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点评:我眼里的苏东坡

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点评:我眼里的苏东坡

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点评:我眼里的苏东坡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赤壁赋》),读了苏东坡“黄州三赤壁”,你有怎样的感悟和启发?请你以《我眼里的苏东坡》为题,写一篇读后感,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我眼里的苏东坡
苏东坡是我心目中的一位古代男神。

让我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把坛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虽然他所游的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赤壁战场,这无所谓。

但表明他对大家之一,豪放派词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

其诗、词、赋、散文均有较高的成就。

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绘画也独具一格,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的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东坡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人。

一生三次书写赤壁,两赋一词,千古流传,奠定了他在文赤壁之战中,年轻的周瑜建功立业的向往。

只可惜,东坡的一生都未能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后人生之路上便一直坎坷连连,在悲观失望之际他来到赤壁矶。

崖岸高耸,壁立千尺,山势险峻,古树参天,怪石嶙峋,同古战场赤壁相似。

于是便进入“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樯橹灰飞烟灭的情境,抒写人生豪情,儒家思想深入其骨髓血脉。

东坡是一位有豪情的人。

他在一次次游览赤壁中,尽情欣赏景色,看见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江岸,山水之间的浪花飞溅,就好像平地卷起的一堆堆白雪一样,便发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慨叹,这难道不是他胸怀的壮阔吗?看着眼前奔腾东去的长江,不禁不住想起古代英雄豪杰,便追忆起周郎在赤壁大显身手的情景。

那时他年轻气盛,简直就是盖世英才!在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进攻东吴之际,他手持羽毛扇,头戴纶巾,指挥若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败曹操军队,何等的豪气万丈!惺惺相惜,自己没有周瑜那样的幸运,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如果有不也能像周瑜那样,一仗定乾坤吗?
东坡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

面对白天的壮阔,他换一种方式感受夜晚的赤壁。

一面是漂流,一面是赏月,一面饮酒,一面是感悟。

吟咏诗句,联想古今,探讨人生,感悟生命。

他试图借助纵情山水来安慰自己,抚平心灵的创伤。

道家的遁世,佛家的无争,让他再快乐后的悲伤消失,看似释然了然,甚至羽化登仙,变鹤成仙,但都没有消弭他对理想的追求。

东坡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多愁善感的有大志之人。

同时还善于控制情绪,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看得开,学会自我调整,即使是逆境中,仍然乐观面对,顽强奋斗,创造精品,这种人生态度更值得我们学习。

【点评】
一是作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材料,确立写作中心;二是结合课文新教材《必修上》与练习册《后赤壁赋》的学习,解读苏轼的人生经历;三是能够分层次,从几个角度展开,展的开,收得拢,开合有致;四是虽然写作的观点尚且稚嫩,但能够探究性与批判性结合,结合内容对赤壁古战场辩证考查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