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居商业广场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

家居商业广场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

家居商业广场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沃德家居商业广场1.2 项目用地现状:本工程用地位于繁昌县城北,行政中心区的东北角;地块西为41米宽的芜繁大道,北面为24米北纬三路,东面隔规划路为规划居住用地;南面为规划居住用地,本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2368.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4353.91平方米(该用地由三块地组成,分北侧地块、中间地块、南侧地块。

其中北侧地块用地5508.8平方米、中间地块7176.7平方米、南侧地块19682.9平方米。

根据规划要求三地块整体设计,以下均为整体设计方案)。

该用地范围内现状多为空地,局部有临时低层建筑,现状地形东低西高,高差将近3~5米;、南低北高,呈缓和态势向北抬高。

1.3 基地规划分析规划基地周边道路的具体情况为:西面为芜繁大道,其路面宽41米,适合在此沿街面设置市场的主要出入口,东西向高差近5米,考虑利用高差设置停车和相关库房,在沿内部规划道路一侧设置沿街商铺,减少挖填方。

利用现状地形特点,合理规划,实现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的最大化,将是本案规划设计的重点。

1.4 项目定位项目定位:本项目以打造繁昌首席“一站式”家居商业广场为宗旨,集商品零售、批发、展示、信息推广和家装设计为一体功能,塑造繁昌标志性的中高档家居专业市场。

二、规划设计依据2.1 基地地形图。

2. 2 繁昌县新区三路沿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地块规划设计要点。

2. 3本项目建筑设计方案评审会会议纪要。

2.4 现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规程:(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9-2006)2006年版(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067-97三、规划设计构思3. 1 充分发挥地形现状优势,在符合规划设计的条件下,最大发挥地块内地形高差优势,将地面建筑与地下车库合理布局,创造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在市场地块尽可能的利用沿街界面规划,而在高层住区地块则利用地形合理设置车库,做到人车分流,增强小区环境品质;3. 2 本工程设计构思及特点是遵循“生态、环保、智能”的设计原则,注重建筑科技及建筑文化的体现,显示出建筑的个性,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

3. 3 商业与建筑合理设计规划多种类型的商业与办公建筑空间,提供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无论从外在的建筑形式还是内部的商业机制都能牢牢吸住人们的眼光。

3. 4 行为与人文深入研究人在商业和商务办公空间中的行为方式,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创造出丰富、舒适、有品位的现代商业和商务办公空间。

3. 5全局与细节注重整体布局的同时,不忽略对细节的处理,通过对诸多细节的把握,实现全区建设给城市人文景观带来综合效应及其可回味的效果。

四、总体规划设计4.1 空间形态规划设计4.1.1现代住区追求的是布局结构的合理化,空间形态的多样化和建筑形态的简洁化,本规划方案在力求空间规划结构合理、便捷和个性化的同时,将建筑形态规划放到一个重要位置。

规划从整体用地的分析入手,将自然要素、功能区块、生活轨迹、视线景观等纳入统一体系,使得小区的用地布局、道路规划、空间组织等与基地的结合更具逻辑性。

4.1.2规划设计中将市场地块采用内院的布局方式,通过连廊、台阶等功能连接面,使内部市场的有机的联系起来,增强内部空间形态;通过芜繁路人行主入口进入市场中心位置,由于地形高差中心广场布置在二层,通过中心向南北分两大区块,区块之间通过连廊、台阶等功能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在主入口南侧布置三楼到四楼大空间家居市场。

4.1.3设计中本着对芜繁路城市景观需求,留出更多的用地设置为绿化环境。

在客户购物同时更多直接享受到环境景观。

4.1.4为与繁昌这一城市的发展精神和城市形象相融合,市场建筑造型设计采用大尺度、现代的设计手法,利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如玻璃、花岗岩、真石漆、彩色铝合金与精典的细部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立面风格。

4.2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4.2.1景观规划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市场内部景观的塑造,完善中庭内的庭院景观;第二层面将芜繁路这一侧景观与周围城市景观相融合、交流,以求达到景观脉络的延伸。

本案的景观规划不仅在市场内部以造景的态度为市场创造独特的风景线,将周边可看的风景景观加以利用。

4.2.2设计中巧妙安排,规划的建筑布局和低层内庭景观、建筑小品的设置为充分地实施景观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设计中尽量增加市场的景观绿化面积。

整个市场在芜繁路一侧的绿化环境本着生态的原则,以绿色为主,配以颇具现代人文气息的铺地、座椅、灯饰、小雕塑及环境小品等勾勒出一系列精彩的景观画面,在喧嚣的城市环境中构架出一片绿色的方舟。

4.3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4.3.1交通系统的设计充分依据“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以人车分流模式为基础,尽量使市场的机动车流和步行人流少交叉或不交叉。

人车分流使得个市场内部的绿化景观变得更具连续性和纯净性;在保证整个市场的便捷性和人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考虑机动车辆的可达性,在尽量减少人流与车流交叉点的同时使车和人都能方便、快捷地到达市场的各部位。

4.3.2交通组织市场交通组织主要分人流、车流及物流。

首先人流设计为:人行主入口布置在芜繁路地块中间部位,在地块东、南、北布置人行次要入口,通过中庭、楼梯、连廊、等互相连通。

其次车流:地块通过东、西、北城市道路及南侧设计道理形成环形道路,同时一层内院也形成环形交通,通过过街路基台阶的设置,将内部中庭与东侧的规划路形成有机的联系;车行入口一层处布置在规划路一侧。

芜繁路一侧车行到退建线处,不进入中心广场。

物流在规划路一侧一层,沿规划路布置三处货物入口,对芜繁路及市场内部不形成干扰。

机动车停车采用相对集中停车和室外停车的方式。

室外主要停在芜繁路和规划路一侧,为减小大量的机动车对市场的影响,集中停车主要采取地下停车库,利用基地地形的高差,在市场地块一层西侧考虑地下停车。

同时在规划路一侧设置5个大车位,方便大车临时停靠。

非机动车位,跟据设计条件量比较大,因此主要考虑室外非机动停车,主要布置在芜繁路及规划路两侧,同时在一层北面地下室布置部分室内非机动车位。

五、建筑设计5 . 1 平面布局市场一层为沿规划路铺位及内庭铺位,车库及配套用房,其主要销售移门、衣柜区;家居五金;涂料油漆区;简式餐饮区;板材区;一层内庭院16米宽,中间设置大楼梯上二层,南侧和北侧加两部观光电梯直接上楼。

铺位进深7.5米到11.5米不等。

二层沿芜繁路铺位及内庭铺位,主要销售品牌卫浴区;品牌陶瓷区;精品陶瓷卫浴综合区;整体厨房橱柜区;品牌厨电区;品牌木门区;银行金融配套区等;二层中庭12米宽,两边走道5.5米宽,铺位进深12米到15米不等。

三层为大空间家私铺位,主要销售软体家具区、板式家具区、实木家具区、办公家具区、品牌地板区、家纺软装饰品区;四层靠主入口南侧为大空间家私铺位,北侧为家居设计及市场管理用房。

5. 2 竖向设计市场地块南北向平面高差1.0米。

一层层高4.8米,局部3.6米到4.8米。

二层5.4米。

三层,四层4.5米。

5.3 立面与造型设计:以贵点、淡雅的风格形成了清新而鲜明个性,其别具一格的整体形象,体现贵点的建筑风格。

本设计立面造型主要通过横向体块加一些现代的建筑符号,并且把这些建筑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现代的建筑材料,如玻璃、花岗岩、真石漆、彩色铝合金与精典的细部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立面风格。

六、绿地景观设计6.1、设计构思6.1.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建筑布局,结合建筑合理进行景观布局,以体现,文化、休闲、健身的功能要求。

6.1.2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过渡: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过渡,考虑到建筑线形多为矩形,环境设计应软化这种硬质线条,线形设计应多采用圆形与园弧形曲线的自由组合,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

同时自然的植物种植,缓坡的地形,跌落式水体等,使小区居民回归自然,以缓解现代生活节奏带来的疲惫。

6.2、绿化设计6.2.1绿化配置应遵循生态的原则,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6.2.2绿化配置应以亚热带的植物生长习性,达到二个70%比30%,即树木与地被为70%比30%,常绿与落叶比达到70%比30%。

6.2.3植物配置一般采用自然式搭配,并注重季相变化,四季有景,四季有花的配置意图。

6.2.4绿化配置考虑到与各景观间的看与被看关系,以疏林草地作为基调,绿化除以常绿树为骨架外,适当重视宿根花卉及自播能力强的一、二年生草花的应用,使花径小区的色彩更加丰富。

6.2.5适当增加一些乔木林下铺地,并有一定的耐踏草坪,以满足市民晨练健身需要。

七、技术经济指标八、结构方案设计8 .1设计依据8. 1. 1设计条件及规范,建筑及其他专业的技术条件国家现行规范和规程,主要有:(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J94-94)(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0)《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8.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值=0.35KN/m2(重现期为50年,用于楼高不超过60米)=0.40KN/m2(重现期为100年,用于楼高超过60米)基本雪压值=0.45KN/m2(重现期为50年)8. 3 结构设计1、本工程共由多层和联体地下室组成;采用框架结构。

2、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形式待地质报告出来后经技术及经济比较后选取。

3、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4、房屋上部结构均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

5、填充墙:内、外墙采用200厚烧结粘土空心砖;卫生间内隔墙采用120厚空心砖。

8.4 结构布置(1)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力求简洁,在满足建筑设计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规则、简单。

各楼层梁布置时尽可能按单向布置,但当荷载较大,柱网较大时布置成井式楼盖。

总体上在楼面布置时保证有足够的平面刚度。

(2)竖向布置在布置竖向构件时遵循下列原则:(a)剪力墙、柱子尽可能落到地下室底板或基础面。

(b)对不能落到底的剪力墙和柱子,采有转换大梁予以转换,并对转换梁附近构件和楼层进行加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