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艺术考察报告

文化艺术考察报告

文化艺术考察调研报告
Culture and the arts Investigation Report
19+20+21 Weeks
:指导教师:
学号:班级:
项目名称:的当代艺术
项目时间:2012.6.25——2012.7.12
小组成员:
调研目的: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通过对艺术区的考察来了解下当代艺术。

调研容:
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前德国援助建设的“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

1964年4月上级主管单位撤销718联合厂建制,成立了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以及751厂。

因为园区有序的规划、便利的交通、风格的独特的包豪斯建筑等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前来租用限制的厂房并且进行改造,逐渐形成了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

由于艺术机构及艺术家最早进驻区域于798厂所在地,因此这里被命名为798艺术区。

宋庄艺术区:
宋庄,位于通州北部,距天安门24公里,总面积115.929平方公里。

1995年圆明园画家村被迫解散以后,许多走投无路的圆明园艺术家纷纷选择了宋庄。

宋庄的变化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的。

应该说宋庄艺术村的建造始于1994年。

由批评家栗宪庭先生和方力钧等艺术大腕牵头购房置业。

宋庄艺术村的建成促成了以圆明园艺术家为主力成员的集体大迁移。

随着画家的增多,与圆明园画家村被排斥不同的是,宋庄主动提供工作、生活场所。

村民的房子不能满足画家的需求时,村里主动将废弃厂房按要求改造成工作室出租给他们。

对有特殊需求的画家,村里还出租土地让他们自己建房。

村民的接纳欢迎和宽松的政策使得在宋庄生活的艺术家从1994年最初的10 多个人,发展到如今的2500多人。

在今天,以小堡为核心的宋庄画家村,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自由职业艺术家及相关产业的文化人士。

农家小院变成了艺术画廊、美术馆。

尽管从1995年以后的宋庄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集散地,已经初具规模,可就其生态而言,仍然是处于某种“地下”状态,被主流社会所排斥。

事实上,宋庄的真正崛起,还是2005年以后。

中国政府制定了产业转型的政策,明确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宋庄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集聚中心,就是在那一年被市政府纳入到了首批文化创意园。

而2006年,宋庄被评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至此,宋庄艺术家群落算是寿终正寝,获得了正式的合法性。

伴着这个合法化的过程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追捧,曾经的“地下艺术”就是在市场抄作下浮出水面。

而宋庄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大本营,由此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

随着艺术家逐渐形成规模,宋庄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原创艺术家的聚居群落。

原来单纯的艺术家居住性聚集形式,也逐步发展为原创艺术家、画廊、批评家和经纪人等共同形成的艺术集聚区。

目前的宋庄是一个工业建筑和民居错落分布的村落,村落拥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宋庄美术馆、东区艺术中心、上上美术馆和部分艺术家自建的特色工作室,近十家画廊沿小堡商业街一字排开,大部分艺术家以租住闲置工业厂房和民居为主,建筑外观整体显示艺术村与众不同的文化风貌。

备注:
非常感老师的悉心教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