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矿物与岩石的鉴定方法.
角闪石 与 辉石 的异同
晶形: 长柱状 短柱状 颜色: 深色 浅色 条痕色:绿色 褐色 蚀变:绿泥石化 次闪石化 成分:复杂,具有附加阴离子 相对简单,无附加阴离子
成矿作用:较为有利,含水体系
一般不利,无水或少水体系
角闪石可以产出于几乎所有的结晶岩中, 特别是在深成侵入岩与深变质岩中。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 分类。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 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 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 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 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 方式。
光泽——半金属光泽或玻璃、金刚光泽, 这是和一些粒状暗色矿物的重要区别 断口——新鲜断面上呈密集而不整齐的阶 梯状断口,即不完全解理面。 蚀变——辉石也可被蛇纹石、滑石交代, 但不及橄榄石,辉石被蛇纹石交代后常形 成被成为“绢石”的蛇纹石变种,呈绢石 化的辉石假象,呈锦黄色、丝绢光泽和良 好解理的宽板状晶体。
条痕——粉末痕迹(主要对金属矿物有意义) 硬度——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摩氏硬度) 解理——在外力打击下总是沿一定结晶方向 裂成平面的固有特性(内因) 裂理(外因引起) 断口(贝壳、锯齿、参差) 比重
最主要的造岩矿物
镁铁质矿物 长英质矿物 副长石类矿物 碳酸盐类矿物 粘土类矿物 副矿物
角闪石
角闪石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造岩矿物之一,是岩浆岩和 变质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 颜色呈暗绿色,很少有褐色,一般呈长柱状,断面呈菱 形或六边形,玻璃光泽,硬度5.5-6。 肉眼与辉石最易混淆,角闪石的条痕(粉末)带绿色色 条,而辉石(除无色透辉石外)的条痕多带褐色色条。 解理是区分辉石与角闪石重要标志之一,肉眼观察时可 先在反射光下看好一个平行柱面断开的晶体的一组反光 良好的解理面(呈比较密集的阶梯状解理面),然后在 眼睛注视下旋转标本,直到观察到第二组反光良好的不 规则阶梯状解理面,估计夹角判断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 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 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 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 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 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 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 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 坑。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 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晶体总体呈短柱状、厚板状,硬度6-6.5. 产于花岗岩中的钾长石多为他形粒状,斑岩中多为自形晶, 环斑花岗岩中为卵形,解理与光泽和斜长石相同,卡氏双 晶是一重要特征。粗大的条纹长石在手标本上可以看见, 即在晶面或解理面上见到大致沿一定方向的须根状细脉, 其颜色大多比主体浅,这些细脉就是条纹构造。
长英质矿物
斜长石 钾长石 石英
斜长石
斜长石为暗灰色-白色,有时偶见肉红色。玻璃光泽,风化 或遭受蚀变的斜长石呈土状光泽。硬度6-6.5,呈板状或长 条状,基性斜长石多呈厚板状,断面接近正方形,中性斜 长石板状,断面接近长方形,酸性斜长石多为长板条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钾长石
钾长石是正长石和微斜长石的总称,条纹长石是富钠的斜 长石与钾长石的交生变种,高温下为透长石。通常为肉红 色、褐黄色、灰紫色、灰白色等,由于肉红色是钾长石最 常见的,所以误认为钾长石就是肉红色,又如斜长石多数 为灰白色一样,这并不可靠,富钠的斜长石可呈现淡红、 肉红色,钾长石呈白色也是常见的,有些白色钾长石风化 后呈肉红色,所以颜色只是区分两类长石的辅助标志。
野外矿物与岩石的鉴定方法
演讲人: 日期:
阎昆 2010年1月12日
第一部分 野外矿物鉴定的方法
颜色——对不同光波选择吸收和反射的结果: (自色;他色-由外来带颜色的物质混入二使矿物 染成的颜色,如石英;假色-尤光的内反射、内散 射、干涉等所引起的颜色如宝石的变彩) 晶形(矿物形态)——包括晶体形状、结晶习性、 晶体的大小及晶面花纹等 光泽——矿物表面可见光反射的能力(矿物的抛 光面上)(金属、非金属(玻璃、金刚光泽、珍 珠、油脂、丝绢、蜡状))
镁铁质矿物
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云母类
辉石
辉石类矿物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属单链硅酸 盐类。主要见于火成岩和深变质岩及矽卡岩,碱性种属石碱性岩的主 要造岩矿物。 通常为短柱状,岩浆岩中一般为等粒状,少数为略扁的板状晶体,横 断面一般为八边形。由于各轴面发育程度不同,也可以为四边形,碱 性辉石种属霓石系列为长柱状或针状。 大多数具绿黑、绿褐、黑褐等色,少量具翠绿色(产于超基性岩中含 铬透辉石)、灰、灰绿色(透辉石),古铜辉石具古铜色、紫苏辉石 呈褐紫色。
第二部分 野外岩石的鉴定方法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在野外要充 分考虑其产状特征,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 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 骤可为: (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 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 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 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 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 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碳酸盐类矿物
方解石 白云石
方解石与白云石区别
方解石:颜色为白色、无色、灰色、红色、棕色、绿色和 黑色,条痕白色到灰色。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透明到半透 明,玻璃到珍珠或黯淡光泽。形成于很多岩石中,石灰岩 和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溶于冷的稀盐酸中剧烈起泡。
白云石:颜色为无色、白色、灰色、粉红色或棕 色,条痕为白色。主要成分为碳酸镁,透明到半 透明,玻璃至珍珠光泽。形成于热液矿脉和含镁 石灰岩。溶于冷的稀盐酸中起泡反应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