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

三合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优秀文化熏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改善学生的阅读状态,激发他们持久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口号
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浸润诗意童年
三、活动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活动开展及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三合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工作小组。

名单如下:
组长:何东荣
组员:蔺永儒张丽霞田晓花李勤德师凤明车海霞常建兴向国荣何东荣李强德
四、活动基本原则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五、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六、组织实施
1.每班每周自主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实
施,保证诵读效果。

2.课前三分钟诵读经典。

每天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各班组织学生集体诵读。

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3.学生路队集合诵读。

每周星期一、二、三、四诵读年级分别为六年级、五年级、一二年级、三四年级。

4.黑板报、宣传栏要开辟“经典诵读”专栏,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让师生们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

5.校园广播站在下午16:30开始轮流播放《三字经》、《弟子规》、古诗等内容,营造诵读氛围。

6.诗文诵读表演活动。

每班出一个节目,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突出古诗文的深厚内涵和文化韵味,提倡选择民族精神类素材;形式丰富,不拘一格,可使用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可以师生合作表演,也可以全班或部分学生集体表演,还可以单个学生表演。

7.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比赛。

开展3—6年级学生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活动,为诗文配画,要求图文并茂,画面能充分体现诗文意境,内容形式不限。

每班交5份作品至少先队组织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在展示栏中张贴展示。

七、诵读内容:
1.必背古诗,各年级按《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相应的古诗(见附件)。

2.自选内容
选择感兴趣的经典名著学生课下自由读书,背诵。

八、活动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

依照“读经教育”的特性,评价的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

采取“每月评价”、“每学期评价”、“弹性评价”方式。

1.每月评价:班内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能手”、“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2.每学期评价: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评选“学校诵读能手”、“每期一星”和“诵读优秀班级”。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总之,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将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

金塔县三合小学
2015年5月19日
各年级必背故事篇目:
一、二年级:
1.江南………………………………………………(汉乐府)2.敕勒歌………………………………………………(北朝民歌)3.咏鹅………………………………………………唐骆宾王4.风………………………………………………唐李峤5.咏柳………………………………………………唐贺知章
6.凉州词………………………………………………唐王之涣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8.春晓………………………………………………唐孟浩然
9.凉州词………………………………………………唐王翰
10. 出塞………………………………………………唐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12.鹿柴………………………………………………唐王维
13.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15.静夜思………………………………………………唐李白
16.古朗月行………………………………………………唐李白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8. 赠汪伦………………………………………………唐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唐李白
20.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三、四年级:(在一、二级古诗基础上背诵)
21.望天门山………………………………………………唐李白
22.别董大………………………………………………唐高适
23. 绝句………………………………………………唐杜甫
24.春夜喜雨………………………………………………唐杜甫25 .绝句………………………………………………唐杜甫2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27.枫桥夜泊………………………………………………唐张继
28. 游子吟………………………………………………唐孟郊
29.江雪………………………………………………唐柳宗元
30. 渔歌子………………………………………………唐张志和
31.塞下曲………………………………………………唐卢纶
32.望洞庭……………………………………………唐刘禹锡
33.浪淘沙………………………………………………唐刘禹锡34.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35.池上………………………………………………唐白居易
36.忆江南………………………………………………唐白居易
3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38.悯农………………………………………………唐李绅
39.悯农………………………………………………唐李绅
4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41.山行……………………………………………………唐杜牧
42.清明……………………………………………………唐杜牧
五年级:(在三、四级古诗基础上背诵)
46.江上渔………………………………………………宋范仲淹
47元日………………………………………………宋王安石
48.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5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5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53. 题西林壁……………………………………………宋苏轼
54.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55.示儿……………………………………………………宋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59.小池………………………………………………宋杨万里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六年级:(在五级古诗基础上背诵)
61春日………………………………………………宋朱熹
62.题临安邸……………………………………………宋林升
63.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64.乡村四月…………………………………………宋翁卷
65.墨梅………………………………………………元王冕
66.石灰吟………………………………………………明于谦
67.竹石……………………………………………清郑燮
68.所见…………………………………………………清袁枚
69.村居…………………………………………………清高鼎
70.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