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开头首先要感谢陈晓伟,崔惠娜,杜洋提供的笔记、资料和照片,此篇文章再综合了作者上课笔记,上课有说必考的地方均以粗体标出,其余可看看增进知识。
也大谢阴神退位让贤,让小弟能喂人民服务此为1.0版本,仅适用于2012年12月6日早晨的考试,10级11级12级同学若想沿用还是改进改进发个2.0版本能全部理解并背诵此篇文章者,考分90-,作者吃翔三斤,连带责任陈晓伟,杜洋…………崔惠娜…………算了吧本文主旨在于帮助考研同学轻松过考试,作者坚决反对不上课只求重点过考试的行为。
Now here we go!第一章绪论生命科学的概念:狭义:研究生命现象极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广义:还包括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与环境,化学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领域生命科学的研究分成三个层次核心层次:包括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个体生物学层次:包括西川学生理学解剖学等综合科目生物圈层次生物材料是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和置换损坏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生物材料的分类按组成和性质分为: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高分子,生物陶瓷材料,生物复合材料按生化反应水平分为:惰性生物材料,活性生物材料,可降解和吸收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组织工程是指用生命科学工程原理及方法构建一个生物装置来维护、增进人体细胞的组织工程材料的生长,以恢复组织器官功能的技能组织工程材料应具备的条件1.易于加工成三维多孔支架2.有一定力学强度3.能促进组织生长4.低毒或无毒5.能够释放药物或活性物质6.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反应7.促进粘附及激活细胞(纤维细胞的粘附和增值)8.促进粘附及激活细胞防止血小板黏附于血管中组织工程的三大基本要素: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生物构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体现在1.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Res系统:肝脏,脾脏,淋巴结生命规律: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其中,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变成自己;异化正好相反把自己变成非己。
同化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中重要的过程。
(大题)生命科学研究的动态和趋势:1.人类基因组计划2.蛋白质组织与工程3.基因诊断和治疗4.生物导弹5.转基因技术6.克隆技术7.基因芯片8.纳米技术9.干细胞生物相容性可分为:血液反应免疫反应组织反应生物化学反应(大题)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1.对生物相容性评价进行改进和发展。
2.转而对材料与机体所有信息进行有机的全面研究和评价3.研究具有全面功能的人工器官和组织材料4.研究新的药物释放体系和药物载体材料5.材料表面的改性研究6.纳米材料与纳米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第二章细胞生物学三大基本问题1.细胞的基因组如何在时间空间有序表达2.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质核算多糖脂类——如何逐级装配成能行驶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3.基因表达的产物——活性因子喜好分子——如何调节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研究课题1.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关系2.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和调控3.细胞信号传递4.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5.蛋白质合成、分选与跨膜定向运输6.真核细胞起源与进化脂质体分为:胆固醇磷酸酯蛋白质有四级结构几丁质(甲壳素脱乙酰之后成为壳聚糖)三羧酸循环(蛋白——糖类——脂肪)三个氨基酸一个密码病毒形态:球型丝型单型砖型蝌蚪形细胞结构相似性1.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p-gp 离子泵的作用)2.具有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3.具有核糖体核酸基本结构:核苷酸——核苷(碱基戊糖)磷酸其中碱基: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DNA)尿嘧啶(U)(RNA)戊糖:D-核糖(RNA)D-脱氧核糖(DNA)RNA分类:mRNA rRNA tRN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特征细胞大小细胞核细胞器DNA DNA复制转录和转译细胞分裂原核细胞1~10μm 拟核无(有核糖体)环状连续同一时间地点无丝分裂真核细胞10~100μm 真核有各种细胞器链状S期转录在核转译在质有丝分裂(或减数)细胞的基本功能:自我增值、新陈代谢、运动性酶(enzyme)的特性:高度专一性高度催化功能高度不稳定性第三章分子生物学研究对象核酸:遗传信息载体:决定生物性状;稳定遗传:保证物种的延续蛋白质、酶基因克隆:把确定某一性质的基因(DNA片段)从整个基因组中找出来基因结构:结构基因调控基因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子生物学:研究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信息传递过程生物化学: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生物化学主要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生物体内各种化合物和各种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的学科,而分子生物学一般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反应和合成对于生物题生命现象的影响第四章免疫学(大题)免疫的定义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耐受的一种生理功能(大题)非特异性免疫也称固有性免疫应答,天然免疫,先天性免疫特点:1.出生时即具有遗传,遗传获得2.反应迅速,针对范围广3.初次与抗原接触既能发挥效应,但无记忆性4.同一物种的正常个体间差异不大组成:1.皮肤黏膜:粘膜的表面积比皮肤大得多,如呼吸道、消化道等2.吞噬细胞:存在于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存在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3.NK细胞:能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4.补体:细胞因子(大题)特异性免疫也称适应性免疫应答,获得性免疫特点:特异性,获得性,记忆性,可传递性,自限性组成:体液免疫(主要发挥作用的物质是蛋白质分子如抗体(antibody))细胞免疫(无抗体参与,主要靠淋巴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并不是所有的异物都能诱导适应性免疫引起适应性免疫能力由大到小:酯糖类蛋白质免疫的功能免疫防御: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过强表现为超敏反应,过弱表现为免疫缺陷病免疫自稳:清除损伤细胞或者衰老的细胞;病理性反应为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清除突变或畸变的恶性细胞;病理性反应为恶性肿瘤免疫学分类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抗原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应答过程及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效应、免疫遗传等生理现象临床免疫学:主要研究人体健康和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病理性免疫现象,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等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所有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细胞的产物。
免疫器官分类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一级)淋巴器官,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胸腺:培育输出成熟的T细胞,产生胸腺激素骨髓:造血器官,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法氏囊:也称腔上囊,是鸟类B细胞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外围免疫器官脾脏:血液过滤,针对来自血液中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也是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产生吞噬细胞,增强激素淋巴结:过滤和清除异物,针对淋巴液中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分类干细胞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反复循环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其他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免疫分子的分类膜型分子: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白细胞分化抗原(CD 分子)、粘附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其他受体分子分泌性分子:免疫球蛋白分子(lg分子)、补体分子、细胞因子抗原(antigen)能够诱导适应性免疫的异物抗体来源: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作用结合抗原:可变区是结合抗原的结构,抗原上被结合的部位称作表位或者决定簇,一个可变区只能结合一个表位,一个抗体可结合两个抗原或者一个抗原的两个表位调理作用:增加吞噬功能ADCC作用:细胞的裂解或者溶解作用(毒作用),抗体依赖性的细胞介导毒作用激活补体抗体结构Fab可变区(胺基羧基)FC不变区(羟基巯基)对抗体进行修饰一般在不变区修饰,因为可变区是结合抗原的结构,若改变化学结构则不具有特异结合性补体系统组成:由40余种分子组成,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少部分在细胞表面,须激活才可发挥作用激活途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注:抗原抗体形成复合物才能激活)作用细胞溶解:在细胞表面打动,使钙离子进入细胞,钠离子出细胞,细胞渗透压降低,大量水进入细胞,细胞胀破死亡。
调理作用:增加吞噬细胞功能诱导炎症反应细胞因子:一般是小分子的蛋白质或者多肽第五章药理学(大题)概念:研究药物与抗体间相互作用、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药物效应动力学(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PK):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lility)是指以一定的药物制剂给药后,能吸收进入血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和速度。
耐药性(resistence)指病原体长期接触药物以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第六章纳米医学(大题)纳米控释系统的优点缓释药物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有利于储存;打到靶向输送的目的;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剂量,从而减轻或避免毒副反应;建立新的给药途径(包括局部给药、粘膜吸收给药、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