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名文学家医学著作考
《医学法言》四卷。今失传。”《食制》又名《四时食 按:《陶潜方》:马发烧作灰末,服方寸匕”;卷第十
制》,《太平御览》等书多次引用。《本草纲目》“引 八“治马咋人方第二十六……《陶潜方》云:制马
据古今医家书目”也有魏武帝《食制》,现已佚。《医 啮人方:取僵蚕屑,涂马上唇,则不能啮也”;卷第
学法言》则未见其他书记载。
葛荫春《古今名医言行录》记载,翱旁通医术,能 有“晏相《明效方》五卷”。特别是明代王肯堂《证
望色而知病之所在。一日宴客,见席上舞妓颜色忧 治准绳》引用称“晏元献公《明效方》”。此书当为
悴,曰“汝有病,在胸膈间,当坚大如盘,痛不可 晏殊所辑,惜未能流传。
忍。”妓曰:“诚如公言。”翱乃予以药,下血饼三枚,
人,为唐代著名诗人。《新唐书·艺文志》云:“刘 叔和有《脉经》,则北宋以后人矣。”《续修四库全书
中
禹锡《传信方》二卷”,已佚。《证类本草》《医心方》 总目提要》叙录《玉函经》云:“凡医卜术数等书,
医
等多有引用。今人冯汉镛加以辑佚,成书为《传信 七言歌括,皆出宋以后人所作,唐以前无此体。”
药 文
方集释》,1959 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五十卷行于代。”不过,《新唐书·艺文志》、宋郑樵 显,此书殆出伪托,其词亦不类唐末五代人。钱曾
《通志·艺文略》皆云:“《陆氏集验方》十五卷。”不 《读书敏求记》以为真出光庭,殊失鉴别。其注称宋
知何者为确。
人高氏伍氏所作,而不题其名。后附《持脉备要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 三十篇,亦不知谁作,多引王叔和《脉诀》,而不知
中
文苑杏坛虽属不同的领域,但由于传统文化诸 南子》代表了西汉初期散文的成就,又有养生之书
医
多分支的共生性和整体性,古代的先贤圣哲们往往 《淮南枕中记》,已佚。《证类本草》《普济方》等曾
药 文
亦医亦文,两者兼通。很多杏坛名家兼通文学,对 引此书。清代王仁俊辑为一卷,收入《玉函山房辑
化
此,裘沛然先生指出:“古代的医家,多半具有很好 佚书续编·子编艺术类》。
书,为唐人笔记中名作。成式旁涉医学,著有《异 人将其这些医药杂说与沈括《良方》合刻,名之为
疾志》一卷,今存。除单行本外,又收入各类丛书 《苏沈良方》。
28
文献长廊
二月吉日,书于读书山之东龛。”
朱权(1378-1448),明太祖子,初封大宁,卒谥
次年,学者叶德辉加注校改,在《双梅景 丛书》首 惟演曾著《箧中方》。今佚。
次刊印校勘本。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 (今江
李翱(772-836),字习之。唐代陇西(今甘肃) 西)人。精于诗词,为宋代著名词人。《宋史·艺文
人。翱问学于韩愈,为晚唐散文的代表性作家。据 志》有“晏傅正《明效方》五卷”,宋郑樵《通志》
的文学根柢,他们早年就已经博览经史百家之
王充(27-96?),字仲任。后汉会稽上虞(今浙江
书……另一方面,中医的古典医籍,有些文字古奥, 上虞县)人。王充为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著有
如果没有一点文学基础,就连入门也会感到困难。” 《论衡》一书,在中国思想史、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
并在《医林艺苑》一文中具体分析了诸如张子和、薛 位。《后汉书·王充传》云:“年渐七十,志力衰耗,
司马光 (1019-1086),字君实。宋代陕州夏县
其痛若失。《宋史·艺文志》云:“李翺《何首乌》一 (今属山西)人。光博学多才,为宋代著名文学家、史
卷。” 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也云:“《何首乌 学家。著有《资治通鉴》《独乐园集》《书议》等书。
传》一卷,初见唐李翱集,今后人增广之耳。”今佚。 旁涉医学。《宋史·艺文志》有“司马光《医问》七
雪等大家的文学成就[1]。同样,很多文学大家也往 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可
往兼通医理,撰写出一系列医学著作。对于这个问 见,其所著《养性书》为养生之作,今佚。
题,前辈学者已有探讨,如中医大家任应秋先生就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三国时
曾写过一系列文章,如《古文学是中医学的基础》《文 期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为东汉末年著名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人称“山中宰相”,
答》一篇,四千余言,辨论甚悉。集又有《宅无吉 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我国南朝齐、梁
凶摄生论难》上、中、下三篇。” 《四库全书》采纳 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生
了这种说法,其《嵇中散集》共收有《养生论》《答 平著述甚富,从其子陶翊《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开
尝著《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一卷,为性医学著作, 人称西昆体。《宋史·艺文志》有“《箧中方》一卷”,
为敦煌藏经洞所藏。1908 年由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偷 《证类本草》多次引用“钱相公《箧中方》”、《本草
购出境,由端方请人于 1913 年在巴黎拍摄,罗振玉 纲目》引用书目有“钱氏《箧中方》”,特别是《梦
遂把它作为《敦煌石室遗书》的一部分在北京出版, 溪笔谈》引用称“钱文僖公集《箧中方》”,可见钱
嵇康(224-263),字叔夜。三国末期谯国铚(今 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南史·范晔传》《宋书·范
安徽宿州市)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特别是四言诗 晔传》皆云:“撰《和香方》”。元人阴时夫《韵府群
成就尤高。博览群书,尤嗜《老子》《庄子》,好养 玉》卷十五云:“范晔撰《和香方》三卷。”《隋书·
性服石之事。《晋书·嵇康传》云:“常修养性服食 经籍志》云:“范晔《上香方》一卷。”卷数与名字
《陶潜方》一书,唐代
要》一卷”。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则云:“王勃
时远传日本,今佚。
《医语·序》一卷。”因书已佚,不知何者为确)。需
《医心方》共引用四
要补充的是,王勃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新
27
文献长廊
唐书·王勃传》)从而为儒者从医提供了理论支持。 中,如《合刻三志·志异类》《唐人说荟》《唐代丛
论》《答释难宅无吉
药消化三十六水法》一卷、《服草木杂药法》一卷、
凶摄生论》等著作。
《断谷秘方》一卷、《灵方秘奥》一卷、《消除三尸诸
陶潜(365? -
要法》一卷、撰集《服气导引法》一卷、集《人间
427),又名渊明,字
诸却灾患法》等。
元亮,世称靖节先
王勃(649-676),字子安。唐代绛州龙门(今山
著《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所主编《中国文学 毕至。又习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不过,
史》等教材专著为准,考察在上述三本专著中占有 他的“啖野葛饮鸩酒”更多地出于权谋。《北堂书钞》
一席之地的作家。
把此行为归为“帝王部·猜忌”。葛荫春《古今名医
刘安(公元前 179? - 公元前 122),淮南厉王刘 言行录》更为明确:“魏武帝防人害己,常对众食钩
生。东晋浔阳柴桑(今
西河津) 人。唐高宗和武后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
江西九江附近)人。为
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
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尝为《难经》作序,见
对后世文坛影响极
《王子安集》卷四。另有《医语纂要》一卷,一说为
大。兼知医药,著有
《医语》撰序(《宋史·艺文志》云:“王勃《医语纂
文献长廊
历代著名文学家医学著作考
杨东方 周明鉴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关于文学与医学的关系,前辈学者特别是中医大家裘沛然先生、任应秋先生已有探讨。沿袭裘、 任等前辈的研究思路,对历史上 36位重要文学家的医学著作做一综合的考察与梳理。
关键词:文学;医学;中医典籍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673-6281(2009)04-0026-05
陆贽(754-805),字敬舆,唐代嘉兴(今浙江嘉 书四集》《逊敏堂丛书》等。
兴)人。德宗时,为翰林学士,甚见亲任。虽外有宰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字圣宾(一
相主大议,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累迁中 作宾圣),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
书侍郎,同平章事。后为裴延龄所谗,贬忠州别驾。 属陕西)人。创作了大量的道教小说,其中《虬髯
长之子。文帝十六年,袭父封为淮南王,后因谋反 吻无恙,乃宣告曰:‘钩吻性最毒,误食之,令人肠
自刭。刘安好读书,善为文辞,常广招宾客、方术 断。孤食之屡矣,毫无所苦,古人谓死生由命,不
之士,谈方技诗赋及黄老神仙之术。组织编写的《淮 其信然!’殊不知,蕹菜最解钩吻毒。曹操先饮蕹
26
文献长廊
菜汁,后啖钩吻,以愚人也。操著有《食制》四卷、 首,分别为:卷第十三“治昏塞喜眠方第八……今
钱惟演(977-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
化
白行简(776-826),字知退。唐代太原(今山西 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能文辞,尤工诗,为西
太原)人。著名诗人白居易之弟。行简敏而好学,善 昆诗派领袖之一,与杨亿、刘筠齐名,他们互相唱
辞赋,所著传奇小说《李娃传》为小说史上的名作。 和之诗辑为《西昆酬唱集》。以辞藻华艳,风格相近,
二十六“相爱方第五……《陶潜方》云:戊子日书
蔡邕(133-192),字伯喈。东汉陈留 (今河南杞 其姓名著足下,必得”;卷第二十六“断谷方第
县)人。自幼嗜学,好词章、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文、音律。董 七……《陶潜方》云:避饥方:青粱米一升,以淳
卓柄政,强令邕出仕,授左中郎将。及卓被诛,邕 酒渍之三日,百蒸白露,善裹藏之,欲远行入山食
难养生论》《黄门郎
始,后代书目皆薄录陶著,存亡多寡颇不一致。现
向子期难养生论》
仅就《本起录》中的医学著作列述如下:《抱朴子注》
《宅无吉凶摄生论》
二十卷、《本草经注》七卷、《肘后百一方》三卷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