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十大超高层建筑及未来的九大绿色建筑NO.1 迪拜塔●地点: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高度:有162个楼层,总高度828米●设计单位: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
●竣工时间:在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在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设计特点: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总投资:总投资超70亿美元。
世界第一高楼828米---迪拜塔NO.2 台北101大楼●地点:台北市信义区西村里信义路五段7号●开工时间:1999年7月●竣工时间:2003年10月17日●占地面积:30278平方米●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08米●建筑层数:地上101层,地下3层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的巨型结构建筑造价:580亿元新台币投资单位:台北金融大楼控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建设用途:购物中心,办公,观景,施工单位:KTRT地位,高度:508米设计特点:超越单一量体的设计观,以中国人的吉祥数字“八”作为设计单元。
NO.3上海中心大厦(在建)●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时间:2014年。
●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
●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10139平方米。
●建筑高度:632米。
●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层塔楼和7层东西裙房。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用钢量:约100000吨。
●建筑造价:148亿元。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M.Arthur Gensler Jr.&Associat -es,Inc.美国旧金山根斯勒建筑设计所总裁阿瑟~根斯勒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NO.3上海中心大厦(在建)设计特点:上海中心”建筑外观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与金茂大厦经典隽永的塔形和环球金融中心简洁明快的立体造型形成鲜明对比。
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的点状和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顶部遥相辉应,将进一步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上海中心大厦的外观可看做奥运“祥云火炬”,五行属火。
而环球金融中心是2把军刀的外观,五行属金。
按照五行原理,火克金。
从风水上说,正好可以克制环球金融的煞气。
NO.4 环球金融中心●建筑位置:上海市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Z4-1号地块。
●开工日期:1997年年初首次开工;后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停工,于2003年2月工程复工。
●竣工日期:2008年8月29日。
●用地面积:30,000 ㎡。
●占地面积:14,400 ㎡。
●建筑面积:381,600 ㎡。
●建筑层数:地上101层、地下3层。
●建筑高度:492米。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SRC结构)、钢结构(S结构)。
●建筑造价:1050亿日元(73亿人民币)●投资单位:森海外株式会社(ForestOverseas Co., Ltd.)。
●建筑设计:KPF建筑师事务所。
NO.4 环球金融中心设计特点:1、在这个设计中,方的造型可以说是通过一种有着超大直径的圆形雕刻出来的,因此,从建筑外形上看,带有曲线的表面设计其实是这种超大圆形的片断。
最初设计的顶部圆孔是开放式的,这既有利于减缓风压,又代表着中国的“月亮门”。
但这并不构成这栋建筑的基础概念。
2、主体是一个正方形柱体,由两个巨型拱形斜面逐渐向上缩窄于顶端交会而成,为减轻风阻,在原设计中建筑物的顶端设有一个巨型的环状圆形风洞开口,借鉴了中国庭园建筑的“月门”,在2005年10月18日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宣布,考虑大楼新设计增高后对于高空风阻和空气动力学的影响,将大楼顶部风洞改为倒梯形,并确定为最终设计方案。
NO.5 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建设地点:吉隆坡市中市KLCC计划区的西北角●开工时间:1993年12月27日●竣工时间:1996年2月13日●占地面积:40公顷●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52米●建筑层数:88层●结构形式:高轧制钢梁支托的金属板,钢筋混凝土●建筑造价:20亿马币●投资单位:马来西亚石油公司●设计单位:西萨佩里建筑事务所·西萨.佩里●建设用途:办公●英文名称:The Petronas Twin Towers.NO.5 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设计特点:这座有人字形支架的桥似乎像一座登天门。
双塔的楼面构成以及其优雅的剪影给它们带来了独特的轮廓。
其平面是两个扭转并重叠的正方形,用较小的圆形填补空缺;这种造型可以理解为来自伊斯兰的灵感,而同时又明显是现代的和西方的。
NO.6 威利斯大厦●建设地点: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开工时间:1972年●竣工时间:1974年●建筑面积:418000平方米●建筑高度:443米(527.3米含天线)●建筑层数:地上110层,地下3层●结构形式:高层建筑抗风结构●建筑造价:39亿●投资单位:西尔斯百货公司●设计单位:SOM建筑师事务所●建设用途:办公●英文名称:Willis Tower●别称:希尔斯大厦设计特点:大厦的造型有如9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
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型手法。
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NO.7 紫峰大厦●开工日期:2005年5月底●竣工日期:2010年9月28日●用地面积:12721m2●建筑面积:160000m2●建筑层数:地上89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整体设计高度达450米,其高度在位居世界第七。
[2]●建筑造价:约35亿●投资单位:上海绿地集团●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施工单位:上海建工总设计师杨德虎NO.8 金茂大厦●建设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开工日期:1994年5月10日●竣工日期:1999年3月18日●占地面积:2.3公顷●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88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420.5米●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造价:50亿●投资单位:中国金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主创建筑师Adrian Smith●中方配合设计: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特点:设计师以创新的设计思想,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起来,成功设计出世界级的,跨世纪的经典之作,成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并已成为上海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先后荣获伊利诺斯世界建筑结构大奖、新中国50周年上海十大经典建筑金奖第一名、第二十届国际建筑师大会艺术创作成就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
NO.9 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广州)●建设地点:广州市珠江新城J区●开工时间:2005年12月底●竣工时间:已竣工●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楼高432米,加上直升机停机坪总高度达到440米●建筑层数:103层●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投资单位: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越秀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体)●设计单位: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 Ltd及OveArup&&Partners联合体设计特点:与电视塔相呼应,这个3亿元的外墙玻璃幕纱般自432米的高空倾泻而下,横陈交错的钢柱,纵横着如芭宝利的格子一样向上攀升。
她弧形幕纱流畅着带些冷艳,弯曲中略有温婉。
钢铁沉重的纠结,攀升处总显柔肠。
那样的矛盾的组合,在挑战传统审美的同时,总有突显张力的欲望,但这欲望终归被内敛的理性束缚。
NO.10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中文名称:国际金融中心●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所在地:香港岛中环金融街8号●建造期间:第一期:1998年;第二期:2003年●用途:购物中心、办公室●楼高:415.8 米●楼层:88层●楼板面积:43万6千平方米●电梯数:62●建筑师:César Pelli、严迅奇建设特点:1.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少数采用双层电梯的大厦之一,国金二期共有电梯62部,乘电梯由地面至90楼的顶层只需2分钟,共有2,500级楼梯。
2.在国金两座办公室大厦工作的所有职员均获发给一张八达通卡,以供出入大厦时保安检查之用。
3公共休憩地方共有14万平方尺,停车场车位1800个。
4.在国金二期兴建高峰期,每日有3,500人同时进行工程,建筑每一层平均所需时间为3日。
未来世界九大绿色建筑●未来世界九大绿色建筑●面对全世界人口总数不断增多这一不可忽视的现状,他们正在突破想象极限,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最终实现在不进一步破坏大自然情况下为人类提供栖息地。
文中,我们列举了建筑界的幻想家提出的一系列最鼓舞人心同时也最为牵强的想法。
虽然可能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但这些想法却让我们拥有一个一瞥未来可能景象的机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大自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和环境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在未来社会,人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和环境允许的基础上。
未来9大绿色建筑项目具体如下:1.阿布扎比垂直海水农场●沙漠城市阿布扎比总人口超过80万,依靠5个巨型脱盐工厂获取淡水,新鲜水果和水彩则依赖进口。
●意大利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MOBILE表示,所有这些均可以通过其设计的垂直海水农场加以解决。
●在这项宏伟的建筑项目中,5个“茧状温室”将被安装在中间的一根柱子上。
在每一个“茧”内,海水将被转换成水蒸汽,起到为温室冷却和加湿的作用,除此之外,海水还可以通过被蒸馏方式产生淡水。
虽然海水温室的创意已在几个小规模试验项目中进行测试,但STUDIOMOBILE的提议却让这一想法得到戏剧化升级,即朝着超大规模道路迈进。
2.海水温室:让撒哈拉沙漠变成绿洲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建造一个太阳能发电站并与一个海水温室“协同”作战。
这种“双管齐下”不仅可以提供清洁能源,同时也可以起到灌溉作用。
“撒哈拉森林”项目可以在低海拔的沿海区付诸实施,在这一地区,利用管道运送海水并不是一件难事。
所获得的海水用于海水温室以及一项聚焦太阳能作业——通过折射将阳光聚焦到装满水的锅炉上,进而推动蒸汽动力涡轮。
蒸馏产生的废水将被用于灌溉周边地区,让沙漠重新成为一个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棕榈树的绿洲。
3.迪拜金字塔之城●人类将继续在这颗星球的表面扩张下去,在此过程中,森林和山脉将面临被夷为平地的威胁。
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可持续设计公司Timelinks指出,我们并不一定要环境遭受如此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