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试题库及答案(学生用)

大学语文试题库及答案(学生用)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00题)一、《大同》(选择题11题,判断题5题,共16题)(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 ( C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2.孔子所认为“大同”、“小康”,其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D )。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A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4.最早提出“大同”理想的人是( B )。

A.庄子B.孔子C.梁启超D.孙中山5.“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其中“三代之英”指的是( C )A.尧、舜、禹 B.夏、商、周C.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 D.舜、禹和商汤6.汉代时有“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之说,其中的“礼经”指的是( A )A.《仪礼》 B.《周礼》 C.《小戴礼记》 D.《大戴礼记》7.“大同”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A)A.天下为公 B.选贤与能 C.讲信修睦 D.社会安定8.“小康”社会最显著的外在特征是(D)A.天下为家 B.各亲其亲 C.职位世及 D.礼义为纪9.“大同”“小康”社会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最显著的不同是(D)A.道德品质 B.生产力水平C.礼法制度 D.物质水平与精神追求的统一10.儒家的“大同”思想与墨家的“尚同”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C)A.社会和谐程度不同 B.人们的道德水平不同C.社会管理方式不同 D.文字表述的方式不同11.“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C)A.这六位君主都是通过战争夺取天下的杰出人才B.这六位君主是超拔杰出的人才C.这六位君主都是谨遵礼法的杰出人才D.这六位君主是通过选举而产生的人才(二)判断题1.对于上古时代,儒家与道家的认识是不同的,儒家的上古时代并非自然原始的时代,而是他们所称赞的尧舜时代。

这个时代虽然也“无为而治”,却不是自然无为,而是道德的自然远行,没有强迫的礼义制约。

(对)2.《礼记》是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思想文献的汇编,以对古代礼制的讨论与阐发为主要内容,其中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3.“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仲尼叹鲁的原因是鲁国作为诸侯国却举行蜡祭,有违礼制。

(错)4.大同社会人人都有一颗关爱他人、扶危济困、恪尽职守、不贪私利之心,这是因为这一社会天下为公、任人为贤、讲求诚信所造成的。

(对)5.儒家所论述的大同社会不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历史中也是存在的。

(错)二、《封建论》(选择题16题,判断题8题,共24题)(一)选择题1.在《封建论》一文中,作者所援引的朝代,因实行郡县制而获得成功统治的是(C)。

A.商 B.周 C.秦 D.汉2.柳宗元下列作品中,属于“永州八记”的是(A)。

A.《始得西山宴游记》 B.《捕蛇者说》C.《段太尉逸事状》 D.《黔之驴》3.在“唐宋八大家”中,与柳宗元同时代的作家是(A)A.韩愈 B.白居易 C.王安石 D.曾巩4.柳宗元的《封建论》中“封建”一词指的是(A)A.分封建国制度 B.蕃镇割据制度C.郡县制度 D.分封诸侯与实行郡县并举制度5.秦汉以后,许多政治家主张实行封建制,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这类作品的是(A)A.贾谊的《六国论》 B.曹冏的《六代论》C.陆机的《五等论》 D.李百药的《封建论》6.柳宗元的《封建论》的中心论点是(A)A.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B.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C.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D.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7.《封建论》中作者从秦汉之际的历史得出郡县制度的合理性,下列句子不能说明郡县制度合理性的是(D)A.(秦)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B.(汉)时有叛国而无叛郡。

C.(唐)时有叛将而无叛州。

D.(周)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

8.在《封建论》中柳宗元运用多种推理逻辑来阐论封建制的弊端,下列不属于本文运用的推理逻辑是(D)A.运用归纳逻辑,归纳了郡县制与封建制的历史。

B.运用假设逻辑,设问自答,推理阐述郡县制的合理性。

C.运用比较逻辑,分别比较了郡县制和封建制的优劣差别。

D.运用演绎逻辑,阐释封建制的实行是情势所造成的。

9.在《封建论》中,柳宗元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封建论的弊端,下列不属于本文运用的论述角度的是(D)A.从历史的角度,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的利弊得失。

B.从人性的角度,论述郡县制超越人性的局限。

C.从对比的角度,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的差别。

D.从考证的角度,考查了秦朝设置郡县制的过程。

10.经历“安史之乱”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时代,朝廷政令不出都门,柳宗元写作《封建论》其目的是(C)A.总结封建制与郡县制的利弊得失。

B.论述封建制非圣人本意,而是情势的产物。

C.为唐朝的政治现实服务,希望加强中央集权,撤销藩镇。

D.作为唐朝后期王叔文革新集团的主力干将,《封建论》是其革新主张的体现。

11.“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这是(C)评价柳宗元的《封建论》一文的话。

A.王安石 B.曾巩 C.苏轼 D.孔平仲12.“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将这段话与儒家的“大同”思想与墨家的“尚同”思想比较,可以看出(D)是正确的。

A.这段话的思想与儒家的“大同”思想是一致的。

B.这段话的思想与墨家的“尚同”思想是一致的。

C.这段话的思想与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墨家的“尚同”思想都不一致。

D.这段话既强调了墨家的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服从天子的等级秩序,又有儒家的以德服人的思想。

13.在《封建论》中柳宗元认为秦国实行郡县制但很快灭亡,其根本原因在于(D)A.亟役万人 B.暴其威刑 C.竭其货贿 D.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14.在《封建论》中柳宗元采用驳论的方式,批驳了三种错误观点,其中不属于这三种观点的是(D)A.封建制的地方君长,一定会把所辖土地当作自己的土地来尽心治理,而郡县制的地方长官则大多是得过且过的态度,因此前者的统治会更积极。

B.夏、商、周、汉四代实行分封制,统治的时间都很长,而秦朝实行郡县制,统治的时间却很短。

C.商、周二代的君主都是圣王,他们都没有废除分封制,说明分封制是合理的。

D.汉代实行封建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能各取所长,各补所短。

15.周王朝实行分建制,初期诸侯尊奉周天子如车轮运转时辐条集凑于车毂一样,“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捍城”。

然后至(A)开始,“害礼伤尊”,周室开始衰微。

A.周夷王 B.周宣王 C.周幽王 D.周厉王16.柳宗元的寓言作品,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传统,多用来讽刺来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下列作品不属于柳宗元的寓言作品的是(D)A.《临江之麋》 B.《黔之驴》 C.《永某氏之鼠》 D.《捕蛇者说》(二)判断题1.历史上最早的著名史论是贾谊的《过秦论》,此后能与《过秦论》匹敌的名篇就是柳宗元的《封建论》了。

(对)2.宋人孔仲平评价韩愈和柳宗元“韩退之文章过于子厚,而议论不及;子厚作《封建论》,退之所无。

”(对)3.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

又因卒于柳州刺史任上,又有“柳柳州”之称。

(对)4.封建制是指分封建国制度,它是西周奴隶制社会建立的分封诸侯、共宗天子的制度,与秦汉实行的郡县制度是相对而言的。

(错)5.“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因循不革。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魏和晋都是实行封建制的。

(对)6.“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

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州而在兵,时有叛奖将而无叛州。

州邑之设,固不可革也。

”这段话说明唐朝衰微不是郡县制的原因而是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祸害。

(对7.周代分封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对)8.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永州八记》,这八篇文章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

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了自然美。

(对)三、《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选题题14题,判断题7题,共21题)(一)选择题1.解释加横线的词: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

(A)A.中原地区B.我国的领土C.中部国家D.中心地区2.解释加横线的词: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

(C)A.圆圆B.首先C.老百姓D.原来3.解释加横线的词: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

(A)A.于是通过B.因为任用C.于是任用D.因为通过4.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

(A)A.置身于;混杂B.侧面C.测验D.厕所5.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是(B)A.王叔文 B.王安石 C.司马光 D.苏轼6.《临川先生文集》的作者是(A)A.王安石 B.柳宗元 C.曾巩 D.欧阳修7.在北宋王朝,宋仁宗在位时间最长,其治国的主要措施在北宋也是最有代表性,下列措施中不属于仁宗治国方略的是(D)A.宽仁恭俭,出于自然。

忠恕诚悫,始终如一。

B.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

C.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

D.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

8.王安石在总结宋仁宗政治成功因素的同时,着重指出当时宋朝的政治积弊,下列不属于他所概括的政治积弊是(D)A.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

B.名实之间有所不察。

C.因循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议。

D.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忠恕诚悫。

9.下列不是王安石的作品的是(D)A.《答司马谏议书》B.《伤仲永》C.《游褒禅山记》D.《种树郭橐驼传》10.对于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端,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没有提到的是(C)A.教育、科举 B.农业、财政 C.民生、战乱 D.吏治、军事11.下列评论不符合王安石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的是(D)A.纲目清晰,思想严密 B.议论峻切,文字质朴C.情感直白,恳切坦诚 D.措辞委婉,多用比喻12.王安石变法发生的在北宋(B)朝代。

A.仁宗 B.神宗 C.真宗 D.哲宗.13.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