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与一般生物相比有什么特点?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打消在0.2微米以下的超微小微生物。
特点:形态极其微小、非细胞结构、专性寄生2. 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病毒?依据:病毒的形态学指标理化性质病毒的蛋白质宿主范围抗原性致病性根据病毒不同的专性宿主,可把病毒氛围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藻类病毒真菌病毒3. 病毒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它对寄主的要求有什么特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蛋白质衣壳核酸内芯)有的病毒粒子的外面还有被膜包围。
而最简单的病毒甚至只有核酸,不具蛋白质,如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类病毒和拟病毒,只有RNA4. 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具有何种与普通病毒不同的特征?类病毒与病毒一样为严格专性寄生,化学组成和结构比病毒更为简单,仅仅是一个没有蛋白质外壳的有力的长50~70nm的棒状R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约10万,约为已知最小病毒相对分子质量的十分之一。
拟病毒是一类抱过在病毒体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其成分是环状或线状的ssRNA分子。
感染的对象不是细胞而是病毒,被拟病毒感染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拟病毒的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协助,而拟病毒又对辅助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朊病毒能像病毒一样传播疾病,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不具有核酸,是小分子的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
5. 细菌的个体形态有哪几种?细菌的形态会变化吗?为什么?球状杆状螺旋状在正常情况下,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在环境条件的变化,如营养条件温度PH 培养时间等,会引起细菌个体形态的改变或畸形;不同种类和菌龄的细菌个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菌的大小有变化,刚分裂的新细菌小,随发育细菌逐渐变大,而老龄细菌又变小;另外,有的细菌种是多形态的,即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个体形态出现,如黏细菌在生命的某一阶段会出现无细胞壁的营养细胞和子实体。
6. 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功能?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核物质特殊结构:荚膜芽孢鞭毛7.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组成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它们会在革兰氏染色中表现出不同的结果?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比较厚,结构比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比较薄,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
外壁层分三层,最外面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内层是脂蛋白;内壁层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1.革兰氏染色的过程?G+ 和G- 的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即结构的差异)?过程:(1)涂片、固定(2)用结晶紫初染、水洗(3)碘液媒染,水洗(4)乙醇脱色后水洗(5)番红复染,水洗并干燥(6)镜检区别:G+比G-含有更多的肽聚糖,含有更少的蛋白质和脂肪;G+用酒精脱色时,肽聚糖层网孔变小,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抽取出来,经脱色和复染后,仍保持着原来的细胞;G-用酒精脱色时,酒精会将脂肪溶解,结晶紫-碘复合物从细胞中出来,用番红复染时,颜色进入细胞内而呈红色。
2.细胞壁的功能(由肽聚糖、脂肪、蛋白质组成)?(1)保护细胞(2)防止原生质体胀破(3)鞭毛支点(4)与细菌的抗原性、染色性、致病性有关(5)阻挡大分子有害物质3.细胞质内主要有哪些组分?各有什么作用?(1)核糖体:细菌核糖体为70S,由30S和50S构成:真核核糖体为80S。
(2)内核颗粒:a异染粒:储备磷酸盐 b.PHB(聚B-羟基丁酸):缺乏营养时。
用作碳源和磷源。
C.硫粒:贮存硫源d.肝糖和淀粉粒:碳源和能源(3)气泡:存在于光合细菌和水生细菌的细胞质中,功能调节浮力4.荚膜: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细菌分泌粘性物质分布在细胞壁的表面,并完全围住细胞壁,使细菌和外界环境有明显的界限,这层粘性物质称为荚膜。
菌胶团:许多细菌个体组合在一起,使荚膜互相融合,形成公共荚膜的具有一定形态的细菌集合。
5.荚膜的组成、特点与功能?荚膜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对染料的、亲和力很低,染色后呈现中间色深,四周色浅的现象。
功能:(1)具有保护功能,使细菌免受干燥(2)给细菌提供营养(3)防止噬菌体的侵害和吞噬细胞的吞噬(4)具有生物吸附作用(5)是主的表面抗原,某些病原体的毒力因子(6)分类鉴定的依据6.芽孢:某些细菌在接触不良环境时,在菌体内所产生的内生孢子。
7.芽孢的特点:芽孢含水低,代谢活动停止;壁厚;含有DPA钙盐;含有耐热性酶。
抗逆性强的芽孢不易染色,抗性弱的易染色。
8.鞭毛:是细菌的运动的器官。
着生方式有两端生、单端生、丛生。
9.菌落:将单个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上,经生长发育长成肉眼可见的群体。
菌苔:在培养基上长成一片密集的细菌菌落。
古生菌:分为产甲烷菌、嗜热菌、嗜盐菌。
古生菌的细胞壁没有肽聚糖,但有的有假肽聚糖和酸性杂多糖、蛋白质和多糖。
8. 细胞膜的组成和特点是什么?它与细胞膜的功能有什么联系?细胞膜是由蛋白质、磷酸、脂质和多糖等物质组成,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是一层半透膜。
细胞膜的结构与其功能有着密切联系:(1)细胞膜上附着许多与代谢有关的酶,因此其是产生ATP的场所;附着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因此是传递电子链的所在部位(2)细胞膜中的糖蛋白控制着物质的运输,可选择性地决定物质进出细胞(3)细胞膜有着半透膜的作用,维持着细胞内正常渗透压(4)是鞭毛的着生点,控制着细胞的运动。
9. 为什么说芽孢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芽孢:某些细菌在接触不良环境时,在菌体内所产生的内生孢子。
芽孢对不良环境,如高温低温干燥和有毒物质等具有较强的抗性。
芽孢处于不活动的休眠状态,可以帮助细菌度过不良的环境,一旦外界条件变好,它可萌发成为营养细胞。
由于芽孢的抗性最强,故人们在检查灭菌效果时,可以采用芽孢为指示,即以它作为灭菌效果是否彻底的标志。
特点:芽孢含水低,代谢活动停止;壁厚;含有DPA钙盐;含有耐热性酶。
抗逆性强的芽孢不易染色,抗性弱的易染色。
10.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细菌的菌落?它具有哪些特征?这些培养特征在实践中有什么意义?11.在一般情况下,细菌细胞表面带的是何种电荷?为什么?它有什么实际意义?12.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机制13.古菌在生物中占有什么样的特殊地位?14.放线菌与细菌有什么不同?其菌丝分哪几种?各有什么功能?15. 放线菌:大多数呈丝状生长,孢子生殖的,陆生性强的,G+的原核微生物。
(大多数的抗生素都由放线菌产生)16.放线菌与细菌有什么不同?其菌丝分哪几种,各有什么功能?放线菌与细菌相同之处:细胞壁含有肽聚糖、无细胞器,无核膜;区别:放线菌呈丝状生长,以孢子生殖。
菌落形态:放线菌菌落硬而致密,干燥多皱,不易用接种针挑取;细菌菌落较为光滑、柔弱、易于挑取。
两种菌用的培养基不同,放线菌用高氏一号培养基,细菌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菌丝:(1)营养(基内)菌丝:生长在培养基上,吸取营养,排泄代谢产物;(2)气生菌丝:繁殖,有的会产生色素(3)孢子丝:产生分生孢子17.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分生孢子(2)孢子囊孢子(链霉菌属)(3)菌丝片段(诺卡氏菌属)注意:放线菌的孢子只耐干旱,不耐高温(不是芽孢)18.原生动物:是一类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称为包囊。
没有细胞壁,没有器官分化,但有分化的细胞器完成各项生理活动:运动、消化、呼吸、排泄、生殖。
19.原生动物有什么特点?它在水体生态系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会形成胞囊对恶劣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抗性它以比它更小的生物为食,本身又是比它更大的生物的食物,所以原生动物与其他各类生物一起构成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体系。
20. 藻类的分类依据,他可以分为哪几个门?通常依据藻类细胞壁的组成以及光合作用色素的种类,将其分为绿藻、金藻(硅藻)、甲藻、裸藻、红藻、褐藻。
绿藻:生活在淡水中,在水体自净中起净化和指示作用;金藻中含有B-胡萝卜素,硅藻也可包含在金藻中;甲藻是海洋赤潮的指示生物;裸藻无细胞壁,有鞭毛,能运动(轮虫);红藻:海生藻类,紫菜;褐藻:含有大量碘,多细胞(海带)21.霉菌:凡是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丝状真菌。
霉菌是以孢子生殖的。
菌落特征:圆而大,绒毛状;疏松易挑取;菌丝产生色素22.霉菌的菌丝和放线菌的菌丝有何异同,如何在显微镜下区分?同:霉菌和放线菌都以丝状生长,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以孢子生殖;不同:霉菌是真核微生物,放线菌是原核微生物,前者比后者大;霉菌的菌丝产生的菌落较大,绒毛状,易挑取放线菌的菌丝形成的是硬而致密的菌落,干燥不易挑取;放线菌的生殖方式有分生孢子、孢子囊孢子,菌丝断裂,而霉菌无菌丝断裂,且有接合孢子。
在显微镜下两种菌的孢子是有很大差别的。
23.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少数呈柠檬形、尖形。
比细菌大很多,有典型的细胞结构,菌落与细菌相似:表面湿润粘稠,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多呈乳白色或红色。
24.请将酵母菌细胞和细菌细胞做一个全面的比较?酵母菌与细菌的本质区别在于一个为原核,一个为真核。
个体形态:前者多呈圆形、卵形、少有柠檬形、尖形;后者有多种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前者比后者大。
菌落形态:都为湿润、粘稠、圆形,极为相似。
细胞结构:酵母菌是真核微生物,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和分工明确的细胞器以及细胞核;细菌是原核微生物,具有C壁、C膜,无细胞器和细胞核,各种酶都分布在C膜上。
酵母菌的C壁由糖类和几丁质构成,而细菌由肽聚糖、脂肪和蛋白质组成,被革兰氏染色后体现G+,G—。
代谢类型:酵母菌为异养微生物,可以进行无氧发酵和好氧呼吸;细菌的代谢类型多种多样,既可以自养,又可以异养;有的为好氧,有的为厌氧,有的为兼性。
25.酶:是一种生物细胞产生的,可以独立存在并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
26.酶的生物催化特性:(1)很强的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
(2)酶的催化作用条件温和。
一般在常温、常压和近中性的水溶液中。
(3)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
高温、强酸等都会使丧失活性。
27.酶的组成:单成分酶(只有蛋白质),全酶(有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组成)。
全酶中的非蛋白成分分为辅酶和辅基。
辅酶和辅基起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团的作用,其中的金属离子还起激活剂的作用。
常见的辅酶和辅基:(1)辅酶A(CoA或CoASH),传递酰基。
(2)NAD(辅酶1)和NADP(辅酶2),携带和传递氢(3)FMN和FAD,传递氢(4)辅酶Q(CoQ),传递氢和电子28.蛋白质的结构:一级、二级、三级,少数酶具有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多肽链本身的结构,即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由多肽链形成的初级空间结构,由氢键维持;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基础上,多肽链进一步弯曲盘绕形成更复杂的构型,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依靠氢键、盐键、疏水键等维持;少数酶具有四级结构,它由几个或几十个亚基形成,每一个亚基都是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在三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小单位,亚基之间以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