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频率响应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频率响应法
Im
(K,0°)
0
Re
图5.5 比例环节乃氏图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L( )
0
( )
dB K>1
K=1 K<1
lg
0
lg
图5.6 比例环节的Bode图
作用:比例环节只改变原系统的幅值(K<1,降低;K > 1, 抬高),不改变原系统的相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 乃氏图的绘制—— “三点法”
G(jω)= A(ω)ejφ(ω) →
A(ω):起止位置 φ(ω) :起止方向
起点:ω→0,[A(0),φ(0)] 终点: ω→∞,[A(∞),φ(∞)] 与负实轴的交点:令φ(ω) =-180°→ ωx
相位截止频 率或相位剪
切频率
则交点为[A(ωg),-180°]
注意:由φ(0) → φ(∞)的变化范围可判断乃氏图所在 的 象限。
2 ( )
1 ( )
图5.8 积分、微分环节Bode图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3. 纯微分环节
G(s) s
G( j) j e j90
传递函数与积分 环节互为倒数
Im
A()
(1)乃氏图 ( ) 90
起点:[0, 90°];终点: [∞, 90°]
0
Re
图5.9 微分环节乃氏图
I ( )
T 1 2T
2
联立消去ω可以得到实部和虚部 的关系式:
[R( ) 0.5]2 [I( )]2 0.52
故,惯性环节的乃氏图是圆心为点(0.5,j0)上,半径为 0.5的半园(ω=0~∞)。
(2)Bode图
L() 20lg 1 20log 1 (T )2 1 jT
() arctanT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四种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A() G( j) R2() I2()
() G( j) arctan I() R( )
R() A() cos()
I () A()sin()
Im
I ( )
G( j)
A( )
()
o
Re R( )
图5.1 复数的表示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2)Bode图 L(ω)= - 20lgω 是一条斜率为-20dB/dec,
L() dB
L1 ( )
-20dB/dec 20
-20dB/dec
0 0.1
1
10
L2 ()
20dB/dec
并过(1,0)点的直线。 -20
φ (ω)=-90°, 是一条与ω无关的
- 90°直线。
( )
90 0
90
积分环节
Φc(ω)
R(jω)
C(jω)
G(jω)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设:r(t) Ar sin(t r ) 则有:c(t ) Ac ()sin[t c ()]
用复数形式表示为:R(j) Arejr , C(j) AC ()ejc ()
G(j)
Ac ()e jc () Ar e jr
e jx e jx sin x
2j
Ac ( ) sin[t ( )]
(欧拉公式)
式中:Ac ( ) Ar A( )为稳态响应的幅值
( ) G( j )为稳态响应的相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用图形表示为
R(s)
C(s)
G(s)
r(t) Ar
Ac(ω)
c(t)
G(s)
是一条与正虚轴重合,由坐标原点指向∞的直线。
(2)Bode图
L(ω)= 20lgω,是一条斜率为20dB/dec,并过 (1,0)点的直线。
φ (ω)=90°,是一条与ω无关的+90°直线。
注意: Bode图与积分环节以ω轴为镜像对称。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L( ) dB -L210(dB)/dec
l 1
n
响应到达稳态时其暂态分量为:ct
(t
)
lim(
t
l 1
Cl
e
pl t
)
0
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其稳态分量为:
cs
(t)
lim c(t )
t ∞
Be jt
De j t
其中:B G(s)
Ar
G( j ) Ar
(s j )( s j ) j
2j
C G(s)
(2)主要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图的特点对闭环系统性能进行 分析,因而具有形象直观和计算量少的特点。
(3)频率响应法不仅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而且还适用于 传递函数不是有理数的纯滞后系统和部分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定义: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它是线性定常系统(环节或元 件),在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作用下,响应到达稳态时, 输出与输入的复数比。
20
0 0.1
1
-20
2L02d(B/d) ec
10
微分环节
( )
90 0
90
积分环节
2 ( )
1 ( )
图5.8 积分、微分环节Bode图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4. 惯性环节
G(s) 1 Ts 1
G( j ) 1
1
e j ( arctanT )
1 jT
1 2T 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L(ω)/dB Φ(ω)
1
2
3
4 5 6 7 8 9 10ω/s-
0
0.30
0.48
0.70 0.85 0.95
0.60
0.78 0.90 1 lgω
图5.4 十倍频程的表示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一、 频率特性的概略绘制
定义表达式为 G(j) C(j) R(j)
理解:因为线性定常系统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因此当其输入 端施加一正弦信号,系统响应到达稳态时必为一与输入 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且输出响应的幅值和相位均为 输入信号频率的函数。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证明:
设系统输入信号为 r(t) Ar sint
Ar
G( j ) Ar
(s j )( s j ) j
2j
由于:
G( j ) G( j ) e jG( j ) G( j ) G( j ) e jG( j )
所 以:
cs (t )
Ar
G(
j )
e j[t G ( j )]
e j[t G ( j )] 2j
Ar A( ) sin[t G( j )]
- 40dB/dec
ΔL(ω)
α
- 20dB/dec
ω1
ω2
0.1
1
10
102
( -1
0
1
2
(3) 根据直线斜率的定义有: -40=-tanα=-ΔL(ω) / lg(ω2 / ω1 ) 则: ΔL(ω)= 40 lg(ω2 / ω1 )
103
10-4 ω/s-1
3
4 lgω)
-40dB/dec
图5.3 对数坐标系的表示
频率特性的几何图示法
▪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奈奎斯特Nyquist曲线,又称奈氏图)
G( j ) A( )e j ( )
A(ω) ω φ(ω)
定义:当输入信号的频率 0 ~ 变化时,向量G( j)
的幅值和相位也随之作相应的变化,其端点在复平面上移 动的轨迹称为乃氏图。也称为极坐标图。
特点: 是一种复平面中的极坐标图。 一般为绕坐标原点顺时针转动的一条曲线。 曲线上面必须表明ω↑的方向。
相频Bode图:( )
arctan
I( ) R( )
对称曲线
特点:两条曲线绘在同一坐标系中。 L(ω)/dB:0,±20,±40,±60等。
纵坐标按线性分度 φ(ω): 0° ,±90° ,±180°等。
横坐标ω/ s-1:按10倍频程(dec)即lg ω分度。
作用:用实验法求系统传函,进行系统的性能校正。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第5章 频率响应法
本章研究内容: 频率特性及表示法、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
特性的绘制、 Nyquist稳定判据、稳定裕量及计算。 频率特性的特点:
(1)频率特性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可以用实验的方法 来确定,这对于难以列写微分方程式的元部件或系统来说,具 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L(ω)≈0dB,幅频特性是一条0dB的直线。 低频段:ω→0 Φ(ω) ≈0°,相频特性是一条0°的直线。
高频段:ω→∞
L(ω)≈-20lgωT = -20lgω -20lgT 幅频特性是一条斜率为-20dB/dec的直线
Φ(ω) ≈-90°
相频特性是一条-90°的直线
输出响应到达稳态 时有:
t→∞
系统模型间的关系
s=σ+jω→ jω
G(jω)=G(s)|s= jω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机械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频率特性的表示形式
虚频特性
▪ 代数形式: G(jω)=P(ω)+jQ(ω)
▪ 幅相 (极坐标)式:
实频特性
G(jω)=| G(jω) |∠ G(jω)
▪ 指数式 : G(jω)=A(ω)e jφ(ω) ▪ 正弦式 :G(jω)=A(ω)[cosφ(ω)+j sin 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