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单位如何应对结算审计

施工单位如何应对结算审计

施工企业如何应对结算审价
随着建筑市场逐步规范,各级政府以及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部门出台了要求建设项目竣工结算要进行审价的规定,审价,是指建设工程审价机构接受委托,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审查的造价咨询活动。

审价机构以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所明确的计价方法及所套用的由工程所属行业部委或所在地省级建委颁布的预算定额、综合预算定额、费用定额或合同双方约定的其它规定作为审查依据,并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工程量、定额应用、费用应用、材料量价计取、设计变更手续的齐全性、增减内容签证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做为施工单位的预算编制人员,当然就成了施工企业应对结算审价的主要力量。

结合自己从事预算编制工作的实际经验和对外包队伍所报结算的审核情况并结合审价时的审查内容。

谈谈施工企业在应对结算审价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预算人员要准备充分。

充分的意思一是齐全;二是熟悉。

结算所有用到的图纸、资料、计算底稿等等都要备齐,忌讳对帐时丢东落西,既耽误时间又容易让对方产生反感;对准备好的资料要了如直掌,通常自己一人经手编制的结算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太生疏,但多人合作的结算由你一个人出面去对,或经过很长时间才核对时,就要花大时间熟悉以往资料,不要仓促迎战。

对自己的结算资料熟悉,就可以向对方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编制思路,很容易让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跑,这样可以掌握主动。

对新手来说更为重要,可以增强自信心,缓解紧张情绪。

事前要掌握好结算中的薄弱点,所谓的薄弱点就是那些容易产生争议并且对自己不利的问题,要着重注意。

知道了哪些是薄弱点,并做好相应的“补强”措施,还要预计一下,可能出现的最有利和最不利的结果会是怎样,制定相应的结算策略。

与对方接触时,要注意守时、着装、谈吐等基本礼仪,既是代表单位的形象,又是为了给对方一个好印象,容易开展工作。

不要轻易表态,尽量留有回旋余地,人不经过仔细思考,仓促间很容易作出错误决定。

核对其实不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要学的也不在建筑学的课程里。

第二,预算人员在编制结算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高度重视资料的一致性。

报竣工结算资料要齐全,条理清楚。

结算书编制要让人一看就可以与所有的竣工资料比如竣工图及各种变更对应起来。

一般编制的时候,按施工图(有的地方可用竣工图)整体编制一个结算书,然后把相关变更及索赔事项,按顺序单独编另一个“变更结算书”。

这样你所有的结算数据就与依据对应上了。

这一条很重要,因为你的结算书是要拿去让人审的。

如果你编制的东西糊里糊涂说不清楚,那审价人员就只好自己好好算一遍。

那对你肯定不利,他给你实打实地算还则罢了。

你让审价人员受越多的累,肯定越对你不利。

这样的对应编制对自己也有好处。

不但整洁,而且你可以详细对位分析所有的结算依据。

具体依据有哪些问题,将来审价会怎样要求你,心里就都有了数。

针对我们铁路施工项目的特点,现在施工图出的一般较晚,在做工程量进蓝图工作时,预算人员要积极参与,和技术人员一起认真复核施工图数量是否正确,有没有漏项或是数量不正确,而且不能只是复核工程量总表中的数量,要注意工程数量总表和根据施工图计算出的量是否一致。

2、对变更索赔资料要认真查阅,重点分析变更理由和变更结论的支持性,对变更理由不充分要提前修改。

另外要重视变更理由的文字描述,力求表达准确无误。

3、在报结算前,一定要与自己的项目领导充分沟通。

要知道项目经理的心理价位,要跟他讲明结算有什么问题,哪些比较保险,哪些可能有问题,应该如何补充资料或是依据,又应该如何争取。

应该怎样去公关或者需要怎样做,他会向你交底的。

结算是一项综合性的活计,需要的知识面广。

不论施工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做造价的都得一对一地找到应对之策,所以要做好打硬仗的心理准备。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结算报告里,是不含计算书的包括钢筋计算单。

这个可不能一齐交出去。

4、编制结算书做到认真细致不漏项。

结算资料报甲方后,甲方就会安排审价。

有可能自己审,也可能季托审价公司审。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差别不大。

审价公司从甲方手里拿到结算资料后,首先会给资料做一个基本判断。

如果资料基本齐整,就直接进入下一步。

如果资料不齐,审价单位会要求补充。

当然这样的补充是不会对施工单位有利的。

但这些资料是结算必须有的资料,施工单位无论如何都得配合,
否则结算没法做。

审价如果做得细,就会按结算资料自己重新编制结算。

但这种情况少,大家基本都是按结算书来审。

这意味着结算书中的漏项几乎不会被补充。

第三、对核对过程中形成的审价会谈纪要、中间定案单签认时慎之又慎。

审价公司或甲方自己完成内部核算工作后,就要开始准备与施工单位核对了。

一般来说,核对分三步的可能比较大。

第一步对工程量(含钢筋),这是最基础也是最烦的。

结束,三方签核对确认单,此后工程量事项的所有新发生事件不被接受。

第二步对预算书,即预算书所列项目及调整以及各项费率的调整等。

这块主要是围绕着预算书进行。

相关调整按合同规定执行。

没争议就签订确认单,有争议的话一般都保留。

第三步材差及各项变更索赔等。

材差的调整铁路行业里一般按部材差系数调整外按合同不会再按市场价调整,地方建筑安装工程在定额形式下最麻烦,市场价的认定是个变数。

变更与索赔一般都内含很多争议,是最难谈的地方。

所以一般都放到最后。

最终经过几轮谈判,所有结算应该落实的东西都落实了,应该暴露的问题都暴露了。

这个时候审价一般都看甲乙双方的态度。

一般审价这个时候会灵活引导双方去谈一个“一口价”,这样争议一揽子被解决,大家都轻松。

谈成后,最终签订结算审价单,三方签字生效。

在这样的审价过程中,审价单位会要求三方单位签订一系列的“审价会议纪要”及其他中间分部分项审价定案单。

这些都是有法律效力的东西,签收与签认,需要特别当心。

第四、争议的解决。

一般来说,结算都不会很轻松,最后都会有些不好解决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争议。

一般来说,首先是在公司内部先完善相关手续,如果不能解决,就汇报领导处理。

造价人员这个时候要做得工作就是尽力把结算审价中产生的问题谈透,使之暴露出来。

然后把确定下来的东西与争议的东西及时报告项目主管。

很多争议性的东西的形成过程是很复杂的,预算人员往往没有参与项目管理的全部过程,不要想当然地把它确定下来。

也许有些事情在你看己方做得一点道理都没有,但到项目主管那里他会告诉你前因后果,你就会知道原来还会有那样一个背景。

这也是我前面说得不要轻易签审价相关文件的原因之一。

等到所有的问题都清楚了。

把最终的结
果跟项目主管谈透。

如果最终与业主争议无法调和,就给项目主管说一声,最好是出面与业主方主管最终谈一次。

这样可能对问题的最终确定有好处。

最后,一般来说,到结算审价单签下来的时候,一年半载是过去了。

到这个时候,也基本就是一个财务收钱的问题了。

但也要当心,有些甲方会再季托审价,有时还要接受更高规格的审计。

所以不到拿到钱,不要放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