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豆压榨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目录
一、豆类产品价格上涨,推动压榨利润走高 (4)
二、中长期供需格局宽松,但近期隐忧仍存 (7)
三、需求坚挺,替代品价格居高,为豆粕、豆油价格提供支撑 (8)
1、需求旺季来临叠加库存去化,豆粕、豆油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8)
2、替代品价格居高,推动豆油价格上涨 (9)
四、拉尼娜、原油价格或将推动价格继续上涨 (11)
1、拉尼娜天气或导致南美大豆预期减产,推升价格 (11)
2、油价上涨或成为新的推手 (12)
五、主要风险 (13)
六、相关企业简况 (13)
1、*ST珠江:京粮股份借壳上市,大豆压榨行业唯一企业 (13)
2、西王食品:玉米油行业龙头,有望享受产品价格上涨及成本下降双弹性
(15)
2016 年上半年起豆类产品经历趋势性上涨行情,压榨利润升至高位。
自16 年3 月开始,豆类产品进入趋势上涨通道,自3 月初以来CBOT 大豆、豆油、豆粕分别上涨19.97%/20.42%/21.61%,近2 个月CBOT 大豆、豆油、豆粕分别上涨5%/3%/3%。
由于我国85%的大豆消费依靠进口,国内豆类产品与国际价格高度联动。
自3 月初以来,大商所大豆、豆油、豆粕价格分别上涨23%/27%/26%,近2 个月大商所大豆、豆油、豆粕价格分别上涨18%/8%/3%。
同时,由于大豆、豆油、豆粕三者存在高度同步联动性,且压榨企业提前在期市点价购买大豆,赚取库存时间差,大豆、豆油、豆粕三者价格共同推动压榨利润上行,从11 月开始进口大豆压榨利润重返上升通道。
根据农业部数据,12 月19 日,五个省份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均超过300 元/吨,其中天津港进口大豆压榨利润逼近600 元/吨。
USDA 报告显示供需宽松,但仍有隐忧。
根据USDA 最新预测,预计2016/2017 年度全球大豆产量3.38 亿吨,总需求3.30 亿吨,产量与需求相差800 万吨,由上一种植季的产需缺口200 万吨转为产量略大于需求,16/17 榨季预计供给仍然比较充裕。
然而,前期大幅上调美国大豆产量、库存的利空已经逐步释放,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支撑价格稳中有升。
同时,阿根廷及巴西部分地区受到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干旱天气影响,播种进度延缓,后期或进一步导致减产的可能性发生。
供给方面,南美大豆渐入关键生长期,异常天气或导致价格上涨。
南美大豆结荚鼓粒期在1-3 月,降水不足会导致少结荚、不鼓粒,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