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采购”账户借方登记购入材料的()A. 实际采购成本B. 计划采购成本C. 材料成本差异D. 暂估价款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的内容是()A.结存材料的成本节约 B.采购材料的成本节约C.结存材料的成本超支 D.采购材料的成本超支3. 某种产品的实际产量与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的乘积为该种产品材料的()A. 定额消耗量B. 消耗定额C. 费用定额D. 定额费用4.用于固定资产购建工程的人员工资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A.辅助生产成本 B.在建工程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5. 在按30日计算工资率的情况下,采用扣缺勤法和出勤法计算应付工资,两者计算结果( ) A. 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C. 后者大于前者D. 无可比关系6. 甲、乙两种产品均由某工人进行加工。

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25小时,乙产品工时定额为0.40小时。

该工人小时工资率为2元。

本月份该工人共加工甲产品150件,乙产品80件。

本月份应付该工人的工资数额为()A. 700元B. 740元C. 739元D. 800元7. 4月份生产合格品25件,料废品5件,加工失误产生废品2件,计价单价为4元,应付计件工资为 ( )A.100元B.120元C.128元D.108元8.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一次全部计入有关费用项目的方法是()A.五五摊销法 B.一次摊销法C.分期摊销法 D.净值法9.顺序分配法适用于 ( )A.辅助生产车间较少的企业 \B.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企业C.辅助生产交互服务的数量无明显顺序的企业D.辅助生产交互服务的数量有明显顺序的企业10.以下项目中属于废品的事项是 ( )A.由于保管不善,运输不当等原因,使得入库时的合格产品发生变质而造成的损失B.经检验部门验定,定为次品,降低售价而造成的损失C.由于生产原因造成的报废损失D. 实行“三包”的企业,产品出售后发现废品所造成的损失二、多项选择题1.发出材料实际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A. 先进先出法B. 个别计价法C.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D. 移动加权平均法2.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A. 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B.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C. 未使用房屋和建筑物D.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3. 我国目前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有()A. 双倍余额递减法B. 工作量法C. 年数总和法D. 直线法4. 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包括 ( )A. 领料单B. 产量记录C. 工资结算汇总表D. 考勤记录5.企业交纳印花税时,编制会计分录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有()A.管理费用 B.应交税费C.银行存款 D.营业税金及附加6.企业交纳车船使用税时,编制会计分录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有()A.管理费用 B.应交税费C.银行存款 D.其他应付款7.“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 )A.向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的费用 B.企业发生的全部辅助生产费用C.完工入库的自制材料成本D.完工入库的工具模具成本8.废品损失应包括 ( )A.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B.可修复废品的修理费用C.不合格产品的降价损失及产品保管不善的损坏变质损失D.实行“三包”的企业,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造成的损失9.在下列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的是( )A.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B.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生产商品产品D.车间规模较大10.停工损失应包括 ( )A.停工期内支付的职工薪酬B.停工期内所耗的燃料及动力费用C.停工期内应负担的制造费用D.季节性生产而发生的停工费用三、判断题1.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金额为结存材料的成本超支。

()2.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 ) 3.在辅助生产费用的按计划成本分配法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辅助生产劳务的差异一般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 ) 4.顺序分配法的特点在于排列在前的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排列在后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 ) 5.制造费用所采用的所有分配方法,分配结果“制造费用”科目期末都没有余额。

( )6.无论是可修复废品,还是不可修复废品,如果有过失人的赔偿款,则应从废品损失中扣除。

( )四、计算题1.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两种产品共同领用主要材料12 375千克,单价20元,共计247 500元。

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425件,B产品为525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50公斤, 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5千克。

要求: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8月份某企业耗电72 500度,每度电为0.3元,其中:生产产品耗用50 000度(甲产品生产工时45 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辅助生产车间耗电7 000度(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管理照明用电7 5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电6 000度,专设销售机构用电2 000度。

要求:分配本月的动力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电费尚未支付,通过“应付账款”核算)。

8.某企业设有供电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6 000元,提供电量3 000度,其中:运输部门耗电500度,基本生产车间耗电2 000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电500度,电费按耗用度数分配。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10 000元,运输材料物资10 000吨公里,其中:为供电车间提供运输劳务4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9 2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400吨公里。

要求:(1)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2)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3)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4)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5)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计划单位成本:供电车间2.1元/度,运输车间1.2元/吨公里)。

9.企业某生产车间2010年3月份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2 000小时,其中:甲产品7 500小时,乙产品8 500小时,丙产品6 000小时。

3月份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1 300元;(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3)车间消耗材料1 700元;(4)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600元;(5)辅助生产成本(电费、运输费)转入1 200元;(6)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1 200元。

要求:①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②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计算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 2.C 3.B 4. B 5. B6.C 7.B 8. B 9.C 10. C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CD3. ABCD4.BD5. AC6.BC7.ACD8.AB9.AB 10.ABC三、判断题1. ×2. √3. √4. √5. ×6.√ 四、计算题1. (1)材料定额消耗量:A 产品:425×50=21 250(公斤)B 产品:525×25=13 125(公斤)(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31252125012375=0.36(3)各种产品分配的材料数量:A 产品:21 250×0.36=7 650(公斤)B 产品:13 125×0.36=4 725(公斤)(4)各种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A 产品:7 650×20=15 3000(元)B 产品:4 725×20=9 45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53 000——基本生产成本—B 产品 94 500贷:原材料 247 500 2.动力费用分配率=(5000×0.3 )÷(45000+30000)=0.2甲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45 000×0.2=9 000(元)乙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30 000×0.2=6 0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 0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 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 100制造费用 2 250管理费用 1 800销售费用 600贷:应付账款 21 750 8.(1)采用直接分配法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6000÷(2000+500)=2.4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2 000×2.4=4 80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4=1 200(元)运输部门费用分配率==10000÷(9200+400)=1.04基本生产车间分配运输费用=9 200×1.04=9 568(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运输费用=10 000—89568=432(元)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14 368管理费用 1 63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 0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0 000(2)采用交互分配法供电车间费用交互分配率=50050020006000++=2运输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1 000(元)运输部门费用交互分配率=10 000÷10 000=1供电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400×1=4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000—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4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 0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400供电车间费用对外分配率=(6 000+400-1 000)÷(2 000+500)=2.16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2 000×2.16=4 320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16=1 080运输部门费用对外分摊率=4009200400100010000+-+=960010600=1.1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9 200×1.1=10120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运输费用=10 600—10 120=480(元)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14 440管理费用 1 5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 4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0 600(3)代数分配法假设每度电的成本为x,每吨公里的运输成本为y,列联立方程式:6000+400y=3000x10000+5000x=10000y解得 x=2.147651y=1.10738255运输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147651=1 073.82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2000×2.147651=4 295.30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147651=1 073.83供电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400×1.10738255=442.9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9200×1.10738255=10 187.92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运输费用=400×1.1073825=442.95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 073.82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442.95 制造费用 14 483.22管理费用 1 516.78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 442.95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1 073.82 (4)顺序分配法先分配供电车间费用: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30006000=2 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 000制造费用 4 000管理费用 1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 000 其次分配运输部门费用:运输部门费用分配率=4009200100010000++=1.15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10 580管理费用 42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1000(5)计划成本分配法①计划成本分配数额供电车间:3 000×2=60 000(元)运输部门:10 000×1.20=12 000(元)②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电车间:60 000+400×1.2=60 480(元)运输部门:10 000+500×2=11 000(元)③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电车间:60 480—60 000=+480元(超支)运输车间:11 000—12 000=-1 000元(节约)④会计分录按计划成本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80——运输部门 1 000 制造费用 15 040管理费用 1 48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部门 6 000——运输部门 12 000 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1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80 管理费用 520 9.1)(1)借:制造费用 1 300贷:银行存款 1 300(2)借:制造费用 4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4 000(3)借:制造费用 1 700贷:原材料 1 700(4)借:制造费用 1 600贷:累计折旧 1 600(5)借:制造费用 1 2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 200(6)借:制造费用 1 200贷:银行存款 1 2002)制造费用分配率=11000/22000=0.5各种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甲产品:7500×0.5=3 750(元)乙产品:8500×0.5=4 250(元)丙产品:6000×0.5=3 0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750——乙产品 4250——丙产品 3000 贷:制造费用 11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