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力发展简史参考文档
火力发电原理图
电力发展
•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成为电力工业的先进国家,拥有 20万千瓦的机组31台,容量为30万千瓦的中型火电厂9座。 同一时期,水电机组达5~ 10万千瓦。1934年,美国开 工兴建的大古力水电站,计 划容量是 888万千瓦,1941 年发电,到1980年装机容量 达649万千瓦,至80年代中 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 站。1950年,全世界发电量 增至9589亿千瓦时,是1913 年的19倍。
• 1986年,全世界发电量火电占63.7%,水电 占 20.3%,核电占15.6%。
• 20世纪70年代,电力工业进入以大机组、 大电厂、超高压以至特高压输电,形成以 联合系统为特点的新时期。
• 1973年,瑞士BBC公司制造的130万千瓦双轴发电机组在美 国肯勃兰电厂投入运行。
• 苏联于1981年制造并投运世界上容量最大的120万千瓦单 轴汽轮发电机组。
• 特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不仅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 能,而且在工业大国的联合电力系统中或全国统一电 力系统中,起着主联络干线的重要作用。经过约100年 的发展,到1980年全世界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0.24亿 kw,年发电量达到82473亿kw·h;1997年全世界发电 装机容量超过32亿kw,年发电量达到139487亿kw·h。
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的特高压输电线路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电力工业 从电力生产、建设规模、能源构到电源和电网 的技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进入90年代后, 其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下三个突出的动向:
1、世界发电量的年增长率趋缓,而一些发展 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仍维持较高的电力增 长速度;
• 现在,美国正研究1100千伏和1500千伏特高压输电, 意大利研究1000千伏输电,曰本建设250千米长1000 千伏特高压线路。
• 高压直流输电(HVDC),瑞典、美国、苏联分别采用 ±100、±450 、±750千伏电压。到1985年,全世界 已有18个国家、32个直流输电线路投运,总输送容量 2000万千瓦。输电距离1080千米的±500千伏中国葛 洲坝—上海输电线路已于1989 年8月投入运行。
电力起源
• 电力工业起源于10世纪后期。 1875年,巴黎北火车站建 成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为 附近照明供电。1879年, 美国旧金山实验电厂开始发 电,是世界上最早出售电力 的电厂。1880年代,在英 国和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批 水电站。1913年,全世界的 年发电量达 500亿千瓦时, 电力工业已作为一个独立的 工业部门,进入人类的生产 活动领域。
2、电力技术的发展向效率、环保的更高目标 迈进;
3、电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革,由垄 断经营逐步转向市场开放。
• 世界发电量:据联合国能源统计资料,1997年世界总发电 量为139487亿 kw·h,其中火电占64. 0%,水电占18.4 %,核电占17.2%,地热及其它能源发电占0.4%。1990 年以来世界发电量以较快速度增长,2005年比2004年增长 3.7%,比1990年增长53%,达18184TWh。
世界电力发展简史
简介
•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 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 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 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 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 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 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 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 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瓦,发电量只有43.1亿度。 年的43.2倍。
安装了一些自动安全监测
装置。
新能源发电
• 核能发电 1985年中国开始兴建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
容量30万千瓦,压水堆型,自行设计、制造、施工,部分设备 进口。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1994年4月1日商业60 万千瓦核电机组,和三期工程二台自加拿大引进的重水堆型70 万千瓦核电机组。
• 美国是发电量最多的国家,发电量接近世 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从1994年起中国发电 量超过了曰本和俄罗斯居第二位,但人均 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发电量最 多的国家是挪威(仅统计发电量超过 100TWh的国家),2005年人均发电量达 30016kWh,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倍。加拿 大、瑞典、美国、德国分列人均发电量的 2-5位。
年才开始投资于电力工业, 已达3094万千瓦,电力
以后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工业得到很大发展。到
但增长速度缓慢。中国发
1984年底,全国发电量
电量最高年份的1941年只 3770亿度,为1949年的
有59.6亿度,到1949年全 87倍;全国发电设备容
国发电设备容量为185万千 量7995万千瓦,为1949
中国电力发展史
• 中国的电力工业开始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882年,英商在上海设立 单机容量60万千瓦的火
了电光公司,以后外国资
力发电机组已开始运行;
本相继在天津、武汉、广 在电站大机组上,国家
州等地开办了一些电力工
对电力工业进行了大量
业企业。为配合新工业地
投资,单机容量10万千
区的建设,中国资本1905 瓦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
• 到1977年,美国已有120座装机容量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 火电厂。
• 1985年,苏联有百万千瓦以上火电厂59座。 • 1983年,曰本有百万千瓦以上的火电厂32座,其中鹿儿岛
电厂总容量44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油电厂。
• 总装机容量几百万千瓦的大型水 电站、大型火电厂和核电站的建 成,促进了超高、特高压输电、 直流输电和联合电力系统的发展。 1935年,美国首次将输电电压等 级从110~220千伏提高到287千 伏,出现了超高压输电线路。 1952年,瑞典建成二分裂导线的 38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1959 年,苏联建成500千伏,长850千 米的三分裂导线输电线路。 1965~1969年,加拿大、苏联和 美国先后建成735 、750和765千 伏线路。1985年,苏联首次建成 1150 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输电 距离89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