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勇塔城一高
教学目标:
1、认识联想与想像在写作中的作用
2、掌握联想与想像的方法
3、提高联想与想像的能力
锁定重难点:
1、理解联想与想像的区别与联系
2、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与想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导语设计: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
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
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装着没看见似的走开了。
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
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那诗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
……
问1:你们猜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学生思考后再读出:“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
问2:为什么路人看了这句话都比较愿意给乞丐献上自己的同情和施舍?
明确: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人们盼望严冬早日消逝,春天早日到来,诗人写的“春天就要来了”就如同报晓金鸡的第一声高啼,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憧憬和遐想,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紧接着写的“可我不能见到他”真切地表达了乞丐痛苦、不幸、无比失望的情感,也表达了乞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思想,于是就唤起了人们的同情、怜悯和关爱。
这就是联想与想象后带来的奇妙力量。
二、什么是联想与想像呢?
1、过渡:歌唱家告诉我们:乘上歌声的翅膀,我们可以到达那最美的地方,那么,老师要告诉你们,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可以让我们文采飞扬。
那么,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呢?
2、同学们:(在黑板上划一条波浪线)“~~~~~~”这是什么?学生答:波浪线。
问:由这条波浪线,你们可以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具象——大海的波涛、绳子、妈妈的皱纹、蜿蜒的小路、麦浪起伏……
老师简评::刚才大家发挥了想象,想到了很多形似的具体物象,大家想一想,我们还可不可以想象出一些抽象的内容?
学生答:商品价值规律
成绩起伏不定
似音乐中高低起伏的旋律
事物是有规律运动的,我们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少走弯路
在曲折前进的人生中,波峰象征成功,波谷象征失败,我们应该胜不骄,败不馁。
……
3、归纳:由一段短短的波浪线,我们可以想到大海的波涛、蜿蜒的小路、学习成绩的起伏不定、音乐跳动的旋律、也可以到曲折的人生之路……。
这一切证明:联想和想象都是由此到彼的心理过程。
由一点出发,从多个角度想象。
这个彼可以是具象的直观画面,也可以是
抽象的人生哲理。
但联想与想像又是不完全相同的。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思维活动;想像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感性形象的思维活动。
(用学生上面回答的为例分析)如:波浪线——曲折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胜不骄,败不馁()
不同的是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