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海洋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 of Marine Biology)
课程编号:170608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材名称:《海洋生物学实验》
学时学分:学时70 学分2 实验学时66
应开实验学期:二年级第四学期
先修课程: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
适用专业:海洋生物
一、课程性质及要求
《海洋生物学实验》是为配合海洋生物学课程所开设的实验课程,是海洋生物专业学生重要的实验课程之一。
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知识,训练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作风。
学生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可结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掌握海洋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特征、和研究方法等,提高学习兴趣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对海洋生物主要类群的基本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内容简介
实验内容涉及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海洋贝类、海洋甲壳动物、海洋高等无脊椎动物、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各种不同海洋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固定标本、以及活体生物等的解剖学习,了解和掌握代表性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主要构造;通过对制片标本和示教标本的观察学习,了解其主要分类特征;通过对海洋底泥中海洋生物的分析鉴定,初步掌握分选小型底栖动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参观海洋水族馆、海螺馆等,直接感受海洋生物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热情。
三、主要仪器设备
普通离心机、比重计、1 mm 和0.1 mm孔径的筛网、滤膜、白色搪瓷盘、游标卡尺、解剖工具、暂养容器、显微镜、解剖镜等。
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 本课程以解剖、观察实验为主,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实验分小组进行,由学生独立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老师不得包办。
学生实验中遇到问题再由教师给予适当帮助和指导。
4. 要求学生在实验室现场绘制各种外形图和内部解剖结构示意图,经老师认可并当场考核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5. 实验报告必须在下次实验前上交。
6. 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五、考核方法
根据实验课的认真程度、实验报告完成质量和当场考核的成绩,对学生的实验成绩作全面评定。
每个实验的实验认真程度占30%,实际操作水平30%,实验报告质量40%。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六、实验项目设置
序号实验项目名
称
内容提要学时实验类
型
实验要求每组人数
1 显微镜及解剖
镜的使用及人
口腔上皮细胞
的观察观察显微镜及解剖镜各部分
的结构,理解其功能;通过
人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学
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验证型必选 2
2 原生动物的形
态观察与分类通过对夜光虫、有孔虫、沙
壳纤毛虫的形态观察,掌握
浮游原生动物的一般形态特
征及其分类特征,认识各类
群的常见代表动物
3 验证型必选4~6
3 腔肠动物和栉
水母的形态观
察及分类通过对水螅水母、钵水母、
以及栉水母的形态观察,了
解其一般结构,熟悉腔肠动
物及栉水母的分类特征和代
表动物
3 验证型必选4~6
4 多毛类动物的
形态观察了解并掌握沙蚕科典型代表
的形态鉴别特征,认识东海
习见游走亚纲主要科的代表
动物,初步掌握主要科的特
征
3 验证型必选4~6
5 贝类各纲外形
比较、定位、
数据测量及贝
类与人类的关
系了解软体动物门中主要五个
纲贝类的形态结构和重要特
征。
掌握贝类定位方法和生
物学数据(壳长、壳宽、壳
高)测量方法。
了解贝类与
人类的关系。
3 验证型必选4~6
6 双壳纲贝类通过对缢蛏的解剖,掌握双 2 验证型必选 1
(缢蛏)的形态解剖壳类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
构。
7 腹足纲贝类
(田螺)的形
态解剖通过对田螺外形观察和内部
结构解剖,了解腹足纲的形
态与构造特征,如器官的单
一性;掌握贝类卵胎生的特
殊生殖方式。
2 验证型必选 1
8 瓣鳃纲的分类
(一)掌握五个亚纲常见种类的主
要特征、经济意义和鉴别方
法。
熟记分类术语和重要经
济种类的主要特征。
3 验证型必选4~6
9 瓣鳃纲的分类
(二)掌握五个亚纲常见种类的主
要特征、经济意义和鉴别方
法。
熟记分类术语和重要经
济种类的主要特征。
3 验证型必选4~6
10 腹足纲分类
(一)通过实验认识和掌握三个亚
纲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经
济意义和鉴别方法。
3 验证型必选4~6
11 腹足纲分类
(二)通过实验认识和掌握三个亚
纲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经
济意义和鉴别方法。
3 验证型必选4~6
12 贝类对单细胞
藻类的滤食、
消化及生态修
复作用观察贝类的生态习性,测定
滤食效果、同化率及生物沉
积效果
(5)综合性修选4~6
13 校内外参观展
示贝类通过参观贝壳馆或自然博物
馆,感受贝类那奇特无比的
造型,赏心悦目的色彩,绝
妙精美的花纹。
了解各纲贝
类中主要的名贵收藏贝类,
使学生亲身感受贝类的绚丽
多彩及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综合性必选 1
14 鳃足亚纲动物
形态观察与解
剖通过鳃足亚纲两类代表动物
---无甲目和枝角目动物的形
态观察,熟悉并掌握此亚纲
的一般特征;学习小型甲壳
类的解剖技术
3 验证型必选4~6
15 桡足亚纲动物
的解剖与分类通过桡足亚纲代表动物---中
华哲水蚤的形态观察与解
剖,熟悉并掌握该亚纲动物
的一般特征;学习桡足类的
解剖方法,巩固小型甲壳类
的解剖技术;鉴认桡足亚纲
的主要类群及代表动物
3 验证型必选4~6
16 软甲亚纲动物
的形态观察与
分类通过软甲亚纲中糠虾目、端
足目、磷虾目、十足目代表
动物的形态观察,加深对浮
游软甲亚类主要形态特征的
理解,并将各类群加以区分,
认识各类群的常见代表动物
3 验证型必选4~6
17 经济虾类形态
识别掌握对虾形态分类特征(头
胸甲、鳃和附肢),利用检
索表识别主要的属和种
4 验证型必选4~6
18 毛颚动物、浮
游被囊动物及
浮游幼虫的形
态观察与分类通过对强壮箭虫、异体住囊
虫、小齿海樽等的形态观察,
熟悉并掌握毛颚动物、浮游
被囊动物的一般特征,认识
两类群中的常见代表种
3 验证型必选4~6
19 棘皮动物分类
实验了解并初步掌握棘皮动物海
星纲的形态分类特征,利用
检索表识别东海及黄渤海习
见棘皮动物
3 验证型必选4~6
20 小型底栖动物
分选及优势类
群形态观察学习分选小型底栖动物的基
本方法;观察小型底栖动物
优势类群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和底栖桡足类的主要形态特
征
5 综合型必选4~6
21 海洋底栖生物
调查方法了解并初步海洋底栖生物的
调查方法
6 综合型必选4~6
22 校外参观海洋
水族馆通过参观海洋水族馆,实地
观察海洋生物的各类栖息环
境及其生物的形态特征;感
受变换多姿的海洋生物的申
请魅力,了解对海洋资源保
护及合理利用的必要性
3 综合型必选4~6
七、说明
1.《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实验》的先修或同时选修的课程是《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已初步掌握了海洋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同时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更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实验教学在先更利于理论的学习。
2.在《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实验》教学中,在实验室全面开放的条件下,提供了供学生选做的课题或实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