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班级小主人——数据的录入与处理活动1 规划电子表格教材分析在“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争做班级小主人”活动中,学生将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班级小组的评价量规,利用计算机来管理数据,利用Excel 2003软件来制作电子表格。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开篇之课,既独立于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又是后面两个活动的索引。
【教学目标】掌握启动、退出Excel的方法。
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
掌握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掌握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的方法。
掌握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能相互合作设计出具有可行性的表格。
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提高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把Excel软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意识。
提高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相互合作设计出具有可行性的表格。
【教学难点】掌握Excel 2003基础的操作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
Excel 2003软件。
准备Excel 2003基础知识讲义。
准备电子表格数据、设计样例等。
【教学过程】第1、2课时(规划表格内容和结构、选择电子表格制作工具)边讲边练一步步演示表格的制作:(1)启动Excel。
介绍:Excel和Word一样,是Microsoft Office家族的成员,启动方法与Word相同。
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启动Excel。
(2)认识Excel窗口。
提出要求:观察Excel窗口与Word窗口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结合Excel窗口,介绍单元格、行号、列号、名称栏、编辑栏以及工作表标签等。
(3)几个概念。
展示含有多张工作表的工作簿,结合此工作簿介绍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提问: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三者是什么关系?介绍:按下Ctrl键,再按四个方向键,可以快速到达工作表各个边界。
要求学生找出表中共有多少行多少列。
(4)建立简单的工作表,演示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的方法。
(5)保存文件。
讲解:在Excel中保存文件的方法与Word中保存文件的方法相同,Excel系统自动为文件添加的扩展名为“xls”。
1.听讲。
2.完成启动Excel的操作。
3. 观察Excel窗口,回答问题。
4.听讲,认识Excel窗口。
5. 了解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6. 回答问题。
7. 上机实践,找出表中的行列数。
8.观看教师操作,学习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和保存文件的方法。
1.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来操作.2.通过教师讲解和观察实例,学生可以掌握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3.学生可以找出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三者之间的关系。
4.学生可以掌握快速到达工作表各个边界的方法,并找出工作表的行数和列数。
5.学生可以掌握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的方法。
6.学生在跟着教师制作的过程中,学习了Excel软件中的个各个工具。
教师布置任务提出任务:刚才大家都看了几种表格样例,也了解了我们即将学习使用的Excel 2003软件,下面请大家根据我们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班级学生行为习惯评分表。
1.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商确定表格内容,以确保学生行为习惯评分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填写教材1.增强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活动2 制作电子表格教材分析在“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争做班级小主人”活动中,学生将根据设计出来的表格Excel 2003软件来实现。
活动2的任务比较多,要求学生能掌握电子表格的建立和修饰。
【教学目标】掌握选定单元格的方法。
学会应用自动填充功能填充数据。
掌握改变表格列宽和行高的操作方法。
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删除行或列的方法。
掌握单元格中数据类型和数据格式的设置方法。
掌握修饰表格的一般方法。
掌握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掌握表格的编辑方法。
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把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意识。
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填充数据。
表格的修饰。
【教学难点】表格数据的准确录入。
表格的修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
Excel 2003软件。
电子表格数据等。
【教学过程安排建议】第1课时(制作电子表格)共享自己的电子表格、复制拼合表格1.要求每个小组核对自己小组的数据是否有误,核对之后生成一份确定的电子表格,以自己小组命名。
2.提供一个FTP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表格上传上去。
(这个时候,学生可以下载其他小组的电子表格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打开其他的电子表格,复制相应内容到自己的表格里面。
)3.教师演示表格数据的复制操作:(1)选中需要的数据区域。
(2)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复制”命令。
(3)打开文件,选中要粘贴数据的起始单元格,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粘贴”命令。
1.核对数据,修改数据。
确定小组一份正式的电子表格并以自己小组名命名。
2.将自己小组的电子表格上传至教师指导的FTP文件夹中。
3.下载其他小组的电子表格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打开其他的电子表格,复制相应内容到自己的表格里面。
4.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数据的复制、粘贴操作。
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提供FTP空间,供学生共享同学的电子表格。
3.为其他同学的学习提供资料,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写作学习的能力。
4.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的复制、粘贴操作。
组内核查数据,修改错误数据1.演示数据修改的方法。
2.演示插入、删除记录的方法。
核对同组同学的数据,对有误数据进行修改。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
展示表格教师小结请各小组推选一个同学展示自己的表格。
(此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能一味地找完美的表格进行展示,也要选用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表格,这样可以与同学们一并修改,为学生总结、梳理知识大有裨益,教师和学生一起修改表格的时候也是总结知识的环节。
若全班同学的表格都比较完善,教师则提前要准备一份存在较多问题的表格。
)1.展示自己所制作的表格。
2.其他同学观看表格,查看展示表格的长处与不足,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1.有助于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构建。
2.一起修改有误表格数据,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掌握。
第2课时(调整、修饰表格)活动3 加工处理数据教材分析经过活动1、活动2的学习,在信息的获取和加工方面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能根据实际问题合理规划电子表格,并能运用Excel 2003制作电子表格,在表格的修饰、调整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活动3中,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的自动求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根据实际问题需要制作出相应的表格。
【教学目标】掌握自动求和、求平均值的方法。
掌握排序的操作方法。
了解排序的几种类型。
掌握数据筛选的方法。
掌握分类汇总的方法。
掌握EXCEL表格中自动套用格式的使用方法。
学会设置表格的边框。
提高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提高管理数据的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把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意识。
养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形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掌握自动求和、求平均值的方法。
掌握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
掌握表格数据的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自动套用格式来建立表格。
根据实际问题来制作相应表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EXCEL 2003练习表格。
【教学过程安排建议】第1课时(分析数据加工需求)第2课时(处理数据、制作评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