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细胞壁[知识研究]
专业知识
17
四种缺壁细菌
原生 球状 质体 体 L型 支原 细菌 体
专业知识
18
原生质体与球状体
专业知识Hale Waihona Puke 19支原体与L型细菌
专业知识
20
L型葡萄球菌
专业知识
葡萄球菌
21
特点
•多形性 •多为革兰阴性菌 •去除诱导因素后,L型可回复为原菌 •对渗透压敏感,需高渗环境 •繁殖方式多样化 •滤过性 •生化反应能力减弱 •抗原性改变
专业知识
22
小结
1、细胞壁的组分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组 成与结构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组 成与结构 4、细胞壁的功能 5、细菌L型及其特点
专业知识
23
复习思考题
1.细菌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的区别? 2.研究缺壁细菌的意义?
专业知识
24
下次课程内容
细菌细胞膜
• 结构 • 化学组分 • 功能 • ……
保护细菌免受外界伤害
②保护作用 保护菌细胞膜不受菌内高渗透压的破坏
具有免疫原性可与免疫血清中的相应抗体结合
③与细菌分裂有关 ④与菌细胞膜共同完成菌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⑤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 ⑥毒性作用:G-细胞壁的脂多糖具有内毒素的作用
专业知识
3
类型(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阳性(G+)
革兰氏阴性(G-)
专业知识
4
革 兰 氏 染 色 法
专业知识
5
细胞壁 细胞膜
革兰氏阳性(G+)菌细胞壁结构
壁磷壁酸 肽聚糖
膜磷壁酸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又称粘肽,是细菌细 胞壁的主要成分
专业知识
6
革兰氏阴性(G-)菌细胞壁结构
细胞壁
胞质周围间隙 细胞膜
脂多糖 微孔蛋白
外膜
肽聚糖
专业知识
7
G+ 菌的肽聚糖结构:
N-乙酰胞壁酸
M
a
M
N-乙酰葡糖胺
b
a
M
G
c
b
a
M
溶菌酶作用点
d ×××G×× c
M
d
a
M
b
a
G
c
b
d ×××G ×× c
×××G××
M a b
b
a
c
b
d ×××G×× c
d
M a
M a
d ×××G××
c d
×××××
b c
b
M
G
d
G
c
a
M
d
b
××G××× c
d
×××××
专业知识
14
周浆间隙:多种酶及特殊结合蛋白,对细菌获取 营养,解除有害物质的毒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周浆 间隙
细胞膜
脂多糖
微孔蛋白
外膜 脂质双层 脂蛋白
营养结合蛋白 肽聚糖
专业知识
15
专业知识
16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 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后的细菌,在高渗环境 下仍可存活,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 和分裂者称为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
细菌的细胞壁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试 讲 人:xxx 指导教师:xx教授 学 院:基础医学院 教 研 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专业知识
1
•定义:包围在菌细胞 外面的一层无色透明、 坚韧而有弹性的膜状 物质。
•平均厚度:15~30nm
•占菌体干重10%~25%
专业知识
2
细胞壁的功能
①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专业知识
13
外膜的功能
① LPS结构的多变,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 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
②因其负电荷较强,故与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 Mg2+、Ca2+等阳离子以提高其在细胞表面浓度 的作用;
③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 的物质基础;
④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
⑤具有控制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部分选择性屏障 功能。
G
a b c d
×××G××
M a b c
青霉素作用点
d
G+ 菌——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
专业知识
8
G-菌的肽聚糖结构
G
G
M
丙
M
谷
谷丙
DAP
G
丙
DAP
丙
G
G-菌——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专业知识
9
G+ 菌的特殊组分:磷壁酸及一些表面蛋白
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
肽聚糖
细胞壁
⑥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 死亡。
专业知识
11
G- 菌的特殊组分:外膜
细胞膜
脂多糖
微孔蛋白
外膜
脂质双层 脂蛋白 营养结合蛋白 肽聚糖
专业知识
12
脂多糖(LPS):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性多糖组成
特异多糖: 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 有种属特异性
核心多糖:有种属特异性
脂质A:内毒素生物活性主要组分,无种属 特异性 脂质双层
专业知识
蛋白质 磷脂
细胞膜
10
磷壁酸的功能
①磷酸分子上较多的负电荷可提高细胞周围Mg2+的浓 度,进入细胞后就可保证细胞膜上一些需Mg2+的合 成酶提高活性;
②贮藏磷元素;
③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 吞噬以及抗补体的作用;
④赋予G+细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 ⑤可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专业知识
25
参考文献
1.许正敏,杨朝晔.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1~74 2.潘丽媚,徐春厚.细菌肽聚糖的研究进展.饲料与养 殖.2006,3:22~23
专业知识
26
Thanks !
专业知识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