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扬程计算(
5 - 9)
泵的扬程计算是选择泵的重要依据,这是由管网系统的安装和操作条件决定的。
计算前应首先绘制流程草图,平、立面布置图,计算出管线的长度、管径及管件型式和数量。
一般管网如下图所示,(更多图例可参考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D——排出几何高度,m;
取值:高于泵入口中心线:为正;低于泵入口中心线:为负;
S——吸入几何高度,m;
取值:高于泵入口中心线:为负;低于泵入口中心线:为正;
P d、P s——容器内操作压力,m液柱(表压);
取值:以表压正负为准
H f1——直管阻力损失,m液柱;
H f2——管件阻力损失,m液柱;
H f3——进出口局部阻力损失,m液柱;
h ——泵的扬程,m液柱。
h=D+S+h f1+h f2+h3+ P d-P s
h= D-S+h f1+h f2+h f3+ P d-P s
h= D+S+h f1+h f2+h f3+ P d-P s
表5-5:计算式中各参数符号的意义
表5-6:某些工业管材的ε约值见表1
注:摘至《化工原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何潮洪、冯霄主编。
第48页。
管网局部阻力计算
表5-7:常用管件和阀件底局部阻力系数ζ值
1工程一般认为,流体在直圆管内流动时,当Re≤2000时为层流;当Re≥4000时为湍流;当Re在2000~4000范围内,为过渡状态。
过渡状态计算λ时,工程上按湍流公式计算。
注:管件、阀件底规格形式很多,制造水平,加工精度往往差别很大,所以局部系数ζ的变动范围也是很大。
表中数值只是约略值。
至于其他管件、阀件等ζ值,可参考相关文献。
注:摘至《化工原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何潮洪、冯霄主编。
第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