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516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5162)


26.(3 分)要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_______米远。
(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27.(3 分)2010 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场上,南非球迷有一种喇叭能发出高达 130dB 的声
音,相当于喷气式飞机发出的声音强度,很多球迷到现场观看比赛时都配备了耳塞,这是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2 分)关于下图 4 所示事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锣声鼓声都是由锣鼓振动发声的
B.锣声鼓声是通过响度分辨出来的
C.锣鼓声响彻云霄是因为它们的音调高
D.在空气中锣声的传播速度比鼓声的传播速度快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8.(3 分)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 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
同。
19.(3 分)小明在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
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
的。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做的主要
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 分)图 1 为汶川地震时震源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示意图,美国等国外地震台也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15.(2 分)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探测到我国地震,是由于它接收震源发出的 波。地震波分两种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
动,而另一种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纵波可先让悬挂的物体或地面物体跳动
起来,横波可使地表物体倾倒,这说明波在传递的过程中也是 传递的过程,生活中利用
这一特性的例子有
(举一例)。
21.(3 分)开运动会时,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锣鼓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 ______________能区分出锣声与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____不同。 22.(3 分)如图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 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 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17.(2 分)2009 年 12 月 11 日,为纪念百色起义 80 周年,百色市森林广场上锣鼓喧天,群
众载歌载舞,热闹非凡。下列有关声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 )
12.B 13.C 14.C 15.B 16.D 17.C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8.音调音色
19.振动 音调(或频率) 空气(介质) 阻断噪声传播(隔音、隔热或真空不能传声等)
20.次声 能量 超声碎石
21.响度音色
22.振动 能量
23. 低于、次声波
24.鞭炮声会变成噪声或会引起火灾 空气
25.响度 空气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D.物体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11.(2 分)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 )
A.提高装饰的效果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小声音的反射 D.增加声音的响度.
12.(2 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隔离带可以减少交通事故
14.(2 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5km/s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为了防止_________进入人耳这种喇叭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喇叭内空气柱 产生的。
28.(3 分)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
到伴奏声的_______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
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效应。
评卷人 得分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0.(2 分)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16.(2 分)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
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D. 声音反射后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开
5.(2 分)CCTV 歌手大赛,有―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种乐器演奏
的”,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依据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6.(2 分)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用来描述回声现象的?( )
A.“隔墙有耳”
B.“余音绕梁”
3.(2 分)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
工作的是( )
A. 验钞机
B. 微波炉
C. 电视遥控器 D. 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4.(2 分)学生听不到教师讲课的回声,其原因是( )
A. 学生太多,回声被吸收
B. 因为教师说话声音较小,声音大了就有回声了
C. 墙壁太多,反射回的声音与原声相互抵消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13.(2 分) 针对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26.17
27.声波 振动
28.音色、双耳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9. (就好像长度是一个物理量,米(m)是它的单位。)
响度是物理量,分贝是响度的单位。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探究
30.塑料球被弹开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把叉股的振动放大。
人们并没有感知到,从而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
24.(3 分)如图 1 所示,过年放鞭炮已有 2000 年的历史了,今年临近过年时,小英买了各
种爆竹、烟花。她注意到郑州市对燃放有时间的规定,请你说出无节制放炮的危

。爸爸告诉小英,炮纸里装有硝、硫磺、炭粉,点燃时可引起 振动
发出巨大的声音。
25.(3 分)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 A 点挂一块机械 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 B 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 B 点听到 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 听到声音的______,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
29.(5 分)响度与 db(分贝)的联系与区别?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探究
30.(5 分)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

,此现象说明
塑料球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C 6.B 7.B 8.A 9.D 10.B 11.C
23.(3 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
翅膀振动的频率
人类听觉的下限频率20Hz (选填"低于"、“高于”)。这种听
不到的声音产生的波有很强的破坏性,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 8.0 级的大地
震,因为地震产生的这种声波属于___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