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1)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1.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2.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

图一所示的古迹反映的是图二中ABCD中哪一处的文明A.A B.B C.C D.D3.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4.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非洲文明较早告别野蛮与蒙昧,书写出一部厚重有趣的历史书,这本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走近尼罗河畔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 )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D.提侣改革的法家思想5.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A.B.C.D.6.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成果的是( )A.B.C.D.7.如图:“这种文字被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速人和波斯等人接受,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做了一些修改,因此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传,一度成为西亚地区外交上的通用文字,影响甚大。

”这种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8.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据歌词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B.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法典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C.泥板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印度河流域9.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A.金字塔B.佛教C.《汉谟拉比法典》D.井田制10.“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11.“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该户人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12.与如图有关的一组概念是A.北非尼罗河古埃及B.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C.南亚印度河古印度D.东亚黄河中国13.有一种古老的文字,它有以下特点:由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创造,主要书写材料是黏土做成的泥版。

“它”指的是( )A.象形文字B.甲骨文C.楔形文字D.拉丁文1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A.家庭奴隶制相当发达B.《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C.非奴隶身份的自由民社会地位高D.《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15.有学者认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B.建造金字塔C.建造巴黎圣母院D.建造麦加清真寺16.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17.下列图片反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是A.B.C.D.18.为了给自己的来世安排一个舒适的宫殿,继续今世的生活,法老下令在宫殿里面摆放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并将遗体制成木乃伊,想给灵魂保留一个完整的躯体。

材料中的“宫殿”位于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19.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A.市民阶级B.封建主C.国王D.教会20.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佛教D.秦始皇陵兵马俑21.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两河流域地区比较活跃。

该“法典”指的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22.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

”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23.当你去某博物馆时,讲解员会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该法典被发现于A.长江流域B.西亚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24.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

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从来没有中断的文明是A.B.C.D.25.“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A.注重法制建设B.注重经济建设C.维护全帝国人民的利益D.制定的这些法律没有缺陷【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河流域的人类文明的知识,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有:佛教以及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没有对其他地区的文明产生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人类文明,与印度文明无关,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2.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所示的古迹是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源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

图二的A处是古代埃及,故A符合题意;图二的B处是古代巴比伦,故B不符合题意;图二的C处是古代印度,故C不符合题意;图二的D处是古代中国,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

3.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所以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4.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了解尼罗河畔的“璀璨文明”是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选项B符合题意;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选项A不符合题意;种姓制度是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法家思想是我国的诸子百家思想之一,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故B正确;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的成就,故排除A项;甲骨文是中国人发明的,故排除C项;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方法,故排除D项。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古巴比伦”。

根据这一限定词语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C是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文明代表,古埃及文明属于非洲文明,故C 符合题意;图片A是《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属于古代亚洲巴比伦的文明成果,故A不符合题意;B图片反映的是佛教,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属于古代亚洲的文明成果,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司母戊鼎,属于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亚非文明成果,考查学生辨识能力。

7.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阿卡德人,巴比伦人”“ 西亚地区外交上的通用文字”并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以粘土制成泥版,用削尖的芦苇杆等在上面刻压,留下的字迹笔画前宽后窄,形似木楔,如题图所示,故称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西亚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了重大贡献,所以A项符合题意;B 项与古埃及有关,排除;C项与古代中国有关,排除;D项是地中海区域的腓尼基人在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最早的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排除。

故选A。

8.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歌词“古巴比伦王颁布了…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结合所学知识,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A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法典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说法不正确,B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上刻的是楔形文字,“泥板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说法不正确,C不符合题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印度河流域”说法不正确,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以后,为了巩固统治,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故C正确。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是尼罗河流域,故排除A项。

佛教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是印度河流域,故排除B项。

井田制是中国的制度,是黄河、长江流域,故排除D项。

故选C。

【点睛】解答历史选择题,要抓住关键词语。

本题的关键词语是“两河流域”。

根据这一限定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0.C解析:C【解析】【详解】由材料“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可知,这里强调的是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性,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C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体现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A不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体现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B不符合题意。

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标书与史实不符,D不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