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健康保护)26

202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健康保护)26

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至5月1日国际劳动节(4月25日至5月1日)定
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每年宣传周期间,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等有关部门和组织围绕一个主题联合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2020年宣传周知识
◆科学预防职业病
◆防治尘肺病,从预防做起
宣传周知识
2020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8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以“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为主题,聚焦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进一步推动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病防治的浓厚氛围。

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今年宣传周活动以线上活动为主,
线下为辅,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线下活动。

主要开展以下四方面的活动:
(一)开展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活动。

各地区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
展线上咨询等方式,向企业负责人和劳动者广泛宣传用人单位防治责任、
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深入解读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等相关
法律知识和政策规定。

(二)开展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

各地区可通过网络公开课、视
频讲座等线上培训方式,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负责人、管理人
员的培训教育,使其进一步掌握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熟悉企业职业健康
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要求,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活动内容
(三)开展职业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

各地区可通过在线问卷、电话访问等方式,组织对重点职业人群开展职业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奠定基础。

(四)开展职业健康优秀传播作品展示。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宣传海报、推荐宣传用语,并在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展示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

各地区可以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或展示,配合整体宣传活动的开展。

(一)各地区要充分认识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活动方案,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要结合当
地疫情防控形势和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企业
做好防控作为宣传周活动的重要内容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二)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类平台,策划开展群众参与度高、传播效果好的线上宣传活动,推广一批兼具科
学性、艺术性,贴近职工、贴近实际的传播作品。

有条件的地区组织开
展线下活动时,要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形势落实好防范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活动要求
(三)企业要统筹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和职业健康宣传工作,组织员工
积极参与问卷调查、知识竞赛、视频讲座等活动,引导其树立防护意识,
掌握防护技能。

中央企业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富有特色的宣传
周活动,形成人人关注职业健康、争做健康达人的文化氛围。

(四)各地区要加强组织协调,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参与的积极性。

要充
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围绕活动主题和重点内容,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
有效举措。

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各类技术服务机构要充分利用人才和技
术优势,积极为宣传周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各地区、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宣传周活动的典型经验、创新做法和存在
的不足,于2020年5月10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

?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
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 尘肺。

有硅肺、煤工尘肺等;
2. 职业性放射病。

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
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内照射放射病等;
3. 职业中毒。

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 物理因素职业病。

有中暑、减压病等;
5.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6. 职业性皮肤病。

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 职业性眼病。

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8.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有噪声聋、铬鼻病;
9. 职业性肿瘤。

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
胱癌等;
10. 其他职业病。

有职业性哮喘 、金属烟热等。

职业病种类
根据2013年12月30日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它包括十大类,132种职业病,分别是:
4职业安全健康——“一法六令一规范”
一法:《职业病防治法》
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0号《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1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2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4号《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5号《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一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如何发现职业病?
积极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包括: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和离岗后
体检。

如在“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时,发现
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症”,即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
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
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
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用人单位应考虑不上岗或换岗。

“疑似职业病”是在“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职业健康
检查”中发现的,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

用人单
位应当予以配合。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职业病,可以去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如职员或用人单位对结果存在异议,可到职业病鉴定机构进行职业病鉴定。

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承担。

如果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有给劳动者交工伤保险,部分救治费用则由工伤保险部门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交工伤保险,则由用人单位支付; 如果劳动者单位已经破产、倒闭等,则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求助。

此外,如果患者还伴有伤残,或今后旧病复发,其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和上述支付方式一样。

职业病患者救治费用谁来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