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初中作文
中国有许多节日,这些节日承载着悠长的民族文化,有鲜明,独特的节日风俗。
节日
让人喜欢,节日让人快乐,节日让气氛活跃,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春节让我快乐无比。
春节————在这节日里我们穿上了新衣服;长辈们给我们红包;看烟火放鞭炮,好快
乐!
我记得去年和哥哥姐姐们拿着烟火,炮,烟花,在门口玩。
哥哥突发思想,拿了一个
瓶子,把炮装进瓶子里,然后点燃。
“嘭”炮爆了。
但瓶子没有炸破。
哥哥还要试一次
“我今天一定要把瓶子炸破。
”看着哥哥在玩,我的好奇心不知不觉冒上来!“哥,能不
能让我试试。
”哥哥似乎有点犹豫“你不要害怕的哭了。
”“嗯,我没有那么胆小。
”但
是心里还是有点害怕。
哥哥把炮放到瓶子里,让我点燃,我越来越害怕,万一点到手怎么办,如果没点着哥哥会不会嘲笑我,如果。
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怎么,我一点,炮就点燃了。
我吓死了,以为没点着,没想到
我把瓶子都炸破了。
我开心极了!
接着,天空放起来烟花,在天上像五彩的星星,有的好像在对我眨眼睛,有的好像在
对我挥手,还有的好像对我说话。
突然,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抬头一看,天空已挂
着一个巨大的彩球。
彩球闪烁着耀眼的金光,向四周扩散开来。
我想,可能是天上的神仙
从天宫抛给我们一个吉祥彩球。
你看,那流光溢彩四散开来的点点金光,把夜空装点得如
此灿烂夺目。
又听得“咚”的一声脆响,一朵巨大的金黄的秋菊又在天空盛开了。
它仿佛
一位仙女,舒着腰身、探着脖颈,挤着媚眼在千万目光的青睐中徐徐盛开。
快看!它那卷
着的头发,掩着黄,露着白,映着紫,散着耀眼的流金,全着魔了似地一层嵌着一层,一
卷扣着一卷,一环套着一环,构成了一幅巨大的祥和壮丽的流彩画。
春节是喜庆的,是吉祥的,是开心的。
它让我懂的只要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攀登命运
险峰的人,才会有成功。
春节——我最喜爱的传统佳节。
你们喜欢吗?你们也一定喜欢吧!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
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
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
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
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
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
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
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
屋里
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
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
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
家欢聚。
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
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
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
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
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
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
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
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
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
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
味无穷。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个季节的
我们,也特别的活泼好动。
然而,我们在活泼好动之余,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言谈举止,文明了吗?礼貌了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
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文明礼貌也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像阵阵微风,
吹进人们的心田。
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开
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但是在我们的校园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
譬如,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与我们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总能听到一些不堪入
耳的脏话,总能目睹到同学之间不该发生的指责与大骂的“唇枪舌战”。
有的同学甚至在
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给我们生活的空间埋下一颗颗地雷,有的同学甚至不注意爱护公共财物,在白色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崭新的课桌上刻字留念,殊不知留下的却是臭名和唾骂,还有的还对“请爱护花草”的警告语视若无睹,为了少走几步路,随意践踏草坪,竟深深
踩出一条路来,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为一名中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使命。
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见
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打招呼,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那我们
便能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中,别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作为一名中学生,爱护校园,美化环境,同时也是我们的另一个使命。
当你扔出手中
的垃圾时,请你多走几步,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看到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下腰,把
它捡起来;当你随地吐痰时,请你为他人想想,别人会因为我而生病的。
如果我们每一位
同学都能这样做,这样想,那么,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原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貌同在,让文明礼貌永远伴随着我们。
文明
礼貌之月并不只是三月,我们应该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
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
把文明礼貌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
文明好少年。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
明礼貌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