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在基坑外对围护墙加设拉支承结构,称为拉锚(或土锚)2.自由体,是指变形不受其他结构任何约束的结构。
结构的变形等于结构自由变形,无约束的变形不产生温度应力,即变形最大,应力为零。
3.起重幅度,又称为回转半径或工作半径,是指从塔式起重机回转中心至吊钩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起重幅度包括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两个参数。
4.高层钢结构的标准柱,是指能控制框架平面轮廓的少数柱子,一般是选择平面转角柱为标准柱。
5.加筋水泥土墙(SMW工法),即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H型钢,使之成为同时具有受力和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围护墙。
6.夯扩灌注桩,是在锤击沉管灌注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桩,主要是在由于桩扩底,能增大桩端持力层的承载力,因而提高了单桩的承载力。
7.全约束,是指结构的变形全部受到其他结构的约束,使变形结构无任何变形的可能,即应力最大,变形为零。
8.升模法施工,是将建筑物的一层的墙、梁、柱的模板,通过承力架和吊杆等悬挂在固定于工具式钢柱上的电动升板机上,待混凝土拆模后,用电动升板机将所有的模板一次提升一个楼层高度,然后重新组装和浇筑混凝土,如此逐层循环直至顶层。
9.土钉墙,是一种边坡稳定式的支护,其作用是起主动嵌固作用,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使基坑开挖后坡面保持稳定。
土钉墙,由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喷射的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系统组成。
10.起重幅度,又称为回转半径或工作半径,是指从塔式起重机回转中心至吊钩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起重幅度包括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两个参数。
11. 吊塔式起重机的吊钩高度,是指自轨道基础的轨顶表面或混凝土基础的顶面至吊钩中心的垂直距离。
12.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是以热轧异型钢为边框,以覆面胶合板为面板,并加焊若干钢加强肋承托面板的一种组合式模板。
这种模板的特点:用钢量少,自重轻,面积大,可减少模板拼缝,可提高构件浇筑表面质量。
13. 挤扩多分支承力盘灌注桩,是一种新型变截面桩,是在普通灌注桩的基础上,在桩身不同部位设置分支和承力盘,或仅设置成立盘而成的灌注桩。
14.大模板施工,就是采用工具式大型模板,配以相应的吊装机械,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
这种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装修的湿作业减少,而且房屋的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
15. 地下连续墙的结构接头,是已竣工的地下连续墙在水平向与其他构件相连接的接头16.弹性约束,是指约束状态介于自由体和全约束之间的一种约束,弹性约束结构的变形受到部分约束,产生部分变形,此时结构既有变形又有应力。
二.简答题1.简述基坑内支承结构竖向布置的决定因素。
基坑内支承结构竖向布置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1)基坑深度;(2)围护墙种类;(3)挖土方式;(4)地下结构各层楼盖和底板的位置等2.简述地下连续墙的导墙的作用。
地下连续墙的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挖槽之前修筑的临时结构,对挖槽其重要作用。
导墙的具体作用包括:(1)挡土墙;(2)作为测量基准;(3)作为重物的支承;(4)存蓄泥浆3.简述减少打入桩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预防措施。
减少打入桩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预防措施:(1)减少和限制沉桩挤土影响,可通过采用预钻孔打桩工艺、合理安排沉桩顺序、控制沉桩速率、设置挖应力释放沟;(2)减小超静孔隙水压力,可通过采用袋装砂井、采用预埋塑料排水板、减小震动4.简述高层建筑施工时,影响起重运输体系组合选择的主要因素。
高层建筑施工时,影响起重运输体系组合的选择的主要因素:(1)运输能力要能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2)机械费用低;(3)综合经济效益好。
5.简述高层钢结构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高层钢结构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1)钢构件预检与配套;(2)定位轴线、标高和地脚螺栓的检查;(3)安排钢构件现场堆放;(4)安装机械的选择;(5)安装流水段的划分。
6.简述"逆作法"施工的工艺原理。
(1)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
(2)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
(3)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7.简述干式成孔钻孔灌注桩有哪些常见的施工方法。
(1)螺旋钻机施工法;(2)大芯管小叶片螺旋钻机成桩法;(3)日本的CTP工法(4)钻孔压浆成桩法.8.简述高层建筑施工用塔式起重机的基本要求。
(1)起重臂要长;(2)工作速度要高而且能调速;(3)宜用起重小车变幅式的臂架;(4)改善操纵条件。
9.简述在选择外用施工电梯布置的位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应便利人员上下和物料集散;(2)由电梯出口到各施工处的平均距离应最近;(3)便于安装附墙装置;(4)接近电源;(5)有良好的夜间照明。
10.简述无爬模爬升模板施工的工作原理?无爬架爬模的工作原理:无爬架爬模取消了爬架,模板由甲乙两类模板组成,爬升时两类模板互为依托,用提升设备使两类相邻模板交替爬升。
11.简述基坑周边环境勘察的工作内容。
(1)查明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类型、层数、基础类型和埋深、基础荷载大小及上部结构现状;(2)查明基坑周边各类地下设施;(3)查明基坑四周道路的距离及车辆载重情况;(4)查明场地四周和邻近地区地表水汇流和排泄情况,地下水管渗漏情况及对基坑开挖的影响。
12.简述钢板桩墙的转角和封闭合拢施工的基本方法。
(1)异形板桩;(2)连接件;(3)骑缝搭接;(4)轴线调整13.简述如何判断在预制桩沉桩过程中,桩身已破坏。
判断桩身破坏:打桩过程中,如突然出现桩锤回弹,灌入度突增,锤击时桩弯曲、倾斜、颤动、桩顶破坏加剧等,则表明桩身可能已经破坏。
14.简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2)由结构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3)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即由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膨胀等变形变化产生应力而引起的。
15.简述升模法施工的施工原理。
升模法施工的原理,是将建筑物的一层的墙、梁、柱的模板,通过承力架和吊杆等悬挂在固定于工具式钢柱上的电动升板机上,待混凝土拆模后,用电动升板机将所有的模板一次提升一个楼层高度,然后重新组装和浇筑混凝土,如此逐层循环直至顶层。
16.简述在钢管桩打桩过程中,如何降低其对邻桩和相邻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为了防止钢管桩打桩过程中,对邻桩和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造成较大位移和变位,并使施工方便,一般采取先打中间后打外围;先打长桩后打短桩;先打大直径桩后打小直径桩的程序进行。
17.简述可以利用哪些措施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水泥水化热而产生的温升。
(1)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2)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3)掺加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4)掺加粉煤灰外掺料;(5)粗细骨料选择;(6)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注温度;18.简单分析施工过程中轨行式塔式起重机的优点和缺点。
轨行式的优点是:可沿轨道两侧全副作业范围内进行吊装,对施工的建筑物无附加的作用力,整机重心低、稳定性好、装拆方便;其缺点是路基工作量大、占用施工场地大、使用高度受一定限制,只能用于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19.简述目前高层建筑施工有哪些常用的脚手架。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3)门型组合式脚手架;(4)附墙升降脚手架。
20.简述有爬架爬模的工作原理。
有爬架爬模的工作原理:爬架和模板相互交替做支承,由爬升设备分别带动它们一个个楼层的向上爬升,以完成混凝土墙体的浇筑。
21.简述岩土勘察的勘察范围。
(1)取决于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宜在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对于软土勘察范围尚宜扩大。
(2)勘探点的间距可为15-30m,地层变化较大时,应增加勘探点;(3)基坑周边的勘探点的深度不宜小于1倍开挖深度,软土地区应穿越软土层22.简述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泥浆的作用。
(1)护壁作用;(2)携碴作用;(3)冷却作用;(4)滑润作用23.简述可利用哪些预防措施减少打入桩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1)减少和限制沉桩挤土影响,可通过采用预钻孔打桩工艺、合理安排沉桩顺序、控制沉桩速率、设置挖应力释放沟;(2)减小超静孔隙水压力,可通过采用袋装砂井、采用预埋塑料排水板、减小震动24.简述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水泥水化热;(2)约束条件;(3)外界气温变化;(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25.试分析为什么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不宜采用落地脚手架?在高层尤其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如采用落地式脚手架,则需用大量脚手架材料,装拆的工作量亦巨大,费用高、劳动量消耗大,同时延长工期,因此不宜使用落地式脚手架。
26.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有效控制是施工活动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之一,试简述有哪些地下水控制的方法?(1)集水明排法;(2)降水法;(3)截水法;(4)回灌法27.桩架是打桩的重要机械设备,请简要介绍桩架的作用?桩架的作用,是固定桩的位置,在打入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承载桩锤并保证桩锤沿着所要求的方向冲击桩。
桩架的高度,应为桩长、桩锤高度、桩帽厚度、滑轮组高度的总和,再加上1~2m的余量。
28.简述钻孔灌注桩的成桩流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可采用干式成孔或湿式成孔,成孔后吊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
施工时要保证设计要求的孔径、孔深和孔的垂直精度,并保证孔底松士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29.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温度裂缝的有效措施之一,试简要介绍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的具体措施。
(1)设置滑动层;(2)避免应力集中;(3)设置缓冲层;(4)合理配筋;(5)合理的分段施工30.外用施工电梯是一种常用的施工用垂直起重设备,试简要分析在具体布置外用施工电梯时需考虑的基本原则。
(1)应便利人员上下和物料集散;(2)由电梯出口到各施工处的平均距离应最近;(3)便于安装附墙装置;(4)接近电源;(5)有良好的夜间照明。
31. 简述土钉墙的典型施工步骤。
土钉墙,是一种边坡稳定式的支护,其作用是起主动嵌固作用,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使基坑开挖后坡面保持稳定。
土钉墙的通常做法是,先在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然后沿孔全长注浆;土钉也可以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
土钉墙的典型施工步骤为:(1)基坑开挖一定深度;(2)在这一深度的作业面上设置一排土钉并灌浆;(3)喷射混凝土面层,继续向下开挖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设计的基坑开挖深度32.桩架是打桩的重要机械设备之一,试简述如何确定桩架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