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中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中青年干部培训心得体会篇一: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参加优秀干部递进培养第三期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根据组织安排,我参加了2015年XXX区县优秀干部递进培养第三期培训班学习,这对我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又是一个自我锻炼提升的过程。

从开班第一天起,我就及时调整心态、转换角色,秉承XXX的校训,遵守学习纪律,严守作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全新的学生生活中。

我们在XXX学习了十四天,听了教授们一堂堂精彩纷呈、弓I人入胜的讲课,我感到学习非常充实。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如同一次深刻的头脑风暴,将我的思想认识提上了新的台阶。

我们主要学习了XXX XXX XXX等课程,我全面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拓宽了视野,更新了理念。

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一、坚持学习思考,树立“三个意识” ,争做德才兼备干部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如不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紧抓时代的脉搏,必将被时代和社会淘汰。

通过培训学习,我初步掌握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工作能力、文化水平和管理理论素养; 进一步认识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增强了自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国学智慧; 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增强了不断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方法,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合集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日前,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区委组织部和党校联合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聆听了xx 部长的开班动员讲话,对中青年干部进行了鼓励,提出了要求,xx 提出的注重个人修养和理论修养的问题,强调要正确认识自己,切勿取得一点成绩就固步自封,要有认真、较真的精神,慎权、慎威、慎行,强化廉洁从政和敬业精神等思想,让我印象深刻,屡屡反思,受益匪浅;别出心裁的拓展体验课程让我认识到集体力量和团队精神才是战胜困难的决定性力量,敢于突破自我才能迎来更广阔的天地;潘教授执教的职业素养与政务礼仪课程对于我所从事的办公室工作来说,真是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纠正和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上的匮乏;特别是观看了中央党校教授关于沟通与协调的教学视频,对于担任副职的年轻干部,如何协调管理工作关系、处理好上下行关系,摆正自身位置,当好参谋助手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论支持和体会,对今后的工作实践确实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

总之,通过集中授课和体验课程,使我深深感受到区委、区政府对青年干部培养的重视。

自己作为受益者,既感谢区—1—委组织部和党校领导、老师的精心组织和辛勤劳动,又感悟珍惜岗位方能有所作为。

现将学习心得小结如下: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树立“五个意识” 。

一是牢固树立学习意识,争做一名善于思考的学习型干部。

学习对于提高干部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的学习教育,强调干部必须学习党的政策、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形成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做到手笔相应。

同时必须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的知识。

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加强学习更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要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重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名思考型的领导干部。

二是牢固树立实干意识,做一名勇于实践的实干型干部。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实践出威望。

领导干部应本着“实践、实践、再实践”的精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当前,我区提出建设“ xxxx ”的奋斗目标,这对我们年轻干部而言既是机遇,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牢理论根基,破除私心杂念,多做实际工作,以干实事、求实效、勤奋敬业、真抓实干的模范行动,去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有—2—超常规工作的意识,有激情,竭尽全力,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做一名勇于实践的实干型干部。

三是牢固树立沟通与协调意识。

要学会沟通与协调,要善于与领导、同事、相关服务单位进行沟通,要学会尊重别人,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要经常反思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反思当成一种文化,通过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要多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

树立“吃苦、吃亏、吃气”的思想。

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忍别人忍不了的事,严格要求自己。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二、开拓思维,联系实际,努力干好工作。

学习理论是为了运用, 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 我感到做为一名青年干部, 最大的实际就是正确认识当前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技能,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以适应新岗位的新需要。

作为一名副科级干部,我要在学以致用、学用一致上下功夫,在实践中切实锻炼自己,向“张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办事能成”—3—的方向靠拢,着眼于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新理论、新方法,着眼于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增长工作经验,服务政协委员,服务大局,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三、明确思路,增强干劲,提高工作水平。

实践证明,工作越重,担子越重,越需要保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越需要在工作创新中有所作为,概括起来就是要振奋精神,开拓创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将把老师地谆谆教诲化为一股积极向上的动力,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争做学习型、实干型的党员干部,真正把工作做到位,同时,在继承以往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从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努力做到以创新的视角认识问题,以创新的方式指导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沟通,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工作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上如实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设想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对下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耐心聆听,集思广益,及时改进不足,修正错—4—误,接受新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促进工作更好的开展。

始终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和大局观念,维护团队协作的和谐氛围,时时事事以大局为重,一切从全局利益出发,严格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此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如同一次深刻的头脑风暴,将我的思想认识提上了新的台阶。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我将时刻告诫自己:一个原则—先做人后做事;一条道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种精神—追求新高,永不言败。

常怀感激之情,常保进取之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站前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5—篇三:中青年干部培训心得小结中青年干部培训心得小结作者:不详来源于:中国学考频道发布时间:2010-2-5 13:44:34 点击次数:1246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

这是我自毕业离开校园后第一次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多。

我从中又找回了学生时代的平静心态,又体验了一次珍贵的师生、同学间的情谊。

在内心深处,我又经历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

这是我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开始的,在此就把自己的思想过程梳理一番,既是按照规定完成一篇小中青年干部培训心得小结,也是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记下一个标记。

一、每一个从事公共职务的人都要有党的意识,小时候,老师经常以理想为题布置作文。

那时对理想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认为就是长大了要做什么工作。

我幻想过很多工作,但从来没想过要做老师,顺其自然,我还是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成为了一名党员。

一直以来,我都是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作用,如何加强党的意识。

由于岗位的需要,我对党建工作有范文源:) 了深入一些地了解。

在参与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我对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方面也作了一些思考。

就教育系统来说,教育工作是公共事业,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公共职务,承担着培养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

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党的意识,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即使是非党员或民主党派的干部和教师也要有党的意识。

从这一角度出发,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就不能局限于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内部,要体现执政党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二、不管在什么岗位、做什么职务都要先学做人,在这次的学习中,几位校长的报告对我的影响不仅在于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工作经验,更多的启示来自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

几位校长个性不同,或张扬,或内敛,或严肃,或活泼,但他们都表现出一个特点,就是一个“正”字。

他们报告中所举的案例涉及学校内部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采取的举措有大刀阔斧地改革,有温和细致地思想工作,但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要把学校办好。

我曾经简单以为在一个单位最理想的管理状态就是制度完善、程序清晰,人人自觉地遵守规则,变人治为法制。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生产关系总合起来的不断变化的复杂社会关系中,作为各种生产关系的代表,有不同的利益的不同人群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任何规则都是有局限性的,是滞后于社会关系的变化的。

一个大的社会如此,一个小的单位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乃至其中任何一员总是要面对这种局限性带来的问题,如何公正、公平地协调利益关系,是一个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如何适应利益结构的变化是每一个成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简单地强调“人治” 或“法治”是片面的,一个领导者从公心出发,以群众的利益为先,识大局、顾大局,是很重要的。

三、学习哲学和其他理论对于我的意义,我对哲学的一般概念并不陌生,但却总感觉哲学离我很遥远。

一方面是因为我缺乏对哲学基本理论的扎实、深入地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缺少自觉运用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我正在从事徐汇教育“十一五”的编制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很多问题。

首先,我作为一个参与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我的作用是什么?在编制规划这个问题上,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单纯的文字工作者,忽视了规划对徐汇教育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没有意识到具体的编制者要赋予其灵魂和精髓,也就是要思考规划的目标、战略和任务。

因此,把自己的作用禁锢在对文字的使用上,不能从全局考虑“十一五”期间徐汇教育的总体方向和战略框架。

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跳出自己的角色进行思考,站在一定高度进行前瞻性地思考是对我的挑战。

其次,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我们编制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

由于缺少深入地学习和思考,我对如何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规划内容上显得力不从心,生搬硬套。

几位校长在报告中给我们提供的生动案例给了我启示,用沈建华校长的话讲就是“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