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找拱
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密切联系,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2)了解生物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
(3)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拱形结构的应用,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2)用画力的方向让学生的思维显性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关注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体验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圆顶形、球形等和拱形有哪些相似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出解释。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乒乓球、塑料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先让我们一起去逛逛美丽的中国吧!去看看河北赵县的赵州桥、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和国家体育场(鸟巢)等。
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特色,都有不一样的风
景。
这些建筑物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都是弧形结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生活中的拱形所包含的科学原理吧!
二、新课探究
弧形结构,是呈弧形展开的构造形迹或构造带的统称。
弧形结构包括圆顶形、球形、拱形。
(一)认识圆顶形和球形
我们已经认识了拱形,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圆顶形和球形。
例如锅盖、粮仓这样的形状就是圆顶形或半球形;足球、瑞典国家体育馆这些形状就是球形。
(二)圆顶形和球形的承载能力
1.观察乒乓球
乒乓球壳并不厚,很薄;捏乒乓球皮,感觉比较软。
但是当我们向下压时,感觉很硬。
三个剖开的乒乓球壳承载了一大摞书;整个乒乓球不容易压瘪,乒乓球原封不动。
2.为什么圆顶形和球形能够承载那么大的压力呢?
图示展示。
拱形以拱顶和拱足中心连线为轴旋转,就成了圆顶形;球形是以拱足连线为轴旋转形成的。
因此: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3.比较圆顶形和球形承载压力的特点
讨论:还有哪些类似拱形的形状?
例如:悉尼歌剧院、杰佛逊纪念堂和南京展览中心等。
生活中的例子:小勺把上凹形的槽;纸碟上压的凸凹痕;电灯泡;发卡。
(三)塑料瓶的形状
分部分观察、用手捏的方法分析塑料瓶形状。
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表
想一想: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原理?
1.圆顶形受压均匀且很难变形;
2.圆柱形节省材料;
3.瓶子的花纹能起到防滑的作用。
(四)生物体中的拱形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还有龟壳、蛋壳、贝壳等都是拱形结构,可以很好地保护自身,具有承载外部压力大的特点。
21教育网
三、拓展延伸
国家体育场(鸟巢)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
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
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半椭球形钢结构壳体,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其表面由18398块钛金属板和1226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经巧妙拼接,呈现出唯美的曲线,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四、课堂小结
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五、课堂练习
(一)判断
1.圆顶形、球形等和拱形有共同的特征,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
2.蛋壳、龟壳、贝壳都是拱形结构,可以很好地保护自身。
(√)
3.球形是以拱足连线为轴旋转形成的。
(√)
4.瓶子设计成这样的形状就是因为美观。
(×)
(二)填空
1.球形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2.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利用弧形的例子,例如(勺把上的凹槽)、(电灯泡)。
3.生物体中的拱形有(龟壳)、(贝壳)和(蛋壳)等。
六、家庭作业
查阅资料,说一说世界上还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结构的?
【板书设计】
找拱形
圆顶形和球形
生物体中的拱形
【教学反思】
“找拱形”在学习“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通过实验研究认识了拱形受力的特点。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引导学生在“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推理塑料饮料瓶形状设计中的科学道理”“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可以举出很多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先观察乒乓球的特点,帮助学生理清它们与拱形的关系,然后进一步探究它们的受力情况。
观察到三个半乒乓球能承受三十本以上的科学书,学生感叹承受压力之强时,抛出问题“为什么轻轻的乒乓球能够承受如此大的重量?”,进一步分析圆顶形为什么能承载如此重量,是
因为有与拱形相似的结构特点,最后总结“因为它是拱形的组合”,拱形受力后会向下向外传递力,抵住拱足就能抵消外力,承载重压。
在课堂最后,寻找生活中的拱形。
对于人体,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并没有深入去了解过,接触的也只是乌龟、鸡蛋、贝壳等一些常见物体。
课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人体当中的拱形,并小组交流达成共识,如从上到下,头骨、耳廓、牙齿、下巴、肋骨、脊柱、关节、足弓等部分的拱形以及他们的作用等都做相关的总结介绍,希望通过人体模型的呈现能更直观地讲授课本知识,提高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