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清、高清、全高清之别所谓标清,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720p是指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
具体的说,是指分辨率在400线左右的VCD、DVD、电视节目等“标清”视频格式,即标准清晰度。
而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
关于高清的标准,国际上公认的有两条:视频垂直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视频宽纵比为16:9。
提到高清,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高清电视,这不仅仅是因为高清最先用于电视产品,跟国内众多厂商的引导和宣传也有很大的关系。
就电视而言,市场上有很多宣称是“高清”、“全高清”的产品。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它们的图像清晰度参差不齐,有的画面质量甚至与普通的等离子,液晶相当。
这是因为商家将视频分辨率与显示屏分辨率混淆了,其实二者没有必然联系,视频的分辨率是由拍摄的摄像机及后期或压缩编码的设置决定的,而显示屏的分辨率则由制造工艺决定。
实际上,高清作为一种视频格式,不是某单一产品的代名词。
目前高清在相机、摄像机、笔记本、播放器等其他领域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已经形成拍摄、编辑、储存、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正如索尼所提出的:高清是一个世界。
对于“高清”和“标清”的划分首先来自于所能看到的视频效果。
由于图像质量和信道传输所占的带宽不同,使得数字电视信号分为HDTV(高清晰度电视)、SDTV(标准清晰度电视)和LDTV(普通清晰度电视)。
从视觉效果来看HDTV的规格最高,其图像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它要求视频内容和显示接收设备水平分辨率达到1000线以上,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
从画质来看,由于高清的分辨率基本上相当于传统模拟电视的4倍,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要远胜过传统电视。
而16:9的宽屏显示也带来更宽广的视觉享受。
从音频效果看,高清电视节目将支持杜比5.1声道环绕声,而高清影片节目将支持杜比5.1 True HD规格,音频流传送,配合DA V-DZ770W的5.1声道的光纤输出,这将给我们带来超震撼的听觉享受。
标清、高清之后是什么“清”?伴随用户对高清晰影像的需求,全高清也逐步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所谓全高清(FULL HD),是指物理分辨率高达1920×1080逐行扫描,即1080i 和1080p,是高清的顶级规格,因此被称作“全高清”,而对应地把720p和1080i称为标准高清。
很显然,由于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信息更加丰富,所以1080p在分辨率上更有优势,尤其在大屏幕电视方面,1080p能确保更清晰的画质。
据了解,我国已经确定将1080p作为在广播电视演播室的拍摄标准。
而作为高清行业的引领者,索尼一直将FULL HD作为领先优势的重点及制高点,并将“Full HD 1080”定为自身标准。
目前,索尼已经将这种顶级高清规格广泛地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BRA VIA X系列液晶电视、HDV摄像机和首款采用A VCHD的高清数码摄像机UX1E和SR1E、AR18CP蓝光笔记本、蓝光播放器以及PS3游戏机都符合FULL HD标准,在本来完整的产品线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高清是一个世界,一个系统,经过以索尼为代表的众多厂商的不懈努力,“高清世界”已经全面来临。
我们不难预见,高清取代标清是必然的趋势,而“全高清”必然将成为“高清世界”的全新境界。
蓝光与高清的区别蓝光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
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你能够在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
这是现有(单碟)DVD的5倍。
在速度上,蓝光允许1到2倍或者说每秒4.5至9兆的记录速度。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
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
目前,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
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狮子门的支持。
高清电影是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高清晰度电视”的意思,HDTV技术源之于DTV(Digital Television)数字电视技术,HDTV技术和DTV技术都是采用数字信号,而HDTV技术则属于DTV的最高标准,拥有最佳的视频、音频效果。
HDTV 与当前采用模拟信号传输的传统电视系统不同,HDTV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
由于HDTV 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电视节目的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因此HDTV给我们带来了极高的清晰度,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帧率高达60fps,是足够让目前的DVD汗颜的。
除此之外,HDTV的屏幕宽高比也由原先的4:3变成了16:9,若使用大屏幕显示则有亲临影院的感觉,同时由于运用了数字技术,信号抗噪能力也大大加强,在声音系统上,HDTV支持杜比5.1声道传送,带给人Hi-Fi级别的听觉享受。
和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画面、高保真立体声伴音、电视信号可以存储、可与计算机完成多媒体系统、频率资源利用充分等多种优点,诸多的优点也必然推动HDTV成为家庭影院的主力。
HDTV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清晰,而目前大多数的背投、液晶、等离子等显示设备却不一定能够达到信号源的分辨率,也即是说,显示设备无法把信号源的优势发挥出来。
调查显示,能完美表现HDTV的显示设备是投影机,玩家最希望得到的播放设备也是投影机。
投影机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屏幕,可以轻易达到100英寸以上,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目前多数视频投影机只支持720p和1080i的分辨率格式,而少数可支持1080p分辨率格式。
但是即使是720p的投影画面,其清晰度也比DVD高出很多,目前的DVD只提供了480i或480p 的格式输出。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区别最佳答案很多人问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区别是什么,虽然大部分人把平板电脑认为是PC的一部分,但实际上,苹果所开创的这个平板电脑种类几乎是全新的,之前没有接近或者类似的产品,以前微软所设计的平板电脑都很笨重,使用体验也很差,最主要的原因是微软想把平板电脑做成PC,而苹果则是把平板电脑做成放大的手机,不要求全能,但凡能满足一些常用的功能既可,这种减法设计的方式更符合日益要求简洁的消费者,后面我们从多方面来分析一下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区别。
大家肯定都看的很清楚啦,笔记本的结构要比平板电脑更复杂,能提供更多的接口,能支持更多的外围设备,笔记本大部分采用非触控操作,偶有采用触控屏幕的,而平板电脑大部分采用触控操作,也有部分产品采用可拆卸键盘或者滑出键盘。
大部分的平板电脑都是一块板子,正面一个液晶触控屏,结构很紧凑简洁。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重量上的区别平板电脑的重量基本不会超过1千克,10寸的平板电脑在600克到900克之间,而7寸的平板电脑在400克左右,更加轻巧。
而笔记本很少低于1千克,即使是上网本,也基本在一千克附近。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体积上的区别平板电脑正常采用7到10寸的屏幕,整体体积比液晶略大,厚度不高于15mm,一线品牌的第二代平板电脑产品厚度大部分控制在1厘米以内。
笔记本的厚度基本在20mm左右,超薄的笔记本也要超过15mm,笔记本中的上网本也采用10寸的液晶屏幕,普通的笔记本基本都是采用大于11寸的屏幕,其中以14寸的笔记本数量最多。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输入上的区别平板电脑大部分的命令通过手指来输入,麦克风和重力感应则用来辅助特殊的操作输入。
笔记本的大部分输入都是通过键盘鼠标以及触摸板来实现,偶尔也借助麦克风或其余外围设备。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使用环境的区别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同样都适合移动使用,就便利性来说,平板电脑由于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而笔记本由于形态上的限制,则需要一个放置的地方才可使用,例如桌面、膝盖,所以早期的笔记本又叫膝上电脑。
另外使用的姿势也有所不同,平板电脑就是一块板子,直接拿在手上既可操作,而笔记本电脑通常要坐着才能使用,就大大的限制了适用的场合,更适合在有桌面的室内使用。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功能上的区别平板电脑偏重于娱乐,正常用来看网页、看视频、看书籍、玩游戏。
而笔记本则是全能型的设备,除了少量重力感应游戏外,基本都能在笔记本上进行。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内容应用上的区别平板电脑是用来消费内容,而笔记本可以用来创造内容,也可以用来消费内容,笔记本更具优势,但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消费内容的人会占绝大部分,少量创造内容的人更多是在工作中使用笔记本。
短期内平板电脑不会威胁到主流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受冲击最大的上网本,还有就是随身数码设备,除了手机相机外,其余的数码产品几乎都受到很大的冲击,MP4和数码相框市场几乎要遗失殆尽。
目前的整个PC以及互联网环境,基本都是针对PC机来设计的,所以笔记本电脑短时间内还不会有危险,不过要取得增长就很困难了,预计几年内,平板电脑的数量就要超越PC,平板电脑的应用将会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系统和软件的不断改进,以后工作、学习、娱乐都会离不开平板电脑的。
手机 : WI-FI与WLAN的区别WI-FI是WLAN的一个标准。
WLAN最大(加天线)可以到5KM……不是WIFI可以比的……注意!IEEE 8021B和8021B是两个不同的标准!!!IEEE802.11a标准是IEEE802.11b的后续标准,其设计初衷是取代802.11b标准,然而,工作于2.4GHz频带是不需要执照的,该频段属于工业、教育、医疗等专用频段,是公开的,工作于5.15-8.825GHz频带需要执照的。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WLAN 通信系统作为有线LAN 以外的另一种选择一般用在同一座建筑内。
WLAN 使用ISM (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 无线电广播频段通信。
WLAN 的802.11a 标准使用5 GHz 频段,支持的最大速度为54 Mbps,而802.11b 和802.11g 标准使用2.4 GHz 频段,分别支持最大11 Mbps 和54 Mbps 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