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1.右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时拍摄的石拱桥的照片,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 由图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虚像C.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D.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2.在素质教育中,体育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实心球是体育中考的选项之一。
右图所示在投掷实心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投掷实心球时,实心球出手瞬间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投掷成绩就越好B. 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实心球在离开手以后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C. 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的瞬间,若所有外力都突然消失,则实心球会静止在最高点D. 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3.物理图象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是关于如下的物理图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如果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路程B. 如果横坐标表示路程,纵坐标表示力,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功C. 如果横坐标表示受力面积,纵坐标表示压力,则阴影部分表示压强D. 如果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电功率,则阴影部分表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多少4.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在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水分子可以得到足够的能量而挣脱周围水分子的引力,从而脱离水面飞向空中,关于上述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说明该过程不需要吸收热量B.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的过程与上述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C. 上述过程中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间作用力随之增大D. 用酒精擦拭皮肤为高烧病人降温就是上述物态变化的一个应用5.如图所示是教材中关于电磁联系的四幅图片,关于这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若将小磁针移开,导线周围的磁场也随之消失B. 乙图中,若同时改变电源正负极的接线和磁体的N、S极同时对调,导体棒ab将向相反方向运动C. 丙图的实验可以说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D. 丁图中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线圈中除了因接入电源而产生的电流外,还会产生感应电流6.灯泡L1(6V,3W)和L2(6V,2W)串联后接入6V电路中,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两灯总功率为5WB. 灯泡L1两端电压比灯泡L2两端电压高C. 两灯的总功率小于2WD. 灯泡L l比灯泡L2亮7.如图所示,首先闭合S,然后再闭合S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V和电流表A1示数均变大B. 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示数都变大C. 电压表V和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D. R2消耗的功率变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6.0分)8.商场里,妈妈和小东正乘自动扶梯下楼(如图所示)妈妈提醒说:“下楼时要拉着妈妈的手站着不动,其中妈妈说的站着不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来说的。
若自动扶梯的长为8m,扶梯运行的速度为0.25m/s,则小东和妈妈从顶端到底端共用时______s。
9.如图所示是北京达人用嘴吹瓶子演绎世界名曲的镜头,不同的瓶子装入不等量的水,用相同的力吹不同的瓶子是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0.如图所示,甲同学用150N的力水平向前拉小车,乙同学用200N的力水平向前推小车,则这两同学所施加力的合力是______N。
11.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末,使其均匀分布在1cm2的水平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根据上述介绍可知,3粒芝麻的总重力约为______N。
1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转移是因为不同物质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弱不同。
物理学上規定,丝绸摩瘵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由此可以推知: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强的是______(选填“玻璃”或“丝绸”)13.已知管道天然气的热值约为3.6×107J/m3,价格是2.10元/m3,某同学家九月份和十月份共使用了20m3的燃气,则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若这些热量的42%被水吸收,可以将______kg20℃的水烧开(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14.如图,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自重)可绕支点0自由转动。
在B点挂一个重为36N的物体,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上施加一个力,要使这个力最小,则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_,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N。
15.我们可以用图示的电路图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调节电路,当电压表示数U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如果考虑到电流表的电阻值R为0.12Ω,待测电阻Rx'的阻值应为______。
16.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1:4,它们并联在电压为4V的电路中时,R1、R2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已知R=10Ω,则电阻R1消耗的功率是______W。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17.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5N,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F2=15N,试求:(1)该正方体所受浮力的大小;(2)液体的密度;(3)物体下表面距离液面的深度。
18.如图所示,R1=20Ω,当开关S接1时,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9A.试求:(1)电阻R2的阻值;(2)当开关S接2时,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19.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动汽车慢慢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动汽车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有一部分在线圈中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电动汽车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500V,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30A,电动机线圈电阻为2Ω,若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为1000N,则电动汽车行驶10min:(1)电动机消耗的电能;(2)线圈产生的热量;(3)电动汽车行驶的速度。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0.如图为某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CD是主光轴,MN是AB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并用作图法作出该透镜右侧的焦点F。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21.小明在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中抽到的试题是“试题B:测量食盐水的密度”;(1)小明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发现天平指针尖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明需要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2)小明实验操作过程如图乙、丙、丁所示,其中乙图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天平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丙图是倒入量筒的盐水的体积;丁图是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天平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
根据三幅图的读数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3)实验操作过程中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底部齐平。
若小明实验过程中没有蹲下来平视,而是俯视读数,则他测出的盐水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22.小明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右表所示,则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______;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实验;实验数123钩码重G/N244钩码上升高度h/cm101010绳端拉力F/N0.9 1.6 1.3绳端移动距离s/m303040机械效率η74%77%(2)通过第1、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有关。
(3)小聪认为,弹簧测力计在运动时示数不稳定,于是他在钩码静止的情况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然后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这样测出的机械效率与钩码匀速运动时相比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3.为了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小明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补充完整;(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小明根据______(填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判断电路连接和器材都是完好的,不亮的原因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3)小明移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他需要将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4)小明进行了多次实验,并作出U-1图象如图丙所示,图象不是直线的原因是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石拱桥在水中的倒影等同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虚像。
故B错误;C、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故C正确;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近视眼应该利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
故选:C。
(1)桥在水中的倒影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答;(3)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凹透镜的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用于矫正近视眼。
此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2.【答案】B【解析】解: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错误;B、实心球在离开手以后的运动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只受重力作用,因此,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B正确;C、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的瞬间,在水平方向仍然运动,若所有外力都突然消失,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实心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投掷出去的实心球,在运动到最高点时,将动能一部分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1)惯性是指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2)球在运动过程中,对球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球受到的力的方向;(3)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时,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运动的物体会克服阻力做功。
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惯性知识、受力分析以及能量转化问题,注意只有在理想情况下才没有阻力作用,实际生活中,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阻力的作用。
3.【答案】C【解析】解:如图,当两个物理量的乘积等于另一个物理量时,这两个物理量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可以表示另一个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