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5篇【篇1】1、本区“1网通办”工作获得的主要成效20xx年以来,区政府以网上政务大厅建设为契机,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并于去年全面启动“1网通办”,在推动线下“1窗”和线上“1网”的同时,逐渐打造“1+12+X”的105分钟便民服务圈,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大众办事,各项工作获得了1定的成效。
(1)整合资源,买通数据关推动政务数据在线上的互联互通,建玉成区统1受理平台,实现网上政务服务统1入口和出口。
率先完玉成区56家单位网站规范整合,实现“统1平台、统1运维、数据同享、安全共建”的集群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推动政务信息数据的互联同享。
实现审批服务“3个100%”。
全区354项审批事项100%接入“1网通办”平台,284项涉企审批事项全面实行网上预审和快递服务,167项个人服务事项100%“全市通办”。
(2)梳理机制,打造流程关依托“1网通办”平台,聚焦重点领域,在市场准入领域和产业项目审批领域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流程,为企业提供便利。
线下不断推动“1窗受理”,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进驻,建立“不进驻中心负面清单”,避免企业大众办事“多头跑”的情况。
整合受理窗口,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建立了“1窗受理”新机制,着力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1窗口出件”的办理模式。
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功能升级,探索实行“主题式服务”,由办理1个审批事项“最多跑1次”,提升为办理“1件事”“最多跑1次”,首批已上线的有开药店、开餐饮等8个主题套餐,遭到了企业和大众的1致好评。
(3)优化延伸,打响服务关聚焦企业大众办事体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优化调剂和拓展延伸。
通过跨前1步,提早服务,有效下降制度性交易本钱。
部门内部实行“1审1核”,简化优化部门内部审批流程,进1步紧缩内部审核时间,推动审批服务标准化,做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1次办”。
创新探索了免费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全面推动企业项目代办服务。
创新制定窗口效能建设正负面清单,规范窗口服务要求。
展开多层次培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
通过量措并举,有效提升了企业大众在办事进程中的“取得感”。
2、推动“1网通办”,延续优化营商环境还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1网通办”工作的全面启动实行,全区营商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企业和百姓办事更加便利。
但是与市场的需求、企业的诉求、大众的期盼仍有1定差距,调研中反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网通办”工作机制有待完善“1网通办”工作触及政府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是1项系统性工程。
调研中反应,虽然各部门都积极推动“1网通办”工作,但在实际办理进程中,仍存在1些堵点和难点。
1是机构改革以来,由于线上线下各办理环节变化过快、过频,老的办法还没有完全学会,新的又来了。
因此,随着工作职能的逐渐交接运行,有的还不能迅速适应相干的业务办理。
2是办理流程仍需进1步优化。
有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在移到线上时没有相应的优化,相当因而线下流程的复制版,办理效力与线下流程相比没有明显的提高。
3是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还没有完全打破,存在“信息孤岛”、信息同享不足等现象,在跨部门的衔接上有待完善,有些部门之间的系统在线上还不能做到无缝衔接,需要通过线下对接才能完成流转。
4是受上位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约,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等实现审批提速提效的空间有限。
(2)代办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20xx年,我区创新探索了免费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为代办业务提供了队伍保障。
但是由于代办业务的专业性较强,且触及政策的领域繁多,特别是建设类项目审批事项,区镇两级117名代办员中绝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招商员转调而来,这些人员没法快速熟习掌握不断翻新的工作流程,加上代办员大部份为兼职,精力不够,还有部份代办员电子化利用水平不高,没法辅导相干企业操作利用,“店小2”的作用发挥有限。
(3)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有待精准“1网通办”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抓手。
从“1网通办”延伸到优化营商环境,调研中还发现以下问题,1是政策多落地难。
近几年,市区两级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每一年都有新的政策出台,新点多、干货多,但真正能落地的占比其实不高,有的缺少配套的实行细则,有的缺少透明的操作流程,有的是横向部门间步调不1致,从而出现履行政策打折扣现象。
2是受相干要素制约,部份办事项目卡在某个环节而没法顺利办理。
如在“198区块”内新建改建投资项目,1般都要按“特事特办”才能办成,有的主体项目办成了,配套项目难于着落。
3是对许诺制办事企业不取信增加事后监管难度的问题有待破解。
政府办事项目放得越多,配套服务就越广,监管难度就越大,当前明文规定实行许诺制和备案制的办事事项,1旦遇到涉事企业不取信,相干部门的事后监管难度会成倍加大,这1矛盾有待破解。
3、意见和建议“1网通办”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融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企业和大众需求的有效途径。
区政府必须常抓不懈,进1步打响“1网通办”品牌,做实“1网通办”内容,真正方便企业、方便大众,为营建我区1流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持。
(1)进1步加强“1网通办”工作的兼顾调和“1网通办”不只是某1个部门的事,需要全区各部门共同参与。
区政府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兼顾调和。
1要加大政策文件的宣扬力度,提高企业和市民的知晓率,帮助企业和大众熟习政策,了解流程,使企业和大众实实在在享受政策红利。
2要强化绩效考核,将“1网通办”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以企业大众的感受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3要着力加强工作部门队伍建设,本次机构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份职能作了新的调剂,建议区政府既要配齐配强对应的部门气力,又要无缝衔接工作职责,强化对窗口服务人员,特别是代办员的业务指点和培训,买通服务大众的“最后1千米”。
(2)进1步完善“1网通办”工作机制要加快推动部门内部职能整合归并,完全实现“1个窗口”对外,为“1网通办”提供线下支持。
要结合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行将启用的契机,继续推动政务服务集中办理,推动线下“只进1扇门”,不断提升政府窗口的集成度和服务质量。
要辨别线上线下不同的特点,进1步优化流程再造,紧缩审批许诺时限,精简审批证明材料,切实推动新增的100个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事项及新增的100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在本区域落地,实现线上“1网通办”。
要切实推动信息资源同享,不断充实完善全区政务数据信息库。
能同享的要全部同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努力实现更多政务数据资源的全域同享。
要加快电子证照的实际利用,逐渐取代纸质证照的使用,为企业大众提供便利。
(3)进1步落实好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要根据工作1线反应的问题和需求,重视实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实际,了解聆听大众和企业的真实感受,着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便办事上下更大工夫。
各职能部门要牢固建立“店小2”意识,突出服务优势,充分对接企业的办事需求,聚焦企业反应最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寻求各项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并予以回应和解决,让企业感遭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做到政府服务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构成服务优势。
针对调研中反应出的问题,区政府及相干职能部门要着力加强研究,细化政策,结合大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优化举措,确保政策有效落地,掌控好项目前置审核的度,加快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主动对接企业税务发票升级,为企业危废品和工业废物处置提供便利,优化“1网通办”中的法人认证必须活体、相干证件没法与公安数据对接和每天申报时间较短等问题,推出个性化的专项服务,进1步完善企业诉求调和处置机制,提高诉求处置效力,努力在深化业务流程再造上迈出新步伐、在提升办事便捷性上获得新成效、在推动数据会聚同享利用上实现新突破,延续提升企业和大众办事的便利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篇2】1、我省营商环境延续改良最近几年来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履行力,延续整理机关工作风格,获得了明显成效。
这类改良和进步既得到了企业和大众的肯定好评,也被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所验证。
20xx年全省GDP增长6.1%,实现4年以来最快最好的增长,20xx年1季度我省GDP增长在全国排序的位次前移。
截至20xx年3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215.5万户,同比增长8.6%。
其中,企业42.3万户,同比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省委省政府前后下发《进1步优化全省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部指点性文件。
今年,省委办公厅印发《20xx年深化机关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实行方案》,制发《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等系列文件,以聚焦问题、系统延伸、苦练内功为整体要求,兼顾推动全省工作。
各地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和工作特点,细化出台针对性的配套举措,建立健全省级政策+部门配套+市县举措的政策体系,亲商护企的政策环境进1步完善。
商事制度和”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
各级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改革简化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并统1规范权责清单,5年来共18批取消下放行政权利1068项,目前行政审批精简率为70%,行政权利精简率为73%。
社会信誉体系建设稳步推动,信誉赏罚机制信息利用更加广泛。
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拓展,在“4证合1”“5证合1”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多证合1”、“1照1码”改革,企业注册登记所需时间大幅缩短。
推动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统1使用网上政务服务,推动多部门数据同享。
制发省直机关服务大厅及窗口单位深入推动“4零”许诺服务创建工作实行方案,并积极推动创建工作向基层延伸、1线拓展。
企业的制度交易本钱有所下降。
逐渐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资源市场化配置效力和质量大幅提升。
企业降本减负延续推动。
5年来,累计清算规范行政审批和所有权利类型触及的中介服务事项313项占比79%。
2017年全省减轻企业税负130多亿元。
目前,省级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取消。
保护企业权益的法治环境明显改良。
法治黑龙江建设不断推动,执法责任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启动“规范行政执法行动优化经济发展法治环境”3年专项行动,延续展开“法治建设年”活动,特别是省高检、高法在清算积案、强化履行力方面采取专项行动,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的权益,为增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便利企业服务大众的新风尚逐渐构成。
今年2月,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20xx年全省风格整理工作,春节过后第1个工作日,省委就召开全省整理风格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省委书记张庆伟作讲话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