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教案3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把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及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今天是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大肥羊学校”参观。
走进校门,就看见校长慢羊羊在给大家出口算题。
我们和他们比一比,看谁算的快!1、出示:30×2 500×3 2000×42000×4你都算得这么快,你是怎么算的?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都是从个位乘起的,你为什么不从个位乘起啊?我们先算2×4,就是把2000看成了2个千,2个千乘4等于8个千,所以是8000。
问:想一想,在计算着三道题的时候我们是怎么算的?(都是把多位数乘一位数变成了一位数乘一位数。
)这里,“变”在数学里叫做转化。
(板书:转化)2、师:同学们算得这么快,校长非常高兴,亲自带大家去参观学校的图书馆。
(出示课件)校长说——我们学校打算再买一些图书,您们愿意帮我算算价钱吗?出示课件:学校图书馆买了3本《365夜故事》,每本28元。
一共需要多少元?列式。
估算。
师:28×3到底等于多少呢?请你把这道题笔算出来。
注意:为了节约时间。
只列式并笔算,不写答题。
师:找一个学生上黑板板书竖式。
师:你算得和他一样吗?那我们再跟估算的结果比较一下,还是比较接近的。
这是我们前几节课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
[板书:多位数乘一位数](通过对以前所学内容的复习、整理,为本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迁移类推,探究新知1、结合生活情景,初步探究笔算方法(1)、师:图书馆还打算买几套《小小科学家》丛书。
请看大屏幕:学校图书馆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
一共需要多少元?师:每套280元,要买3套。
你会列算式吗? [板书:280×3 =]列式。
估算。
师:观察280×3 和28×3哪不一样?(280后面有0)问:我们会计算28×3,280×3 是新知识,你们愿意试试笔算这道题吗?生:自己试着笔算一下这道题。
(实投出示:学生说一说算法。
方法一:280× 3840师:这位同学用的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准确。
方法二:2 80×38 4 0 。
)师:①、这位同学也算对了。
他这样写行吗?②、实际是想先算什么?(28×3)。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笔算的不同方法,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冲突。
)(2)、[板书:280]①、刚才,他把3和谁对齐了?(28)[板书: 2 8 0× 3 )②、0还乘3吗?为什么?好,那0×3这步我们就省略了。
③、卡片挡0,那我们先算了什么?等于多少?结果是84行不行?为什么不行?看来,这里的28表示的是——28个十。
(板书:28个十)④、撤卡片, 84表示的是84个几呀?(板书:84个十)所以,我们要在末尾添上一个“0”。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结合“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些知识的基础,明白第二种笔算方法的计算道理。
)师:刚才我们估计了280×3的准确值比900小,笔算的结果果然如大家所料是840。
你们太能干了!2、、观察比较、巩固计算方法,体会方法简便(1)、师:请你笔算这道题。
[板书:2800×3 =]生:笔算练习。
师:实投展示学生的算法:评价。
[ 28 0 0× 3 ]、谁看明白了,他先算了什么?、他省略了几步?、他一下就省略了两步,你觉得这种新方法怎么样?、对了,咱们数学最大的优点就是简洁。
咱们快来看看这个新方法。
(2)、[板书: 2 8 0 0× 3 ]①、3和谁对齐?②、先算了什么?③、挡0,28表示什么?④、直接写84,84表示什么?⑤、撤卡片,为了得到的是84个百,我们要在84的末尾添上个0。
(3)、师:这几种方法你更喜欢谁的?为什么?看看这道题:2800000×3问:你想用哪种方法笔算?说说计算步骤。
师:为什么同学们都选择用新方法笔算啊?(简便。
)小结:对,在数学计算时,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我们就用简便方法计算。
3、观察讨论,辨析、概括计算方法(1)、讨论:师:仔细观察一下这几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生1:积的后面都有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末尾有0]生2:都先计算的是28×3。
师: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都把3和28对齐了。
这样就把新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
(2)师:这几道题有什么不同吗?(积的末尾0的个数不同。
)问:为什么会这样?(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中,感悟“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就是把末尾有0的多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再与一位数相乘的计算道理。
并逐步抽象出计算方法,并且体会到数学的简洁美。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简便的方法做两道题。
(小篇子4、5两题。
)4、质疑讨论,明确算法生:计算1 5 0 0× 69 0 0 0问:这道题因数末尾有两个“0”,积的末尾为什么有三个“0”?(独立思考,讨论。
)生:因为15×6=90,再在末尾添两个“0”,积末尾就有了三个“0”。
师:你说的真好!90末尾的0是算出来的,后面的两个0才是添上的。
这道题又一次证明了,按照今天学习的新方法计算的时候,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学生在比较中产生疑问,通过独立思考、讨论解决疑问,并明确计算方法。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出示课件:不用计算,判断末尾有几个“0”。
230×4 2500×3 150×4生:手势表示。
2、找错误,并改正:350× 6 = 210350× 62103、拓展题:出示课件:4、1、0、0组成任意的三位数,与2相乘,请你写出一个算式,并用竖式计算:竖式:(分层练习,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收获,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谢谢大家!小学数学优秀教案2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四年级第四单元的概念教学课《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因为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所以在教学中主要是以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来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在教学中要重过程,根据本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讨论、类推、迁移等学习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测量,知道小数的产生,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发展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小数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小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米尺、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操作引入教师指着手中的米尺问:米尺有什么作用?当学生回答后。
老师说现在咱们就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有几米。
当老师测量三次后,指着剩下的部分问:剩下的部分还够不够1米?如果用米作单位还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学生回答:不能。
老师问:那用什么数来表示?学生回答:可用小数来表示。
师接着说:对,可用小数表示,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长遇到。
例如:在测量人的身高、物体的长度时经常遇到得不到整米数,这时咱们就用小数来表示。
什么数是小数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一) 认识一、两位小数出示例1主题图让生观察1、师问:从图上看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生答:0.1米)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3分米写成0.3米。
教师结合学生的口答板书如下:1分米→ 1/10 米→0.1米3分米→ 3/10 米→0.3米师问: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一位小数可表示成几分之几的数?0.1表示几分之几?0.3表示几分之几?2、师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是多少厘米?1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7厘米、13厘米分别写成0.7米、0.13米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1厘米→ 1/100 米→0.01米7厘米→ 7/100 米→0.07米13厘米→ 13/100米→0.13米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7表示几分之几?0.53表示几分之几?(二)认识三位小数师问:若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照这样分,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每1份是多少?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8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3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13表示几分之几?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1毫米→ 1/1000米→0.001米8毫米→ 8/1000米→0.008米13毫米→ 13/1000米→0.013米师述:若把1毫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母是10000的分数来表示,写成小数就是四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