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用丁基胶塞穿刺落屑情况调查分析
药用丁基胶塞穿刺落屑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简介:许亚.本科.主管药师.E—Imd:磁y.9@sma.锄
・26・
出现1粒落屑。B3组无;12号斜面针60—80‘穿刺:A4组有五 瓶各出现1粒落屑.B4组有1瓶出现1粒落屑,可见安徽环
万方数据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 1 No.1 1 2009
衰1各组穿刺落屑记录
然而。自丁基胶瓶塞开始批量生产以来,药厂、检验部门 特别是医疗机构反映胶塞穿刺落屑率严重超标。在医院各临 床科室反映每天都有丁基胶塞落屑情况发生,其中不仅有抗 生素瓶的胶塞落屑而且有输液瓶塞瓶落屑。采用丁基胶塞包 装的大输液、抗菌药物及其他注射用瓶装药物,在溶解后脱落 的胶屑集中在输液瓶中。护士发现灰色胶屑后不敢给患者输 注而浪费药品,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损失;患者发现灰色丁基橡 胶屑,极易引起纠纷【2】。为进一步了解丁基胶塞经临床穿刺 后脱屑情况。为临床选用药品提供理论依据。现根据临床反映 情况.对两个厂家的输液瓶塞进行穿刺落屑实验。 1材料与方法
丁基橡胶是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3%)在超低温 (一95℃)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合成橡胶,其特有的化学稳定性、 优良的密封性保证了药品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还减少 了天然胶塞生产所需的烫蜡工序、垫加绦纶膜工序。丁基胶 塞在产品标准、生产水平、使用性能、产品质量等方面大大优 于天然胶塞。丁基橡胶由于还具有耐酸、碱。以及低的吸水 率,耐热、耐老化、生物安全性好、洁净度高且抽提性低而被应 用于要求严格的医药包装材料中。已经成为天然胶塞的替代
参考文献 (13赵霞.胡昌勤。金少鸿.药用胶塞及其应用现状{J3.中国药事. 2006。20(7):433.
A5和B5是模拟lI缶床添加青霉素并用输液器穿刺后的
落屑情况的结果(AS组有8瓶出现落屑。落屑数为10粒。B5 组有两瓶出现落屑,数目为2粒),可见整个配置过程完成后 落屑数量增加。 3讨论 3.1以上A1.4和B1.4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的丁基胶塞不论 以何种方式进行穿刺.在落屑方面他们都有明显的差异。影响 输液瓶胶塞脱落的因素较多【4_5】,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配方的合理性: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减少填料的用量。提高含 胶率,提高硫化胶的胶联密度及其网状结构的牢固,降低硫化 胶的耐磨耗性。改善针刺落屑性能;加入增塑剂,降低橡胶分 子链间的作用力.使粉末状配合剂与生胶很好的浸润,从而改 善混炼工艺,增加胶料的可塑性、流动性和弹性,还可降低硫 化胶的硬度和定伸应力。②炼胶、硫化后处理工艺合理性:严 格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③加工温度的控制:橡胶在高温或 热氧作用下将发生分子降解、解聚、交联、环化或异构化。使得 不饱和度发生变化。改变原有的物理性能。因此,在生产工艺 过程中要防止高温干燥时间过长。 3.2对A1和A2两组进行t检验.A1、A2两组有统计学差 异。说明穿刺的方式也是影响落屑的因素之一。垂直穿刺要比 60’一80’的落屑情况少,所以护士在穿刺时应尽量保持垂直进 针【6】。对A3和A4两组进行t检验,A3.A4两组有统计学差 异.说明①穿刺针头因素也是影响落屑的因素。所以在穿刺 过程中应选用型号小的注射针头.最好不要用16号或更大型 号的针头来配药。选用的注射针头的外形切削面要圆滑。坡 度要平缓、针头的光洁度要好、不要有微小的毛刺。注射针尖 锋利可减少落屑。②使用锥形侧孔针:侧孔针头为锥形的。穿 刺靠针头的锥形挤压胶塞形成孔径。产生落屑的可能性非常 小,加药时应尽量使用锥形侧孔针。A5和B5组的落屑情况 比较严重,主要是因为这组实验是按照l|缶床配液的流程来操 作的,每个瓶塞都是经过多次穿刺.并可能汇集了青霉索胶塞 的落屑使得落屑数得以叠加从而使得落屑数偏多。然而由于 两组青霉素是同一厂家的,在同一水平上我们排除青霉素胶 塞穿刺落屑的影响.A5的落屑数明显高于B5组,说明安徽环 球胶塞的质量明显不如山东长富结晶的胶塞质量。 4建议 4.1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 目前,医院大都采用斜面切面钢
1.1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安徽环球药业有限公司
(后面简称安徽环球),批号为1309021413;0.9%氯化钠注射 液250mL。山东长富洁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后面简称山东 长富)。批号为09011889;青霉素,160万U/支,华北制药业 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F0808205;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配 针:锥形针).山东威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90311;一 次性使用无菌注射斜面针.扬州长城医疗器械厂.批号 090110;滤纸,上海仪器制造厂,批号:010211;显微镜。上海光 学仪器厂。 1.2丁基胶塞穿刺落屑的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3】中对注射用卤化丁基橡胶 塞穿刺落屑的规定为:“取本品10个,照注射剂用胶塞、垫片 穿刺力测定法(YBB00332004)第一法测定。落屑数应不得过 2结果 2.1上表A1.4和B1—4是安徽环球和山东长富的胶塞以不 同方式的穿刺结果:12号锥形针垂直穿刺:A1组有1瓶出现 1粒落屑,B1组无;12号锥形针60—80。穿刺:A2组有3瓶各出 现1粒落屑,B2组无;12号斜面针垂直穿刺:A3组有两瓶各
穿刺的
位置应是胶塞的穿刺口,不得重复穿刺同一部位;减少瓶塞的
(2】黄薇,薛原.不进入人体就不用担心丁基胶塞落屑难坏各方【N】.
健康报,2006,03(3).
(33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试行
(YBB00332004) (4)乙苏北,王岩,葛军,等.影响输液瓶胶塞脱落的因素分析(j】.军 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2。26(3):238. 【5】李晓.张淑彦.白拥军.浅谈影响丁基胶瓶塞针刺落屑率的几个因 素(J】.特种橡胶制品.1997.18(2):50. (6】李家珍.谈燕飞,粱月妹,等.针尖斜面不同朝向穿刺影响胶塞碎 屑形成的实验观察[J】.现代护理.2004.10(10):886.887. 【7】谢婉花.莫瑰婷.张小明.12号侧孑L针头与斜面针头配药对胶塞碎 屑形成的影响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6。5(6):53.54. 【8】郑文静,崔秀梅.欧梅娇.等.两种加药进针方法对胶塞碎屑形成 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13):6. 【9]曹韫华.针头插入密封瓶内的角度对液体中的杂质及胶塞量的效 果评价【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79.
海峡药学2009年第21卷第11期
药用丁基胶塞穿刺落屑情况调查分析
许亚,杨
摘要:目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青(江苏徐州市中,厶医院徐州221009)
了解丁鲞胶塞穿刺脱屑的情况,进一步对丁基胶塞穿刺落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控卅.以减少穿刺落屑,避免医疗纠纷。方法
对临床反映丁基胶塞落屑情况进行调查.选择落屑较多的厂家的产品(实验组)与落屑发生较少的厂家的产品(对照组)进行舛照实验。结果
实验组落屑情况明显大干对照组(P>O.05),且实验组与时照组丁基胶塞穿刺落屑数虽然均在规定限度范围内,但实验组落屑情况较多与临
床反映相符。结论
建议医院采购药品时选择质量好的厂家进货。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减少纠纷。
关键词:药用丁基胶塞;调查分析;穿刺落屑;影响因素
中囝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76512009).011-0026.02
球(A5)的落屑数明显多于山东长富(B5)的落屑数。 2.2由表A1和A2对比可见A1组有1瓶出现1粒落屑,A2 组有3瓶各出现1粒落屑。说明垂直穿刺对落屑影响小。 2.3由表A3和A4对比可见A3组有3瓶各出现1粒落屑. A4组有5瓶各出现1粒落屑说明斜面针穿刺相对更易产生 落屑。
2.4
针。边缘锋利很容易把胶塞切下来。形成碎屑。针头尖端不平 滑.有微小的毛刺,也可能引起落屑。因此。在选择注射针头 时。应选择质量好的产品,以减少穿刺落屑。 4.2选择型号小的注射针头 目前配药大多采用9号、12号
・27・
万方数据
针头,9号针头针孔小,可以截留大的落屑,但加药速度太慢。 用的较多的时12号针头,加药速度比较快。但对落屑的截留 能力不如9号针头【'】。 4.3使用侧孔针头侧孔针头未端为锥形。穿刺靠针头的锥 形挤压胶塞形成孔径,产生落屑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侧孔针头 由于空开在侧面.吸取药液时。不易将安瓿中的吸净.而加药 时易在底部残留少许药液。 4.4注意穿刺力度不能太大,不能超过lOmol・Lo 穿刺次数;避免反复使用加药注射器针头。 4.5选择药物。尤其是抗生索时.应选择大规格的品种,如头 孢呋辛,若选择O.59的,用39的剂量需穿刺6次,若选若选 择19的。需穿刺3次,若选择39的.只需穿刺1次。 4.6采用垂直穿刺法垂直穿刺要比针尖与瓶塞保持60~ 80‘角穿刺而产生的落屑数少,护士应尽量保持垂直穿刺Ca-9)。 4.7一旦出现穿刺落屑,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首先,丁基胶塞穿刺落屑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其次,丁 基胶塞是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安全性较好,在生产过程巾经过 一系列的清洗、消毒.与内装的药品一样无菌、无热原。再者, 我们的输液器均配有终端过滤器,可以将10~15pm以上的 异物过滤。而现在高效过滤输液器可将5/_tm以上的异物过 滤掉.输液更加安全可靠。
品(1J。
20粒”。也就是说,10个输液瓶塞。分别被穿刺一次后,总的 肉眼可见的落屑数(大于500m)不超过20粒均被视为合格。 1.3实验分组A1组:安徽环球,12号锥形针垂直穿刺。B1 组:山东长富,12号锥形针垂直穿刺,A2组:安徽环球。12号 锥形针60.80‘穿刺。B2组:山东长富,12号锥形针60—80‘穿 刺.A3组:安徽环球,12号斜面针垂直穿刺.B3组:山东长富. 12号斜面针垂直穿刺。A4组:安徽环球,12号斜面针60.80‘ 穿刺。134组:山东长富。12号斜面针60—80。穿刺,A5组:安徽 环球,模拟临床添加青霉素并用输液器穿刺后的落屑情况。 A5组:山东长富,模拟临床添加青霉素并用输液器穿刺后的 落屑情况。 分别取对应针头对上面10组药品进行穿刺。每组10瓶. 记录各瓶的落屑数,将每组各10瓶水全部通过一张滤纸过 滤.确保瓶中不残留落屑。在人眼距离滤纸25cm的位置。用 肉眼观察滤纸上的落屑数(相当于50lIm以上的微粒),记录 总落屑数。用10倍显微镜观察落屑。记录数量及微粒类型。 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