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学Ⅱ——水文、地貌》

《自然地理学Ⅱ——水文、地貌》

《自然地理学Ⅱ——水文、地貌》自编习题集及答案1、河流的水情要素主要包括水位、流速、流量、泥沙、水化学、水温和冰情等。

2、整个水分循环过程包括了蒸发、降水、径流3个阶段和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

3、较大的河流可分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五个部分,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

河口是河水的出口处。

上游、中游、下游是从河源到河口之间的三个河段,它们有着不同的水文地貌特征。

4、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长、河网密度和河流的弯曲系数。

5、根据干支流分布的形状,可进行水系分类,主要可分扇状水系、羽状水系、平行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格状水系5类。

6、河流泥沙运动的形式可分滚动、滑动、跳跃和悬浮。

7、地下水的来源有渗透水、凝结水、岩浆逸出水。

8、岩石与水的贮容、运移等有关的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质。

它主要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等。

9、硬度可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10、成规模可以利用的地下水主要有: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11、在潮汐现象中,水位上升叫涨潮,水位下降叫落潮。

涨潮至最高水位,称为高潮;落潮至最低水位,称为低潮。

12、潮汐类型可分为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三种类型。

13、就地月系统来说,存在着两种运动,即地月系统绕其公共质心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运动。

14、由于日、月、地球具有周期性的运动,故潮汐现象也具有周期性变化。

15、潮汐的日变可分为半日周期潮和日周期潮。

16、潮流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回转流和往复流。

17、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在南半球则呈逆时针方向流。

18、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形成东北季风漂流,夏季,北印度洋盛吹西南季风,南赤道流向西流去,遇陆地,分两支。

19、根据冰川的形态、规模和发育条件,现代冰川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

20、由于海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水文特征的不同,从区域范围上可分为洋、海、海湾、海峡等,它们共同组成了海洋。

21、根据海底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三个单元22、海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溶液。

它所包含的物质可分为三类:溶解物质、气泡、固体物质。

23、海水中盐分的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河流从大陆带来;二是海水中的氯和钠由岩浆活动中分离得来。

24、海水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温度、密度、水色、透明度、海冰等25、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

26、海洋资源是指来源、形成和存在方式均直接与海洋或海水有关的资源。

27、水资源的特性包括循环性、有限性、时空的分布不均匀性、用途广泛性、不可代替性、经济上的两立性。

28、世界海洋中面积最大的地貌单元是大洋盆地。

波浪按成因分类可分为风浪和涌浪。

29、影响地貌的主要因素有营力因素、构造因素、岩石因素和时间因素。

30、外力地貌可分为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和海岸地貌等。

31、构造地貌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而成的地貌。

按其规模从大到小,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全球构造地貌;第二级为大地构造地貌;第三级为地质构造地貌。

32、营力是地貌形成的动力,它又分为内营力和外营力二种。

33、平原的构造成因有二类:第一是堆积平原,第二是侵蚀平原。

34、大陆边缘在地貌上由陆向洋分成三个部分,即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

35、火山按形态成因分为锥状火山、盾状火山二大类36、地貌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37、外营力主要是由地外太阳能所引起,它产生岩石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洋作用、生物作用等。

38、陆地上的流水有三种形式:片状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流水。

39、搬运方式有四种:推移、跃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

40、河漫滩类型有三种:河曲型河漫滩、汊道型河漫滩、堰堤型河漫滩。

41、在河谷中常见的假阶地有四种:构造阶地、冲积锥、洪积扇阶地、滑坡阶地、泥流堆积阶地。

42、三角洲类型按其生成的主要作用力可分为三类:河流型、波浪型和潮汐型。

43、喀斯特作用的因素: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岩石因素。

44、风蚀作用包括风的吹蚀和磨蚀。

45、风沙搬运的形式,依风力、颗粒大小和质量不同,有下列三种形式,即悬移、跃移和蠕移。

46、费道洛维奇根据气流和沙丘形态形成关系的成因原则,把沙丘划分出四种基本的动力类型:①对流型、②信风型、③季风—软风型、④干扰型。

47、沙丘的移动受到风向、风速、沙丘高度、沙的含水量和植被等多种因素影响。

48、沙丘的移动方式:①前进式;②往复前进式;③往复式。

49、黄土地貌可分为三大类:即沟谷地貌、沟间地貌和潜蚀地貌。

50、冰蚀作用方式有挖蚀和磨蚀二种。

51、海岸又称为海岸带,其范围从陆向海由三个部分组成:后滨、前滨、近滨。

52、53、54、55、56、泥沙流有三个要素:容量、强度、饱和度。

57、泥沙纵向运动形成的地貌:湾顶滩、沙咀、拦湾坝、连岛坝。

58、珊瑚礁地貌类型有:岸礁、堡礁、环礁三种59、以海岸地貌形态成因及组成物质为指标,分出四种海岸类型:即山地海岸、平原海岸、台地海岸、生物海岸。

60、山地按高度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等4种。

61、平原按成因可分成二大类:即堆积平原、侵蚀平原。

62、海底地貌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裾、深海平原等。

63、沙横向运动形成的地貌有:海岸平衡剖面、海滩、水下沙坝、离岸坝。

64、崩塌主要发生在暴雨、冰雪融化季节,因为此时岩土体大量吸收水分,负荷急增,同时又减少了岩土体内部的摩擦力,因而最易崩塌。

65、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66、滑动面是由岩层层面、片理面、节理面、断层面、堆积层的分界面及地下水含水层的顶、底面等构成。

67、泥石流运动时水和固体稠成一个整体,大石块在泥浆中呈悬浮状态,作等速运动,液固两相无垂直交换,属层流性质,故又称层流性泥石流。

68、在沟谷中发生的泥石流地貌,可分为上、中、下游三区。

其中的上、中游为侵蚀区,下游为堆积区。

70、水土流失是一种高频率低能的灾害性现象,被列为世界第一号环境问题。

1.71、防治沙漠化的措施有工程防治、化学固沙、植物治沙。

72、一般大于25°度的坡度是超过允许侵蚀量的坡度。

73、滑坡壁是滑坡体下滑后,在后缘出露的滑动面,其坡度很大,一般在60°-80°以上?74、石流地貌下游以堆积为主,堆积物呈若干长条形的砾石垄岗,与泥石流流向成平行排列?三、简答题:1、研究水量平衡有何重要性?(1) 通过水量平衡研究,可以对研究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做出评价。

(2) 水量平衡分析是水资源研究的基础。

(3) 水量平衡法是现代水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之一。

(4) 水量平衡法是揭示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的方法之一。

2、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1) 水循环永无止境。

(2) 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

(3) 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

3、个蓄水构造体需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第一,要有透水的岩层或岩体所构成的蓄水空间;第二,有相对的隔水岩层或岩体构成的隔水边界;第三,具有透水边界,补给水源和排泄出路。

4、地下水流系统与地表水系相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l)空间上的立体性;(2)流线组合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3)流动方向上的下降与上升的并存性。

5、地下水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种?(1)孔隙水:在堆积物和岩石孔隙中流动的地下水;(2)裂隙水:在堆积物和岩石裂隙(如节理)中流动的地下水;(3) 岩溶水:存在于可溶性岩石孔洞内的地下水。

6、上层滞水具有哪些特征?(1) 分布范围不广,水量小;(2) 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3) 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或地表水;(4) 以蒸发、下渗或向隔水层边缘流散的方式进行排泄;(5) 动态变化不稳定,具有季节性,只能作暂时性和小型供水水源;(6) 易受污染,故作饮用水时应注意防止污染。

7、承压水具有哪些特征?承压水的埋藏条件,决定了它具有如下特征:(1) 承压水具有一定的压力水头;(2) 补给区与承压区不一致;动态变化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 补给条件较差,若大规模开发后,水的补充和恢复较缓慢;(4) 水质随埋深变化大,有垂直分带规律,但不易受污染。

8、据泉水出露性质和泉水补给来源给泉分类。

(l)根据泉水出露性质可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2)根据泉水补给来源可分为上层滞水泉、潜水泉和承压水泉。

9、为什么大陆冰川比山岳冰川流动慢?冰川运动的速度比河流缓慢得多,一般来说,冰川的流速只有河流的几万分之一,是不能用肉眼觉察到的。

此外,冰川运动的速度因受冰川部位、厚度和地形坡度影响而不同。

冰川的底部和两侧因与冰床摩擦,流速较慢;冰川的中部和上部因阻力小,流速较快;冰川在雪线的部分,因厚度大,冰体温度较高,可塑性增强,故运动速度快于其他部分;在坡度影响下,冰川在陡坡流速大于缓坡。

冰川的运动具有显著侵蚀地面的作用和巨大的搬运、堆积能力。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巨大的石头被冰川搬运走,这些石头称为“冰漂砾”冰川的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刨蚀作用和锉蚀作用。

刨蚀作用和锉蚀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一些冰斗、悬谷,有些冰川可以将一个小山包削平。

10、海洋表面盐度分布有何规律?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为:①从亚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形成马鞍形;②盐度等值线大体与纬线平行,但寒暖流交汇处等值线密集,盐度水平梯度增大;③大洋中的盐度比近岸海区的盐度高;④世界最高盐度(>40×10-3)在红海,最低盐度在波罗的海(3×10-3~10×10-3)。

11、简述潮汐的成因?(1)引起海洋潮汐的内因是海洋为一种具有自由表面、富于流动性的广大水体;而外因是天体的引潮力。

即是说,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具有自由表面而富于流动性的广大水体——海洋中便产生相对运动形成了潮汐现象。

(2)天体的引力与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叫做引潮力。

它是引起潮汐的原动力。

12、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结构的特点有哪些?(1) 以南北测归线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 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3)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4) 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绕极环流(自东向西流);印度洋海区,由于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3、海洋资源的包括类型。

海洋资源可分为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四类。

14、水资源有哪些特性?循环性、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用途广泛性、不可代替性和经济上的两立性。

15、列举出5种海洋植物。

硅藻、红藻、蓝藻、褐藻、甲藻。

16、水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什么?水资源保护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源,增辟水源,节约用水,加强管理,提高用水效率17、简述新生代褶皱山地有哪些特征?(1) 是现代世界上规模最大、地势最高的山地;(2) 山体构造复杂,褶皱和断裂都十分强烈山体褶皱多为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大型的逆掩断层推覆体;(3) 山地新构造运动活跃,上升速度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