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脑程控仪
使
用
说
明
书
微电脑温度控制器适用于功率不大于5KW,测温为K型电偶的马弗炉或其它电阻炉,在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生产过程中进行温度控制和测量。
在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系统已获得广泛应用。
一、适用范围与环境
1、可控温度:(0-1200)℃,准确度:0.5级。
分辩率:1℃。
2、可控时间:(0-999)min,准确率:±30S/24H。
3、可连续工作。
4、安装在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80 c/0 ,周边无腐蚀性气体且空气流通的场所。
二、性能特点
该仪器除具有一般温控仪的程序控制、显示直观、冷端自动补偿、自动校正、自动诊断(见表1)等功能外,还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自编程功能。
2、断电保护功能。
3、查询功能。
4、挥发份控温程序灵活方便。
5、慢灰程序更合理,严格按国标要求,炉温升到500℃用30分钟,815℃恒温结束后,根据需要可继续
进行恒温等待以检查性灼烧试验或停机。
6、安全可靠性高,便于维护。
采用高科技CPU,“以软代硬”减少易引起故障的硬件,提高了系统可靠
性。
【注】:查明是可控硅关不断,还是误操作所致(如炉温高于560℃时切换到慢灰加热程序,因它的第一、二阶段程序整定值500℃,高于要求值60℃)。
三、面板及键
1、后面板安装说明:
(1)连接电源的接线柱二个:红、黑接线柱分别接220V交流电源的相线和中线。
(2)连接电炉(加热电阻丝的)接线柱二个:红柱为仪器相线出线,黑柱为中线出线。
(3)地线接线柱与试验室地线相连接,请勿与电源中线相接。
(4)熔丝座内装1A保险管。
(5)热电偶接线柱二个,其正、负极分别与补偿导线的正、负极相连接,而补偿导线的另一端的正、负极与测温电偶输出端子的正、负极相连接。
2、前面板面板说明:
(1)数码管从左到右:第1-4位显示时间,单位:秒,符号:(S)(可编程项目9单位为分钟);第5-8位显示温度,单位:度,符号:(℃);第9位显示程序段号:第10位显示项目序号,与项目序号所对应的项目见面板菜单。
(2)按键分常用键(“启动”、“消音/查询”、“转换”、“选项”)、编程用键(“编程”、“▲”、”、“确认”)和挥发份专用键(“查询”、“强关”、“解除”)。
常用功能键:
A、“启动”键:按此键试验重新开始。
B、“消音/查询”键:按此键可消音,且根据连续(按键间隔小于1秒)按键次数显示有关参量(见
表2)
C、“转换”键:某些控温过程,在升温到一定温度或恒温一定时间后,需人工参与操作,如向炉
中放煤样,待人工操作完成后,按此键转入下段程序(见各实验项目的加热程序表)。
D、“程序”键:按此键可选择1-9中任一个项目。
编程用键:见编程部分,一般操作人员可不关注。
挥发份专用键:见挥发份的加热程序有关部分。
(3)指示灯:编程指示灯、可控硅通断批示灯和挥发份专用指示灯。
四、正式运行
1、合上电源
显示:“…rEdy…”,仪器内部自动检查,如不合格,则显示出错符号Err1;如合格,则20秒左右转入正式运行状态,显示时间、温度、程序和项目。
2、若初始运行状态的时间显示不为零或程序显示不为1,说明上次试验是中途停止或断电后恢复,如需试验重新开始,请按“启动”键。
3、如变更试验项目,按“程序”键。
4、按“消音”键消音(启动时报警及按键消音用来检查报警和消音是否正常)。
5、仪器将自动执行下列各表各试验项目所相应的加热程序。
(1)慢灰加热程序(见表3)
*炉温升到780℃时,仪器自动报警,呼唤操作人员关炉门(该报警器可按“消音”键消音或20秒后自动消音)由于突然关上炉门,炉温也将快速上升到805℃以上,故不要等待到805℃再关炉门。
*除事故报警需人工按“消音”键消音外,其它报警在报警20秒后也将自动消音。
(2)快灰的加热程序(见表4)
表4:快灰的加热程序
(3)挥发分的加热程序(见表5)
*项目4选定的预热温度为900℃,项目5选定的预热温度为910℃,项目6选定的预热温度为920℃,项目7的预热温度可编程为任何值(具体编程详见编程方法)。
*炉温恢复阶段(程序3)计3分钟,而可控硅通电时间的选择使用挥发份专用键。
如果未按“强关”键和“解除”键,则通电时间为前次试验的通电时间,该时间可按“查询”键查询,按一下“查询”键,将在1-4位显示通电时间,5-8位显示预热温度2至3秒。
如要修改原先的通电时间、可按“解除”键,按一下“解除”键后,该键右侧指示灯亮、并通电加热,操作人员观察到需要停止通电时间时,按“强关”键。
有仅可控硅通电停止,而且把该时间记忆电脑,供下次试验使用。
如按“解除”键后,而不按“强关”键,则一直通电到炉温恢复到885℃为止,而下次的试验的通电时间仍为前次的,未作修改。
炉温恢复阶段进行3分钟,在选定的加热时间(小于3分钟)内,给炉子加热,使炉温逐渐恢复,加热时间到,停止加热,炉温凭热惯性上升,使其在3分钟后保持在(900±10℃)范围内。
*炉温稳定阶段进行4分钟,若温度超过(900±10℃)范围,则报警,且显示出错误符号Err3,按“消音”键消音并消除Err3符号,若仍超出范围,及时显示Err3,但报警暂时被封锁,约过(2-3)分钟后才能再次报警。
试验进行到6分30秒,仪器报警,通知操作人员到7分钟取样。
7分30秒自动返回程序1.
(4)罗加、粘结指数的加热程序(见表6)
[注4]:试验进行到14分30秒,仪器报警,通知操作人员到15分钟取样。
(5)1-3个恒温点编程的加热程序(见表7)
编程方法详见下章
五、编程
1、用户可通过编程用键编制自己需要的程序,且一旦编入,如不修改,则永远保存。
例如:用项目9编制一个程序,要求:先升温到650℃,恒温30分种,再升温到950℃,恒温40分钟结束。
若编制1个(2个)恒温点,则要将多余的两个(或1个)恒温点的时温参数编为零。
与上述编程表所对应的工作程序如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程序”键,选择项目9.
(2)按“编程”键,仪器进入编程状态,编程指示灯亮。
同时,程序窗的数码管首先闪烁显示1(闪烁的位称为待调位)。
(3)按:“▲”、”和“确认”键,将所需编制的时温参数存入电脑。
“▲”键可改变待调位数字大小;第9位有1、2、3(对应三个恒温点)三个数字,而1-8位
均有0-9十个数字。
“”键可循环左移待调位。
针对上述编程表,闪烁显示1时,用“▲”、“”键将时间温度编制成0030、0650后按确认键,则第一恒温点的时温参数存入电脑,同时恒温点序号闪烁。
按“▲”键,使恒温点序号显示为2,按上述相同的方法,使显示的时温改变为0040、0950后按“确认”键,则第二恒温点的时温点序号显示3,再按上述方法,将第三恒温点的时温编制为0000、0000、存入电脑,程序编制结束。
(4)检查
在编程状态下,将待调位移至程序窗,按“▲”键使其内容顺序显示1(或2或3),观察所编入的时间,温度是否正确。
(5)按“编程”键,退出编程状态。
2、用项目7(挥发份加热程序)要编制预热温度915℃、通电时间1分钟30秒的程序。
编程步骤如下:
(1)按“选项”键,选择项目7
(2)按“编程”键,仪器进入编程状态,编程指示灯亮。
同时,第入位(温度末位)首先闪烁(闪烁的位称为待调位)。
(3)按:“▲”、“”和“确认”键,将所需编制的时温参数存入电脑。
“▲”键可改变待调位数
字大小,“、
0130、0915后按“确认”键即可。
(4)按“编程”键,退出编程状态。
(5)检查。
连续按两下“查询/消音”键或挥发份专用键中的“查询”键,时温显示应显示所编的时温2至3秒。
六、断电保护
断电保护功能,可避免试验中途因瞬间断电而使试样报废。
例如:慢灰试验已恒温30分钟(程序显示4),此时,发生跳闸断电,接着经抢修后再合闸来电,本仪器能自动恢复到程序4,在30分种继续进行。
七、注意事项
安装前打开仪器二侧插板和上盖板,检查各集成块和接插件是否因运输中振动而松脱。
仪器内的两只微型电位器不得随意转动,它影响仪器测温的准确性。
接线要正确:
1、电源的相线和中线不要接反。
2、仪器的接地柱不要接电源中线,应接化验室旁所栽下的地线。
3、仪器热电偶输入端与炉体热电偶输出端之间的连接要K型热电偶补偿导线,而且相互连接时极
性要正确,否则将引起较大的测温误差。
4、在运行中不得随意触摸前面板,以防误触功能键。
5、当按“启动”键仪器出现黑屏后,请再次按“启动”键。
6、当仪器时间偏快时请调换电源相线。
7、仪器必须可靠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