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爱如茉莉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绿线内的字,掌握多音字“咽”“奔”和“差”的读音。
结合语境理解“缕缕幽香、恬静、浸润、袅袅”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积极运用。
正确书写生字“茉、揉、膊”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理清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抓住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以及作者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4. 借助音乐、画面、朗读感悟情感,通过“爱是什么”的句式训练,理解爱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爱就在我们身边。
5. 拓展迁移,通过小练笔,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描写体现文章中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抓住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以及作者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难点:1.借助音乐、画面、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爱是什么”的句式训练,理解爱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爱就在我们身边。
2.拓展迁移,通过小练笔,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描写体现文章中心。
三、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按照学过的预习方法提前预习好课文。
(见附件)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2 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创设情景,引入爱的主题课前播放歌曲《茉莉花》。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有人认为爱如玫瑰,热烈奔放;有人认为爱如柠檬,甜中带酸;可有人认为爱如茉莉,朴实无闻,沁人心脾。
爱,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试图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题目就是——爱如茉莉。
板书课题,齐读(指导读得轻些,读出感情)。
2.你对茉莉了解多少?指名介绍。
出示茉莉花图片、资料。
(茉莉:常绿灌木。
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早已引种,并广泛地种植。
茉莉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其叶色翠绿,花朵颜色洁白,香气浓郁,是最常见的芳香性盆栽花木。
茉莉有着良好的保健和美容功效,可以用来饮食,可用于茉莉花茶的制作。
茉莉花是菲律宾、突尼斯、印尼的国花,象征着爱情和友谊。
)就是这平淡无奇的花儿,有人却认为“爱如茉莉”,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昨天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就将自己预习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
(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组同学及时进行补充。
)(1)检查生字的识、写。
(1)投影出示本课生词,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朗读(重点指导加点字的读音)。
①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②强调“咽”是多音字,在这里读“yàn”。
yān (咽喉) bēn(奔跑) chà(差点)咽 yàn (吞咽)奔差 chā(差别)yè(呜咽) bèn(直奔) chāi(出差)重点指导书写:茉:下面是“末”,不要写“未”,上横比下横稍长,撇捺要伸展。
揉:左窄右宽,右边的“矛”中间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钩。
膊:右边的“尃”上部的“甫”没有钩,是横折。
(2)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要注意有些词语结合文中的句子理解读一读)(3)检查朗读。
①指组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②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引导学生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课文主要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的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
)③课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5)写妈妈告诉“我”真爱像茉莉。
第二段(6—8)写妈妈答应包饺子给出差回来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买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爸爸却直奔医院。
第三段(9—18)爸爸在医院为了照顾好妈妈,伏在床沿上睡;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手脚麻木了也不愿惊醒爸爸,让我感受到爱如茉莉。
(4)交流初步理解。
交流在预习中自己读懂了什么,简单阐述自己感悟最深的语句。
3.小组交流:在预习中,你有什么问题?(1)指名汇报。
(2)筛选整合,汇总问题。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渡:文中是怎样描写茉莉的呢,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描写茉莉的特点的词语。
指名回答。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袅袅)茉莉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那次对话吧。
1.默读课文的1—5自然段,思考:“我们”在谈论什么?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2.指名汇报。
重点指导:(1)重点品味“这也叫爱”这句话的意思。
(意思是:这不叫爱。
映子并不认同妈妈的观点。
)(2)联系上下文想想“掏、咽”的意思,并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a.示范做“掏”“咽”的动作,请学生造句。
b.指名读“掏”“咽”的句子,问:秘密能看得见,摸得着吗?话怎么咽回去? (句中“掏”、“咽”都是指具体的动作,而“秘密”、“话”都是抽象的事物,这是运用了一种比喻的手法,使得“秘密”、“话”变成了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的具体可感的东西了,因而使得语句更加生动形象了。
)c.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3.指导朗读。
4.通过课文第一部分的阅读,我们知道了映儿对妈妈说的“爱如茉莉”并不理解,她甚至差点说“这也叫爱?”但是课文结尾却说——(出示):这表示:(映儿已经认同并理解了妈妈的说法)那么,是什么让映儿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认同了这个观点呢,下节课我们将走近文章的细节,深入地去感悟“爱如茉莉”,我们将会得到答案。
5.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做《新课堂》的“自学站”和“练功房”部分。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 复习回顾,引入爱的主题。
(1)听写词语,做到正确、书写规范。
(茉莉 弥漫 恬静 掏出 咽下揉胳膊 打哈欠 平淡无奇 缕缕幽香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回答。
(3)过渡:生活中有一种爱就像茉莉花一样,平淡无奇,却无比真挚,感人至深。
这种爱没有豪言壮语,而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都充满了浓浓的爱。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去理解她给我们带来的那份感人的爱。
(生齐读)17.爱如茉莉。
2.谈到细节,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细节吗?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环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爸爸妈妈的爱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只要你关注细节,感受文章的语言,就能从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中,捕捉到人物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真诚的爱。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6-18小节,找出使你感动的细节,用“——”画出来细细品味,边读边做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 感悟细节,品味爱的真谛。
(1)为了使你更好的学习,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学习小提示。
出示学习小提示:(小组学习合作探究)(2)小组学习,互动交流读书感受。
(教师参与其中)(3)交流展示,品读感悟。
过渡:请同学们选择一处最感动你的细节,把它读给大家听。
注意:要读出你的感情,读完之后说出你的感动。
其他同学做好补充。
①走进饺子事件,感受爱之平淡无奇A.学生抓住词语自由谈。
(抓住“虚弱”体会妈妈病的很重,但她此时想到的竟是出差归来的爸爸能吃让热腾腾的饺子,“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在妈妈心里,不想让爸爸受到一点委屈。
)B.小结:一个“虚弱”我仿佛看到了妈妈虽憔悴却再三嘱咐“我”的面庞,这就是妈妈爱爸爸,她的表现是煮一碗饺子,用虚弱的声音嘱咐,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练习朗读,读出虚弱的语气。
A.从“直奔”体会到爸爸当时心里很急,很担心,别说吃饺子了,连听谎话的功夫都没有。
B.重点指导“奔”,出示:在这儿选择哪个读音,为什么?(预设:选择bèn①直向目的地走去,因为这样写,通过一个动作写出了爸爸焦急的心情。
)C.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请你抓住一个细节来简单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学生静静的练写。
指名读。
(爸爸顾不得整理行囊,顾不得出差的疲劳,顾不得吃一口饺子,……)(预设:爸爸一进门,还没有换鞋就问我:“映儿,你妈妈呢?”“妈妈出去有事了。
爸爸,你肚子饿了,快来吃饺子吧。
”“你妈妈出去有什么事?到哪儿去了?天晚了,我去接接她。
”“你别去了爸爸,妈妈马上就回来了,快来吃饺子吧!”“咦,怎么会是买的饺子?”“妈妈最近很忙,没来得及自己包饺子,就买了现成的。
”师生评价细节描写是否细致。
我费尽心思编的谎言爸爸却听出来了,这说明——太了解妈妈了,以前的生活细节告诉爸爸妈妈出什么事了。
D.你真会思考,我们读书还要学会揣摩人物的内心!你能把爸爸这急切的担心给读出来吗?有感情地朗读。
E.小结:一个“直奔”我们仿佛看到了爸爸疲惫却匆匆赶往医院的身影,爱就是每天守候生病的妈妈。
在这里,通过妈妈的语言和爸爸的动作这两个细节让我们感受到这一切是那么平常,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简单而真切的爱。
②静享执手而眠,感受爱之缕缕幽香出示第9自然段:A.你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爱的温度?(“爸爸的叮嘱”、“恬静的微笑”、“紧握”“伏”“探”)分别说说自己的体会。
B.“探”可不可以换成“照”“射”?(“探”是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不仅我们不愿打扰,就连阳光也不想打扰这幅画面。
阳光仿佛也动了情,轻轻地,柔柔的,怕打破了这份宁静。
真是人有情景有语。
)C.小结:手握着手,心连着心,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豪言壮语,爱就是这静静的守候,默默的关心,这么简单,这么纯净,就像茉莉的幽香一样深深地打动我们的信。
(多媒体配乐朗读)。
D.小结写法:一握,一笑,一探,多么细微的举动,关注这些生活的细节,你就能从平淡无奇中感到真爱。
像作者这样通过环境烘托和对人物细节的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同学们,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静静地感受这温馨的一幕!齐读第9自然段。
③聆听真爱之声,感受爱之洁白纯净。
无声的画面感人,朴实的对话更感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我和妈妈、爸爸的两段对话描写吧。
幻灯片出示对话部分:A.对比知道两段对话,对比体会爸爸妈妈之间的相互关爱。
“布满血丝、边打哈欠边说”体会爸爸一夜都没有睡好;“轻轻”“蹑手蹑脚”写出了爸爸对妈妈的关心,“手脚都麻木了”体会到妈妈对爸爸的爱。
B. 创设父母夜晚心灵独白的情境,想象说话,注意体现生活中的细节: 幻灯片出示:镜头一:夜渐渐深了,都该休息了,妈妈对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二:时针悄悄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夜很深了,可伏在床边的爸爸还没有睡着,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