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常用抗抑郁药有几类?分别举1~2种代表药。
答: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硫杂蒽类:氟哌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五氟利多苯甲酰胺类:舒必利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
2、何谓情感淡漠和情感低落,两者有何区别?
答: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的患者均可表现为言语动作的减少、兴趣减退、意志减退及人际关系的疏远,但两者的本质不同。
情感低落是负性情感增强的表现,患者外部表情愁苦、双眉紧锁、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内心深感痛苦,悲观绝望,觉得一无是处,甚至反复出现相似的念头,常伴有明显的思维迟缓,言语动作的减少,以及食欲减退,早醒等生物学症状,常见于抑郁症,也可见于反应性抑郁及更年期抑郁。
情感淡漠是情感反应的减弱或缺乏,患者外部表情冷淡呆板,内心对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自身前途及周围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熟视无睹,与周围环境失去情感上的联系,它是精神分裂症晚期常见的症状,也可见于痴呆患者。
3、请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答:过量服用或误服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昏迷、癫痫发作、心律失常三联征,还可有高热、低血压、肠麻痹、瞳孔扩大、呼吸抑制、心脏骤停,常常会危及生命。
处理原则:使用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0.5-1小时重复给药1-2mg;及时洗胃、输液,积极处理心律不齐、控制癫痫发作。
4、简要论述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躁狂的治疗:锂盐、抗精神病药物、抗惊厥药物治疗、ECT治疗
抑郁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ECT、心理治疗
5、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答:情感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患者终日忧心忡忡。
程度较轻者,感到闷闷不乐,凡是缺乏兴趣。
重者可痛不欲生,悲观绝望。
部分患者可伴有焦虑、激越症状。
典型的抑郁发作有晨重夜轻的特点。
自我评价过低,常有无用感、无希望感,自责自罪,重者可有罪恶妄想、疑病观念,被害妄想等。
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减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
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患者感觉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意志活动减退行动迟缓,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重者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甚至出现不语、不动、不食,达木僵状态。
6、简述焦虑与恐惧的异同点。
答:焦虑是指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在缺乏相应客观因素或充分证
据的情况下,患者感到顾虑重重,紧张不安,来回走动,搓手顿脚,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可出现濒死感、失控感、呼吸困难等,常见于焦虑症、恐惧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等疾病。
恐惧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病态的恐惧是一类不以人意志愿望为转移的恐惧情绪,病人会对一些本身不具有危险性的物品、环境或活动产生一种极度紧张恐惧的心情,虽然患者能意识到这种恐惧感是没有必要的,但无法摆脱,并出现明显的回避行为,常见于恐惧症,也可见于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
恐惧症患者常有明显的焦虑,且焦虑程度较重,脱离恐惧对象后,焦虑情绪会减轻。
7、简述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副作用。
答:锥体外系反应: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症、迟发性运动障碍
自主神经的副作用:抗胆碱能副作用:口干、少汗、尿潴留、便秘、视力模糊
抗肾上腺素能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射精抑制
恶性综合征:意识波动、肌肉强直、高热、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
精神方面副作用:过度镇静、精神运动兴奋、药源性抑郁、意识障碍或中枢抗胆碱能综合征内分泌和代谢副作用:闭经、溢乳、体重增加
8、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
答:情绪低落,自我感觉差、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生活疏懒,不修边幅、木僵、意志活动减退
9、心境稳定剂的作用
答:可以治疗躁狂、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对躁狂发作有预防作用、对抑郁发作有预防作用
10、影响抑郁复发的因素
答: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或时间不足、心理、生理应激、社会适应不良、有心境障碍家族史11、描述使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
答:应从10-20mg/日开始,最佳治疗剂量为20-40mg/日、一般用药后2周起效,急性期治疗6-8周、半衰期长达1个月、更换为MAOI类药物时,至少应停用5周、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
12、什么是隐匿性抑郁的临床∶
答:是一不典型的类别,临床主要以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为主。
抑郁症状被其掩盖13、什么事双重抑郁
答:在心境恶劣的基础上叠加一次抑郁发作、在心境恶劣的周期内出现多次抑郁发作,应考
虑复发性抑郁的诊断、一次或多次抑郁发作后不能完全缓解,导致症状持续
14、睡眠障碍属于抑郁发作时的临床表现
答: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实,易醒、不典型抑郁可见睡眠增多
15、继发性抑郁障碍的描述
答:可继发于躯体或脑部疾病、可继发于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抑郁症状随原发病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在有效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抗抑郁治疗
16、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常见的不良反应。
答: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表现为抗胆碱能和心血管等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和心率改变等。
老年和体弱者用药剂量应减小,必要时应注意监护。
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都有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
17、简述思维迟缓、思维贫乏及思维中断的鉴别要点。
答:思维迟缓是指联想抑制和困难,联想的速度减慢及数量减少,病人自感思考费力,反应慢,脑子不灵了,记忆力及注意力减退,客观上表现为言语缓慢、语量减少、声音低微、行为动作反应迟缓,常见于抑郁症。
思维贫乏是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词汇的贫乏,病人自感脑子空洞无物,没什么东西可想,病人常沉默少语,谈话内容空洞单调,回答问题简单,甚至对一切问题都回答不知道,常伴有情感及意志行为的变化,多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发育迟滞。
思维中断是指联想过程的中断,病人在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18、简述道之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因素。
答:(1)、诊断方面:即发行、神经症性、伴有严重焦虑和激越、妄想性抑郁等。
(2)、治疗方面:药物剂量不足、聊城不够、服药依从性差、血药浓度低、单胺氧化酶的抑制程度不够.
(3)、症状方面: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4)、共病现象:伴有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
19、用于精神障碍治疗的精神药物有哪四类?列出各自的主要靶症状和1-2种代表药物。
答:精神药物按其临床作用特点可分为:(1)抗精神病药物,作用于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怪异离奇行为等,代表药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2)抗抑郁药,作用于抑郁综合征,如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自责自罪、兴趣下降、失眠早醒等,代表药有阿米替林、氟西汀等;(3)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作用于躁狂性兴奋,如情绪高涨、活动增多、夸大、爱管闲事、易激惹等,代表药有锂盐、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4)抗焦虑药物,作用于焦虑症状,如焦虑不安、恐惧、失眠、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代表药物有苯二氮卓类的地西泮、阿普唑仑等。
20、简述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答:新型的单胺氧化酶制剂吗氯贝胺是一种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A制剂,他克服了非选择性、非可逆性MAOI的高血压危象、肝毒性、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发应的缺点及禁食含酪胺类食物的限制,抗抑郁作用与米帕明相当,有效治疗剂量为300~600mg/d,主要不良发应有恶心、口干、便秘、视物模糊、震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