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五月质量检查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洋葱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吋,应提前一天用解离液充分浸泡洋葱根尖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用按压方式使细胞分散开来C.撕取紫色洋葱成熟鳞片叶的内表皮,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原生质的位置答案:A【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解离液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漂洗:用蒸馏水,防止解离过度,影响染色。
制片时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解:A、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吋,解离只需要3~5min,解离时间不宜过长,A错误;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B正确;C、撕取紫色洋葱成熟鳞片叶的内表皮,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C正确;D、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原生质层的位置,D正确。
故选A。
2.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把酵母菌细胞放在石英砂里用力硏磨,加水搅拌再进行过滤,得到不含酵母菌细胞的提取液。
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刑时间后就冒出气泡且有酒味出现,他将酵母菌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汁液中有酒味的原因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结果B.若酿酶遇双缩脲试剂变紫则说明其本质是蛋白质C.上述实验中的酿酶主要来源于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D.上述实验还应该设置完整酵母菌做相同处理的实验作为对照答案:AC【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菌即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酵母菌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酶2C2H5OH+2CO2+能量。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解:A、提取液中已无酵母菌,汁液中的酒精的产生是酿酶作用的结果,并非酵母菌的无氧呼吸,A错误;B、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会呈紫色,B正确;C、酿酶是蛋白质,存在于酵母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D、上述实验应该设置完整酵母菌相同处理实验作对照,使实验更有说服力,D正确。
故选AC。
3.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在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使体温升高B.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D.患者还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疼,产生这些感觉的部位分别是肌肉和大脑皮层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的体温调节过程,其中激素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体温调节过程为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解:A、根据分析可知,图中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说明该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高于是散热量,即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使体温升高,A正确;B、据图分析,图示传出神经可以调节骨骼肌收缩,说明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正确;C、据图分析可知,在图示体液调节过程中,机体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以增加产热量,C正确;D、肌肉酸痛和头疼的感觉都是大脑皮层产生的,D错误。
故选D。
4.在非洲疟疾区、携带镰刀型细胞贫血突变基因(HbS)的杂合子(HbAHbS),其相对相育率不仅远高于隐性患病个体(HbSHbS),也高于正常人(HbAHbA),且该杂合子对疟疾的感染率远低于正常人。
下列关于这一突变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生存是否有利,与生物体所处的环境有关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突变基因(HbS)的频率上升C.杂合子优势可将不同的等位基因以一定频率同时在群体中保留下来D.杂合子红细胞中有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答案:B【分析】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而由于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
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生存是否有利,是由生物体所处的环境决定的,A正确;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突变基因(HbS)的频率下降,B错误;C.杂合子同时含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其优势可将不同的等位基因以一定频率同时在群体中保留下来,C 正确;D.杂合子红细胞中有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D正确。
该题需选择错误选项,故答案为B。
5.玉米性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雌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
基因型B_T_的植株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基因型bbT_的植株上只开雄花,表现型为雄株;基因型B_tt和bbtt的植株只开雌花,表现型为雌株。
有两个亲本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雌雄同株:雌株:雄株=3:4: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两亲本的基因型为BbTt和BbttC.子代中的雌雄同株个体中纯合子占1/3D.子代中的雌株个体有3种基因型答案:C【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玉米性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故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B_T_的植株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基因型bbT_的植株上只开雄花,表现型为雄株;基因型B_tt和bbtt的植株只开雌花,表现型为雌株。
解:A、玉米性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所以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雌雄同株∶雌株∶雄株=3∶4∶1,后代比例相加等于8,所以亲本基因型为BbTt 和Bbtt,B正确;C 、亲本基因型为BbTt 和Bbtt ,产生的子代雌雄同株B -Tt ,没有纯合子,C 错误;D 、亲本基因型为BbTt 和Bbtt ,产生的后代雌株基因型为BBtt 、Bbtt 、bbtt ,D 正确。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出亲本的基因型。
6.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即行排放,使海水、湖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科学家研制出生态浮床以进行治理,如下图所小。
以下关于生态浮床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浮床上的植物能使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B.生态浮床能为水中的鱼类提供隐蔽空间,避免其被捕食 C.生态浮床上的植物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D.生态浮床上的植物根须能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减少水体污染现象 答案:D 【分析】 (1)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 、P 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其实质是由于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
(2)人工浮床是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 、氮和磷的含量。
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
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
解:A、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属于生产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其能使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A 正确;B、生态浮床能为水中的鱼类提供隐蔽空间,避免其被捕食,B正确;C、生态浮床上的植物能吸收水中的N、P等,进而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现象,C正确;D、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属于生产者,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后产生的无机物可以被植物吸收,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图1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6-18时),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
图2是该植物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其中字母A、B表示结构,序号①②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请回答:(1)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定植物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
(2)引起ab段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该因素的增强促进了图2中A上发生的_________反应阶段,从而为过程②提供更多的_________。
(3)bc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导致图2中的_________过程(填序号)受阻,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4)请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的角度,提出两条在生产实践中能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量(2).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量(3).光照强度(4).光(5).ATP、[H](或ATP、NADPH)(6).气温升高导致气孔部分关闭,CO2吸收量减少(7).①(8).适当提高光照强度;(9).适当增大CO2浓度(具体为:合理密植、通风、施用有机肥等【分析】分析图1可知,曲线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植物中午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图1中ab段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加;bc段气孔部分关闭,CO2吸收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下降;cd段气孔打开,CO2吸收量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升高;de段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分析图2可知,A表示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B表示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①表示CO2的固定,②表示C3的还原。
解:(1)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定植物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测定固定的CO2量或制造的有机物量来表示。
(2)图1中ab段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不断增强,该因素的增强促进了图2中A上发生的光反应阶段,从而为过程②提供更多的[H]、ATP。
(3)bc段气孔部分关闭,CO2吸收量减少,导致图2中的①CO2固定过程受阻,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使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4)适当提高光照强度,适当增大CO2浓度都能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具体措施为合理密植、通风、施用有机肥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图像分析,将图像与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8.在高温条件下,人体需经过一系列调节活动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温度升高时,热刺激使温度感受器兴奋,传到神经中枢,进而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引起皮肤汗腺分泌增加和_____________,增加皮肤的散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平衡。