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与”学”的授课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

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

为改变这些弊端,教师应运用多变的手段,精心设计、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

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

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孩子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

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从数学的特点看。

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
语句来表达的。

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

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

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

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三、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策略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需在兴趣盎然的思维过程中去培养。

在教学中发扬学问中的自由和组织管理上的民主,如在分组教学中大胆让小组长自己主持对学习的讨论,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自觉、自主地学习。

教师教学时也可多提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精心设计一些竞赛性的练习题,使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思索,寓思维训练于游戏之中。

提高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积极性,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

(二)讲清概念,建立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小学生语言区域狭窄,更缺乏数学语言,而他们的思维活动对
语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教学,讲清每个概念,每个算理。

如复习几何平面图形时,采用钉子板教具来展示已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不时变换,加深对平面图形间相互联系及图形本质的认识,当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时就变成平行四边形;加深了对图形本质属性的认识,又能区分图形间的异同。

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图形的特点,形成思维全过程的整体性。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概括能力,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三)进行说意练习,加强训练,灵活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

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语言引导。

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用不同的知识去剖析数量关系,纵横沟通,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寻求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求异中创新。

(四)教会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无矛盾性。

创设探索、研究多元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思维求知乐趣。

如,
教学加法结合律,最好举两三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

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

小学生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必然趋向。

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