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Public Admi nistration1■专业基础知识。
2■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
这类知识靠平时的积累,可以多看些相关领域的权威期刊。
考生一定要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有较深的了解,这是复试的重点。
老师一般比较喜欢从自己比较了解的知识提问。
3■本科毕业论文。
复试时老师还会问一些关于你的毕业论文的问题,因为论文是大学4年专业学习的一个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考生的研究能力,所以在复试前一定要把自己的毕业论文看一遍,把相关的内容都整理明白,一旦老师问起可以对答如流。
4■专业著作。
在复试时考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请你介绍一本自己阅读过的专业书籍”。
这是文科专业复试中常会考到的问题,考生可以在复习之余阅读相关专业著作,读书过程中,要写好读书笔记,记下心得体会,同时也要积极思考总结,有利于理清思路。
对本专业找一点概述性的段落。
不要胡扯一通的乱解释,只说:这个问题我目前还欠研究,虽然现在不了解,但是上研以后,一定跟随老师好好把这个问题钻研清楚。
如果你向省长写信建议解决环境生态问题,你认为要怎样做?你对该专业有什么认识?看过什么核心期刊?(记住,复试前一定去查找自己所报专业的一些资料,要是你乱说一气的话,你就是在唱死亡进行曲)名字,原来毕业院校,你平时的爱好兴趣等,现在所报考的专业,你为什么报考该专业,你对该专业怎样的感兴趣,对当前该业发展的简短评价,以及你准备以怎样的态度去研究该专业等等。
How can you gethere? (2)Why do you choose this subject in stead of your major? (3)Please in troduce you college?大多数学校都以现有的成型考试作为英语听力的测试内容。
考生在准备听力复试的过程中,对于现有的成熟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一定要重视,比如四六级的历年听力真题。
在复习时,考生要对历年的听力真题作精听训练。
也就是,听一句写一句,一遍没有听懂听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自己听懂为止,如果实在听不懂,就对照中文翻译检查,看为什么没听懂,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考生在精听了五六套真题以后,会觉得磁带里放的录音速度变慢了,自然就提高了听力能力。
3:基本范例问题一一对教授的采访报告。
A :为什么会报考这个专业,以及今后的打算。
所以最好稍微准备一个小型的研究计划很简单的那种,比如你喜欢的感兴趣的方向。
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的,请问你以前的相关专业课程,请阐述和现在专业的联系与对你以后研究的影响等等。
B:对于你所报考的专业,你曾看过什么著名的书,作者,成书的朝代或者时间,书的编目方式,以及该本书的主要学术思想,有哪一条对你印象最为深刻,并请简单阐述。
姓名、年龄、性别、毕业学校、本科所学过的主要课程、毕业论文题目与要点、曾经阅读过的主要书籍等。
一是自我介绍,如来自哪里,毕业学校、所学专业、业余爱好、家庭基本情况等信息。
二是做好用英语定义和解释自己所学专业的准备。
复试口试有这样几种类型:自我介绍;读某篇英文文章,然后进行翻译或回答相关问题;抽到某个话题进行演讲、阐述;两三人就同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辩论(多人一起复试的情况);自由问答(可能是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也可能只是了解个人情况)。
1) 见面问候语:Good morni ng / after noon, dear professors. I am XXX. (Nice to meet you )。
告另 S 用语:Thanks for your time. / Thank you for giving such a chanee. I hope to see you again and soon2)自我介绍一一姓名、年龄、兴趣爱好、个性、学习(工作)情况等。
注意不要全部照搬网上的一些版本,老师一听就知道不是你写的;可以选取一些好的句子,自己组织一下内容。
3)关于自己家庭、家乡、原来的学校的一些情况,尤其要注意原来学校的英文名称4)未来规划一一学习规划(研究生以后的方向),人生规划(短期、长期)5)------------------ 意外情况没听清,你应该怎样要求老师再说一遍(Pardon?/ Sorry, I can ' t follow you. / Sorry, I lost you. Can you repeat that question again?)需要时间思考、整理思路的时候,不要出现沉默,可以用一些hmm, err, well等语气词;不会回答某些问题时,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可以明确地告诉老师你不知道(Sorry, but I have no idea about i t )。
6)---------------------- 跨专业问题老师通常会对跨专业的学生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不要前篇一律地回答只说我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可以把每个人都会谈到的原因简要地罗列一下,对具有自己特色的原因则可大谈特谈,详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老师印象深刻。
7)专业知识一一在英语口试中(非英语专业),如果老师提问专业问题,通常不会指望你能进行流利的、专业性强的阐述;但是一些专业术语的英文说法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8)------------------ 提出问题在面试快结束的时候,一般老师都会问,你有没有什么要问的(Do youhave any questions to ask?)一般不适合说“I don ' t have any questi可以问考官一两个你关心的问题。
听力备考精听与泛听结合。
字,原来毕业院校,你平时的爱好兴趣等,现在所报考的专业,你为什么报考该专业,你对该专业怎样的感兴趣,对当前该业发展的简短评价,以及你准备以怎样的态度去研究该专业等等。
How can you get here? (2)Why do you choose this subject in stead of your major? (3)Please in troduce you college?根据笔者的了解以及历届考研学生的反馈,在英语口试中,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话题:自我介绍,家庭成员、家乡、原来的院校,考研原因,未来规划(学习、职业)。
笔者对这些话题进行梳理,希望广大考生有所了解并做好充分的准备,顺利通过英语口试。
1. 自我介绍篇(重点)。
基本上每个院校每个专业的口试中都会涉及这一方面。
考官其实是要借此了解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你的报名表之外的一些信息。
自我介绍时间以2-3分钟为宜。
思路要清楚,要突出重点,口语尽量流利(不要太流利了,有背诵之嫌)。
(1)考官要求你作自我介绍时,不要用…let me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you 等句子,重复、啰嗦。
开头可以只用一句话弓I入:Dear professors, I feel so glad to meet all of you here然后就可以进入主题,介绍姓名、年龄等等。
2)自我介绍的主体内容。
①姓名。
介绍自己姓名时,发音一定要准(南方考生要多加注意)。
②年龄。
年龄可以跟在姓名后带过(I am XXX, 25 years old)。
③原来的院校、专业。
注意:一定要把原来学校的英文名称、专业的英文名称弄清楚(尤其是跨校、跨专业的学生)。
④性格、能力。
可以着重强调你的个性对你报考的专业有何积极的作用。
如果报考的是学术性的专业,可以说自己细心(carefully,detail-oriented)、条理分明(logical)>踏实(steady)等;如果是研究性、应用性更强一点的专业,可以说自己负责(responsible、可靠(dependab©、有效率(efficient)等。
其他的一些表示性格、能力的形容词有:active, aggressive有进取心的),adaptable, amicable友好的),analytical(善于分析的),cooperative, creative, disciplined, dutiful, energetic, faithful, gentle, independent 有主见的),innovative, motivated, modest, objective, precise, punctual, precise一丝不苟的), temperate等等。
⑤ 爱好。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 boy.除了强调你的学习的重视,同时也要避免给考官一种书呆子”的感觉。
一般可以从体育、音乐、电影等方面来说,同时要简单说明这些爱好对你的积极意义(build my body, relax myself, ope n my mi nd );注意避免提到那些可能引起考官反感的爱好,如:playing computer games watching TV等。
⑥ 你对报考的专业有兴趣(be in terested in/be fasci nated with/be obsessed with),可适当举出一些例子,如经常看相关的书籍、论文、文章、新闻等。
在职考生可以强调知识教育对工作的影响:In my work, I find it necessaryto broaden my horizons in communication. That ' s why I long for entering your prestigious university.3) 结束时可以用说:That' s all about me. / Well, that ' s who I am.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2. 家庭、家乡、学校篇。
考官其实是要通过你的家庭、家乡或学校来了解你的成长的环境。
1)家庭。
需要注意的是,考官并不是为了做人口调查而提出这个问题的,所以应该避免流水账似地介绍家庭成员;要尽量说明家人(尤其是父母)对你造成哪些方面(性格、职业规划、做事风格等)良好的影响。
可以参考以下句式结构:Just like my father, I am especially in terested in history. / Though my father is an ordi nary worker, his resp on sible attitude towards work has a great in flue nce on me. 2)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