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适应PPT课件
.
32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 有哪些?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那些? 3.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讲 身心健康与心理调试
1.教学目的 2.学习要点 3.基本内容
.
1
教学目的
正确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促进心理素质优 化。
.
2
学习要点
1.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与问题 3.掌握心理调适的途径与方法
.
3
第二讲 身心健康与心理调适
第一节 确立科学的健康观 第二节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矛盾及问题 第三节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
4
第一节 确立科学的健康观
一、健康的涵义
.
5
传统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健康新定义 (全面的健康观)
无病即健康
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 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 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 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 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WHO 1948)
第四,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
17
第二节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矛盾及问题
一、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矛盾
第一,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 第二,新鲜感与恋旧感的矛盾。 第三,独立感和依赖感的矛盾。 第四,轻松感与被动感的矛盾。 第五,强烈的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
.
18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焦 虑 2.自 卑 3.孤 独 4.抑 郁 5.轻度强迫症
.
19
.
20
二、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
(一)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人格异常。这种异常是 在人的认识过程和智力都没有障碍的情 况下出现的,是对正常人格的偏离。
.
21
1.强迫性人格
疑虑固执,有超出一般人的不安全感, 行为小心翼翼,缺乏果断,常常反复核 对,过分追求准确无误,过分苛求自己, 紧张苦恼而又强行自我克制。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 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 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
10
(二)心理健康的意义
1.心理健康是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 2.促进个性品质的进一步完善。 3.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根本要求。
.
11
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 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一切。
-----世界卫生总干事马勒博士
以持久的抑郁情感为特征的神经症, 表现为哀伤、悲观、孤独感、自我蔑视、 自我贬值等。
.
25
5.疑病性神经症
主要表现为对罹患疾病的焦虑紧张情 绪,强烈求治的愿望,相当牢固的躯体 症状,但查不出相应器官的结构损害。
.
26
第三节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一、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调整自我认知方式 3.客观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
.
7
(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7)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
8
二、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心理健康促进身体健康。
.
9
三、心理健康的涵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
27
二、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 中遇到的一时的失败或障碍、阻力, 致使个人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个人的 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时产生的内心反 应。
.
28
1.建立正确的挫折观。
2.培养坚强的意志。
3.学会调控情绪。
恰当的渲泄 情绪的转移 情绪的升华 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
.
29
.
12
四、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一)心理健康水平的判定
1、以社会文化作为参照系 2、个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1)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和行为应与其年龄特征基
本相符。 (2)人际关系和谐
与人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有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
14
(3)乐观进取 ,意志坚强
(6)个人与社会和谐一致
与社会保持良好接触,对社会现状有 较清晰的认识,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与社会要求相符合。
.
16
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表现不能等同。
第二,心理健康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 而是一种连续状态。
第三,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2.爆发性人格 情绪不稳定,容易突然暴发无节制的
愤怒、仇恨或激情。由此可能出现相应 的事端,事后懊悔。
.
22
3.易反应性人格
不论所发生的事是喜是悲,都较常人 表现得过分。 4.偏执性人格
自尊心过强,容易对他人产生成见; 平时往往是表现出敏感多疑,好嫉妒, 易激惹,好打抱不平,固执死板,过高 估计自己。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WHO 1989)
.
6
健康的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 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勇于承担责任;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三、培养良好的心境
培养乐观的情绪
经常记录下自己的收获 不盲目攀比 增强审美情趣关爱他人
.
30
四、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1.自觉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正确运用心理调适。 3.改变人际交往理念。
.
31
五、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对于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有重 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 自己和社会,用新的方式体验和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情并可产生全新的思维方式。
.
23
(二)神经症 1.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神经
症,被列为导致大学生休学的主要疾病
之一。
2.强迫性神经症
以强迫症状为主,患者主观上感到有
某种没必要但又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
观念、意向或行为的存在。
.
24
3.焦虑性神经症
以焦虑症状为主,在焦虑反应时伴有 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4.抑郁性神经症
对生活持有乐观进取的态度,顺境时 充满热情,逆境时不丧失希望。
(4)健全的人格
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其人格特征是:个人所想、所说、所做 的是协调一致的。
.
15
(5)正确的自我意识
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有良好的 基本满意的态度,存在着一种健康有益 的差距,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 调节,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