将被测机器的输出电压定为单位值(即满度盘值,与失真度的比较方法类似)记忆下来,然后分析仪的信号输出端不再输出信号,并将被测机器的输入端短路(或串接电阻短路),再从被测机器的输出端读取噪音电平,与记忆的输出电压单位值进行法比较,在度盘上表示出来(度盘上表示分贝的刻度已是用对数表示)。

左面的表头表示测定的条件是2伏,右面的表头表示S/N的数值。

关于A加权请看下面的画面。

图6-4
从B&K2610测量放大器的说明书上摘下的画面,上面画有三条曲线,最里面的是“A”加权曲线,是符合人在听觉上的感觉的曲线(因为人的听觉对低音域和高音域的灵敏度都降低,从上面的A曲线可以看到对1k-7k那一段最高,因此让噪音通过A曲线的网络,只取曲线内的部分作为噪音的数值去比较,其结果最符合我们的实际感觉,有实际的意义。

反过来,若不通过A补正网络时,其测量结果里一定包含有超低端和超高端的我们实际上听不的噪音,得出的信噪比数值会与我们的实际听感不符。

图6-5
B&K2610测量放大器面板
图6-6
B&K2610测量放大器的A补正网络(滤波器)和22.4Hz高通滤波器的选择开关,加上“直通”共可组成三种方式,与图6-4的三条曲线对应。

图6-7
A补正网络的具体构成(此图为日本JIS标准的IHF A的数值)
图6-8
输出2伏时的A加权S/N比为91.2dB(图6-3),输出1伏时的A加权S/N比为82.4dB(本图),输出0.5伏时的A加权S/N比为73.8dB(图省略),可以看到输出电压越高时信噪比越好,输出电压越低则信噪比越差,那么测量什么状态的信噪比作为被测机器的指标好呢,根据实际上在家里听时所开的音量,其前级和功放的输出电压都是处于很低的状态。

因此,测低电压输出时的信噪比尽管指标差一些但更为实用。

六、用音频频谱仪观察基波和谐波的情况:
因为失真度仪仅显示了谐波的比率,为了补充一些感性的认识,用频谱仪来看看输出信号的
组成。

图7-1
使用HP3580A,测量条件的设定如下:分解度:10Hz,频率:1KHz/DIV,扫描时间/DIV:1秒,扫描方式:重复。

扫描起点如上面照片里红字所示在46Hz。

观察由失真度仪的信号源及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只有一个基波,因为这几台失真度仪的信号源都不错,都是低失真度信号源。

(关于频谱仪以后有时间再介绍了。


图7-2
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高的波形是基波(1KHz),右面低的波形是2KHz的谐波。

可以看出这0.18%的全谐波失真度的绝大部分成分是这个二次谐波。

图7-3
换了一台音频频谱仪HP3561A测量,频率同样设定在1KHz/DIV(即横轴为10KHz),输入调
节设为自动,得到了同样的图示。

图7-4
上图的画面换了一种表示模式。

(上面是频谱画面,下面是示波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