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授课对象11级专科章(节)计算机的组装实训进度7/64教材分析重点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及其功能,打字速度测试难点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组装过程2.练习打字速度,至少50字/分钟教法分组进行实物演示,自行模拟组装过程教具大屏幕、计算机、螺丝刀、大屏幕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提问(作业题、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提问新课讲授1.用模拟软件演示计算机的组装过程。
2.指导学生从局域网下载模拟软件,自行模拟计算机的组装过程。
3.以十人为一小组,进行计算机的组装实训。
用螺丝刀拆卸一台主机,观察部结构,并进行组装。
4.完成组装练习的同学,练习打字速度。
归纳总结1、在组装计算机的过程中,认识个部件及其功能。
作业1.模拟计算机的组装过程2.练习打字速度。
教学后记学生对计算机的组装模拟比较感兴趣,但对于各部件的名称积极功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进行集中讲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授课对象11级专科章(节)第四章word-通知的制作进度15、16/64案例分析重点Word文件的操作和文档的编辑难点文档的各种格式化操作教学目的掌握文档的编辑和文件的操作,制作一份通知。
教法讲授与大屏幕幻灯片、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教具大屏幕、计算机教学过程导入Word的用途非常广泛,无论各行各业,都需要用Word进行文档的处理,下面看一篇放假通知。
新课讲解操作步骤:1.打开一个Word文档,保存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下。
录入上图所示的文字,注意随时按ctrl +s键保存。
1.标题、称谓、落款、日期黑体;第一段:宋体;第二段:隶书;第三段:楷体;第四段:幼圆。
2.段落对齐方式:标题:居中对齐;正文:两端对齐;落款日期:右对齐;落款采用Tab键排版。
3.粗体、斜体、下划线、文字和段落边框和文字底纹、文字涂色5.1对手机型号进行粗体、斜体、下划线的设置5.2对手机型号进行文字涂色的设置5.3对第二段进行段落底纹设置5.4对“5月18日下午2:00”进行文字底纹和边框设置5.5对第四段进行段落边框设置4.段落缩进6.1各段首行缩进两字6.2第三段采用悬挂缩进排版5.段落间距:各段落间前后间距设置为:6磅6.页面设置:纸:B5,页边距:上下:2.54cm,左右:3.17cm,页眉页脚各1.45cm。
7.另存文档到D盘归纳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重点掌握文档的编辑和文件的操作方法。
作业用Word制作通知。
教学后记刚开始学Word,学生的操作不熟练,需要加强练习,总是忘记保存。
授课对象11级专科章(节)表格操作:诗歌欣赏进度17-20/64教材分析重点Word表格的操作,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的插入和设置难点表格的排版,自选图形的设置关键通过表格属性来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Word表格的相关操作。
教法讲授与大屏幕幻灯片、案例讲解教具大屏幕、计算机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作的操作,从局域网下载给定的文档(放假通知),快速进行文档的格式化。
2、如何把一个文档按要求排的有条理性,并且美观大方。
新课讲解1、从局域网下载素材,制作如图所示的表格工作过程。
2、插入图片,文字、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等元素,进行排版。
3、具体要求表格一:【表格】——插入表格 3*3表格属性:行:1-1cm,2-1.5cm,3-1cm,列: 1-1.5cm,2-8cm,3-1.5cm单击表格左上角,选定整个表格,表格边框:双线,绿色,3/2磅合并第二列单元格,插入艺术字:36号,隶书,加粗,插入剪贴画表格二: 10列*1行, 1-9列宽:1cm, 10列宽:5cm;行高:4cm表格边框:框虚线,外框实线,褐色,1/2磅,1-9列,文字方向:竖排单元格对齐方式:1-9列中部居中,第10列中部居左注意:取消绘图画布工具】—选项—常规——插入自选图形:卷轴;叠放次序:衬于文字下方;填充:浅黄色;线条:褐色,实线,1磅插入图片、自选图形,调整图片大小,设置环绕方式;设置自选图形的边框、底纹、线条作业1、自行制作《诗歌欣赏》教学后记学生刚开始接触Word,好多操作知道怎么做,但是很不熟练,如学生知道在第一个单元格中插入图片,但是图片不能很好的进行设置,以至于图片或大或小或变形,导致了整个布局变化变形,又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调整。
另外,学生在复习时用了较多的时间,所以本案例只做了一点,需要继续做。
授课对象11级专科章(节)图文混排:西湖风景进度21、22/64教材分析重点文档的编辑,排版,格式化;图片、自选图形、页眉、边框等的设置难点图文混排教学目的熟练掌握Word的图文混排,整体美观的效果教法任务驱动、案例讲解教具大屏幕、计算机新课讲从局域网10.0.4.250下载本节案例素材。
题目要求:1.大标题“西湖风景”设为艺术字2.字符格式:所有正文小四号仿宋体,深绿色3.段落格式:两端对齐,首行缩进两个字符,行间距20磅,段前段后各空0.5行4.为各段添加合适的自选图形,并为其添加文本,文本为该段小标题5.页面设置:A4纸型,上下页边距为2.5厘米,左右页边距为3厘米6.为文档添加页眉“西湖风景介绍”,页脚插入页码,页码要居中7.为各段插入相应的风景图片,设置合适的环绕方式。
其中将《三潭印月》的图片设置为水印模式,衬于该段文字下方8.为该文档插入艺术形边框9.为该文档添加文本水印“西湖”10.给第一段设置首字下沉11.给“题目要求”更改项目编号为(1)(2)(3)……,或者更改为项目符号(自己选择),颜色为绿色。
12.将第四段分成三烂,要分隔线。
13.查看打印预览。
归纳总结大部分同学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
但不熟练,需要加强练习作业从Word题库中抽出2套案例进行练习。
教学后记学生的操作技能基本能跟上,但是审美观不足,部分同学没有从整体布局上考虑文档的设置。
授课对象11级专科章(节)Word综合实训进度23-36/64教材分析重点文档的编辑,排版,格式化;表格的应用难点图文混排,表格单元格的排版,公式的应用教学目的熟练掌握Word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法任务驱动、案例讲解教具大屏幕、计算机新课讲解输入图片上的文字,制作表格,并编辑排版出图片所给的效果。
其中:1. 正文文字是小四号宋体字;每段的首行有两个汉字的缩进;文字中有不同的颜色、着重号、中文版式2.2. 文档选用的纸型为B5,上下左右边界均为2厘米;3.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自动”;“行距”设为“多倍行距,1.25”;4. 添加脚注,五号宋体字5. 制作公式。
6. 插入艺术字、图片,并设置合适的环绕方式。
7. 制作如图所示的表格8. 用公式计算“总平均成绩”归纳总结学生对Word操作基本上能够掌握,但项目符号和公式的应用需要再加强练习。
作业从Word题库中抽出3~5套进行练习。
教学后记学生做题速度比较慢,原规定50分钟交卷的,但80分钟后,仍有人没有做完。
课下需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
授课对象11级专科章(节)Word综合实训进度27、28/64教材分析重点文档的编辑,排版,格式化;表格的应用,替换操作难点图文混排,表格单元格的排版,公式计算教学目的熟练掌握Word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法任务驱动、案例讲解教具大屏幕、计算机新课讲解1.输入图片上的文字,制作表格,并编辑排版出图片所给的效果。
其中:2. 标题华文行楷二号字,为正文文字是小四号宋体字;每段的首行有两个汉字的缩进;文字中有不同的颜色、着重号、中文版式3. 文档选用的纸型为B5,上下左右边界均为2厘米;4. 添加页眉,输入学号和;5.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自动”;“行距”设为“多倍行距,1.25”;6.. 制作如图所示的表格,并按要求进行设置。
7. 用公式计算人数。
6. 插入艺术字、图片,并设置合适的环绕方式。
归纳总结学生对Word操作基本上能够掌握,但项目符号和公式的应用需要再加强练习。
作业从Word题库中抽出2套进行练习。
教学后记需要继续加强Word操作的熟练程度。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项目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学时:2 进度 29、30/64 工作任务.通讯录的制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2.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3.掌握工作簿的建立、打开、保存、关闭的方法4.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及格式化。
1.会制作表格并格式化表格2.会进行各种单元格数据格式的录入1.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工作,提高效率的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设置表格。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插入、重命名、删除、复制、移动等)难点:表格各种数据数字格式的设置。
案例及训练任务录入下图所示的学生成绩表,包含学生的学号、、出生年月、各科成绩等信息。
操作步骤:1.进入Excel,建立“学生成绩表”工作表,并保存工作簿2.按要求设置单元格数字格式,输入各项填充数据。
每人至少输入10条记录。
学号列使用自动填充功能。
3.在高数成绩前插入两列,分别录入出生日期和年龄。
4.格式化表格。
(对齐、字体、边框、底纹等)5.使用选择性粘贴的转置功能,复制并转置后三条记录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室,边讲边练。
作业使用Excel建立一份学生成绩表并进行格式化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授课对象11级专科章(节)成绩表的制作进度31-34/64教材分析重点公式和函数的应用,工作表的格式化,图表的制作难点常用函数的使用,countif( ),rank( ),year( )等函数的使用,求取良好比率。
教学目的能熟练设置表格,并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熟练掌握图表的制作。
教法讲授与大屏幕幻灯片、任务驱动、案例讲解教具大屏幕、计算机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生信息表,强调日期、文本等格式的数据的录入,以及格式化表格。
新课讲解通过服务器下载Excel成绩表,进行数据的录入和计算。
操作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操作。
2.求取成绩分析表的相关数据:总分、各科平均分、个人最好成绩、不及格门数。
3.在最下方插入两行,分别计算良好人数、良好比率。
4.在高数成绩前插入两列:出生日期和年龄,用公式计算年龄。
5.在个人最好成绩前插入一列,用rank( )排名次。
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区别。
归纳总结学生对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 )比较陌生,需要加强练习作业工资表的制作。
教学后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授课对象11级专科章(节)Excel数据统计分析进度35-38/64教材分析重点Excel数据清单的概念,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难点If()函数的使用,分类汇总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